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吴志娟
[导读] 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

        吴志娟   
        江西省上饶市德兴市重溪小学,江西省上饶市334208
        摘要:数学是一门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具有很强的生活性和实践性。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为了进一步加强学生的学习效果,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生活的相关元素融入数学课堂,同时,缩小学生与学科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加深学生对知识和掌握的理解。本文从运用生命要素的必要性和主要策略两个方面详细分析了生命要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运用。
        关键词:生活元素;小学数学;应用分析
        
        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对学生的理解能力、思维能力等方面的要求都比较高。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周围的资源,引导学生对现实生活中的数学、教学内容和学生的日常生活进行发现和观察,消除学生与数学的距离,同时,充分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学生在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核心数学素养的形成和发展。那么,如何将生命元素真正应用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呢?
一、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应用必要性
(一)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
        加强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条件是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正确理解和掌握。基于此,小学数学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过程中,可以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从课文中提取数学元素和生活元素,实现知识与生活的有效结合,让课堂数学问题进入学生熟悉的生活,使他们能够帮助学生更有效地得出正确的答案[1]。
(二)激发学生对数学现象的质疑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起于疑。”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教学内容,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将生命元素融入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可以使教学内容与学生的认知更加一致,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更容易发现和探索问题,从而使学生在实践中获得真正的知识。
(三)丰富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情感
        在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多采用照本宣科、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过于死板,气氛相对沉闷,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容易失去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可以缩小学生与数学的距离,通过感受和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丰富学生的数学知识感受,从而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2]。
二、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策略
(一)在备课中融入生活元素
        备课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的重要前提,是保证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的重要保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将生命元素融入数学教学,充分利用周围的教学资源,为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实际教学中创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生活现象帮助学生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为此,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好研究工作,确保列出的生活案例合理,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3]。
        例如,在教学“方向与位置”这一课的时候,在备课过程中,教师需要对生活中的常见案例进行调查和分析,找出最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生活因素,如同学之间的位置关系和地图上的方向指数。然后在课堂教学中结合这些实际案例来介绍教学内容,让学生在熟悉的场景中自由学习和自主讨论,为增强教学效果创造有利条件。
(二)在教学中插入生活元素
        小学数学教师除了在备课过程中选择合适的生活元素外,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随机插入一些相关的案例。因此,教师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思维方式、兴趣和个性特点,然后选择一些对生活感兴趣的学生的插入元素,使课堂教学更有趣、更活跃,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深刻地理解和把握教学内容,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此外,教师在寻找生活过程中的要素时,需要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和个案特点,选择合适的生活方式不能按照成人课堂教学的理念进行,并治疗复杂的问题,否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会影响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反而影响教学效果[4]。
        例如,在教学“图形的面积”的时候,教师可以在口译过程中围绕学生熟悉的事物,如课桌面积、教室窗口面积、黑板面积等,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测量和计算,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同时加强学习,还可以通过案例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更多的生活积极性[5]。
(三)在作业中融入生活元素
        生命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体现在备课和讲解的过程中,而且可以融入课后作业中,利用小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超强的学习能力,使学生能够真正运用和操作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学到的数学知识。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作业形式和内容,用综合实践作业取代传统的书面理论作业。比如,和我妈妈一起购物的时候,我整理并计算了一下物品清单。利用课余时间对班级的身高、体重进行详细的调查和统计等。这种作业不仅打破了传统作业形式的枯燥感,而且使学生在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时增加了成就感,从而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和积极性,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效果[6]。
结语
        总括而言,小学教学应着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为此,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数学学科知识的特点,通过准备、讲解、操作等教学环节,将其充分融入教学过程中的生命要素,让学生在掌握理论知识的同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将数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应用中,不仅能够展示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还能够进一步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参考文献:
[1] 梁兰兰.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J]. 中外交流, 2019, 026(019):308.
[2] 张登傲, 王娟. 融生活元素于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策略[J]. 数学大世界:小学三四年级辅导版, 2020, 000(001):P.40-40.
[3] 姚卫萍.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分析[J]. 女报:时尚版, 2020, 000(002):P.1-1.
[4] 李广霞.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分析[J]. 中国农村教育, 2019, 000(034):P.48-49.
[5] 黄宗明, 张宜菊.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探析[J]. 文学少年, 2019, 000(016):P.1-1.
[6] 韩文和. 生活元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文渊(高中版), 2019, 000(003):56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