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韦爱优
[导读] 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
        韦爱优   
        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融水县民族小学,广西柳州    545300
        摘  要: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进一步推进,对我国教学事业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在此情形下,许多课程教学方法及形式均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力图迎合新时期教学要求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对于小学数学教学而言,这点也不例外。其中,小组合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它凭借着自身的优势逐步出现在大众视野,并且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青睐。基于此,以下就将小学数学作为载体,着重分析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价值和策略,希望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组合作学习;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纵观小学数学教学,可以发现一些学生受到认知能力的制约,很难独立完成新知学习、探究。加之部分教师依旧采用传统的方式实施教学,一味地对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灌输,使得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的状态,最终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对此,以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能力的小组合作学习应运而生,成为了新时期下一道美丽的风景线。那么,在实际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应当从哪些方面入手,才能够真正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呢?具体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一旦学生对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就会产生源源不断的学习动力,不必教师督促,学生就会积极地投入学习。与其他课程相比,数学较为乏味、枯燥,而小学阶段的学生尚处于成长发展的初始阶段,年龄较小,认知能力有限,假设他们仅仅是以个人思维来学习数学,那么自然难以达成预期的效果[1]。但是,通过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的应用,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学习、探究,大胆阐述个人的想法、见解,在一番探讨后,实现共同学习、进步。
(二)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由于深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一些教师通常是对学生进行灌输式教学。显然,这与新课标的要求是相违背的,难以真正达成理想的教学效果。另外,数学是一门相对抽象、乏味的课程,如若教师依旧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那么就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最终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然而就小组合作学习来说,它是以学生交流、互动为主的教学方法,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可以自由发表意见、与他人互动,这样学生能够切实感受到合作学习的愉悦,进而全身心融入数学课堂,真正做到在“学中乐,乐中学”。
二、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合理划分小组,做好充分准备
        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首要任务就是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学生合理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理划分。

具体来说,在划分过程中,教师需要严格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按照性别比例、兴趣爱好、认知水平以及学习基础等科学搭配,分成学习小组(每个学习小组4-6人),并让学生围坐,以便于后续教学的进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不同的学习小组,教师需要各挑选一名综合素质较强的学生作为小组长,进行合理分工,明确各个组员的职责,带领组员共同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2]。这样一来,不同的学习小组实力均衡,优等生可以带动学困生学习,组与组之间也可以展开良性竞争,在如此浓厚的氛围下积极、专注地学习、探究,在这个过程中完成新知学习。
(二)巧妙设计疑问,加强小组合作
        之所以在课堂上应用小组合作学习这一方法,主要是为了让全体学生都融入课堂,参与到知识学习和探究的行列。对小学数学课堂来说,这点亦是如此。基于此,在开展小学数学教学活动时,要想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和优势,那么教师就有必要结合具体教学的内容,为学生精心设计疑问,促使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投入交流、探究,进而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新知学习。例如:在教学“圆”中的“圆的面积”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旨在帮助学生掌握“圆”面积的含义及推导过程。为了更好地完成这项目标,教师并未直接引申出本节课的内容,而是抛出了以下疑问:“圆面积与圆的什么要素有关?它与该要素之间存在着什么关系?”让学生围绕上述问题展开交流、互动。此时,每位学生都十分专注,认真地剖析、解读教材,并且尝试从教材中寻找答案,与组员进行意见的分享,实现思维之间的碰撞。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还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使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对数学形成更加立体的认知,真正成为数学学习的主人,在优化小组合作学习效果的同时,切实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三)注重合作评价,强化学习实效
        教学评价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为了充分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效,教师也有必要对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评价予以充分重视。这样,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及时明确自身的长处和不足,鼓励学生保持长处,改正不足;另一方面,教师可以更好地掌握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并且根据学生的需要适当调整、优化教学方案,以此提高小学数学教学的针对性[3]。例如:在教学“百分数”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点评、指导。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舞台交给学生,让各个小组进行互评、自评,并且综合评价意见,进而实现查缺补漏。需要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肯定、鼓励,帮助学生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以更加积极的心态参与到小组合作学习之中,进而不断完善自我,促进自我发展。
结束语:
        总而言之,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学效率,其价值无需赘述。在具体教学时,教师可以从合理划分小组,做好充分准备;巧妙设计疑问,加强小组合作;注重合作评价,强化学习实效三个方面入手,实现高质量数学课堂的构建,吸引更多的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探究,并从中收获丰富的新知和技能,为未来学习和成长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参考文献:
[1]罗天茂.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中), 2018, 000(001):175-175.
[2]周艳霞. 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J]. 教育界:基础教育, 2018, 000(003):P.105-106.
[3]付志红. 浅谈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9(12):0074-007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