以人为本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肖金玉
[导读] 在最新的小学新课标中,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思考的新型教学模式

        肖金玉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凤山县三门海镇九年一贯制学校,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在最新的小学新课标中,提出了倡导自主、合作、思考的新型教学模式,充分重视学生的课堂主人公身份,让小学数学课堂更加的高效更加的实用。小学数学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应该要遵循新课标的理念,以人为本创建一个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通过本文的思考得出了,使用以人为本进行分组分工、以人为本选择学习内容、以人为本开展小组比赛这几个方法可以更好的以人为本的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
        【关键词】以人为本;自主合作;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方法;
        在以人为本的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不仅能让学生的数学思维更加开阔,而且能让学生们更加的沟通互助、碰撞思想,提高学生们的创新、解决、探究的能力。本文将从以人为本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以人为本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方法这两个方面进行以人为本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思考。
一、以人为本对于小学数学课堂的意义
        以人为本指的是教师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学生为主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和数学水平。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教师往往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忽略了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而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课堂能够更加的以学生为主体,强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水平,让小学生更加的认真更加的积极对待小学数学的学习[1]。
二、以人为本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方法
(一)以人为本进行分组分工
        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最基础的任务就是对班级的学生进行分组分工,分组分工的合理正确性对小学数学的整个教学都起到很大的影响。教师在进行分组时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根据班级所有学生的个人特点和学习情况来进行分组。在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要带领各个小组的学生通过组内的合作思考分享来学习数学知识,所以各个小组的组员构成是很重要的。教师要注意保持每个小组的综合性,让每个小组的组员都参差不齐,但是要保证所有的小组之间要水平类似。因为每个小组的组员水平不同,才能让他们更好的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分组对教师来说是一个比较大的工程,一旦分好组以后,没有什么特殊情况是不会再重新进行分组的。如果分组的时候分的不够谨慎,在组员长期的接触和磨合中,就会出现有组员之间出现矛盾和分析的情况,不仅会降低所有小组的学习效率,还会给教师增加很多的不必要的工作量,所以教师在最初分组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谨慎,对所有的学生做好充分的了解,对班级所有的学生做好最适合的分组。
        在分组之后,教师要带领学生们在组内选好一个具有领导性的组长。组长要给组内的成员进行合理的分工,比如一位学生负责小组的学习记录、一位学生负责小组的纪律监督、一位学生负责小组的学习进度等。谨慎的进行分组,分组之后对组内的成员合理的进行分工,这样能让学生们的学习数学的效率变得更高,让小学数学的课堂氛围变得更加活跃快乐,也能在减轻教师工作量的同时,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2]。

        
(二)以人为本选择学习内容
        在小学数学的教材内容中,并不是所有的数学知识都适合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来学习的,部分的数学知识只需要学生自己单独的思考就能学会,合作学习反而会浪费时间和精力。所以教师在平时的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课堂中一定要以人为本,谨慎选择正确的学习内容,教师可以选择难度较高,学生单独思考不太容易理解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们通过合作学习来更好的获得这些数学知识,并对这些数学知识进行探究和理解。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式,能够使教师在省时且省心的情况下,让学生更好学习理解和掌握运用小学数学的知识。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的《简易方程》的教学时,里面包含有比较简单的用字母表示数字、解简易方程这两个知识点,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单独的进行学习和思考,里面还包含列方程解应用题、列方程解稍负责应用题这两个比较困难的知识点,在学习这两个知识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进行分组自主合作的学习模式,让学生们根据小组来进行对应用题的探讨和解决,还可以让小组内的成员之间互相给彼此出一些应用题,互相帮助互相沟通,小组内的成员一起共同进步。
(三)以人为本开展小组比赛
        在这种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会经常布置一些需要团队合作的学习任务,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一些会在小组中偷奸耍滑的学生,在小组里面一味的依靠其他组员,自己不懂得思考和操作。所以为了避免这种组员的产生,教师需要调动出每一个组员的积极性,教师可以以人为本的开展一些小组比赛,将学生的个人成绩单拎出来,让学生们不能再用小组的整体成绩来当挡箭牌,然后自己不思进取。用开展小组比赛方式来让所有的学生都用最饱满认真的态度来对待小学数学的教学[3]。        
        例如,在进行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自主合作的教学模式,如果教师给学生布置以整个小组为单位的学习任务,比如计算几个圆的周长和面积,这时就容易出现小组里面只有几位认真学习计算的学生,其他的学生则贪玩不加入到小组的计算中,等到教师检查布置的任务时,只会看到小组整个的任务完成的很好,却看不到其中的偷懒的组员。所以教师可以开展对圆的周长和面积进行计算的个人比赛,每个组的每个组员的成绩都记录得清清楚楚,让每个小组的所有组员都没办法偷懒,从而提高所有学生的学习效率。        
        综上所述,以人为本的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可以使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更加高,课堂氛围更加活跃,课堂质量更加好。通过本文的探索,可以得出,教师在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时候,要坚持以人为本的观念进行分组分工、选择学习内容、开展小组比赛,这样可以更加使小学数学教师的教学更加的省心省时且高效率。

参考文献:
[1]吴颜英. 以人为本创建自主合作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J]. 考试周刊, 2018, 000(077):107.
[2]韩艳军. 浅析以人为本的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J]. 天津教育(下半月), 2020, 000(004):52-53.
[3]罗继尧. 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初探[J]. 新课程(教研版), 2020, 000(004):154-15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