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娟梅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西乡塘区双定镇中心小学,广西南宁 530000
摘要:线段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要的教学策略,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良好手段。同时,它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分析数学信息与信息之间的关系,构建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某种数量的关系模型,使其直观形象化,是一种高效解决小学数学问题的实用教学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线段图;运用
前言:小学阶段的孩子们年龄相对较小,处于思维发展和过渡的重要阶段,还不具备成熟的逻辑思维能力,因此他们在理解数学上存在困难。线段图是多条线的组合,用于表示一些数学问题中的定量关系,从而帮助孩子们分析问题的深层含义并分析、解决问题。从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线段图数学教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教学作用。就问题本身而言,大多数数学更加抽象,数字之间的关系也越来越复杂,小学生理解起来有很大的阻碍与问题。线段图是小学数学教育中一种更有效的教育策略,从图像思维到抽象思维的逐步过渡建立了数学信息之间的关系并解决了基本数学问题,帮助提高教学效率。
一、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必要性
(一)简化数学信息
线段图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策略。它是从图像思维到抽象思维过渡的良好媒介,同时,这也是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分析数学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的有效途径,构建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借助线段图将图形转换为图形,不仅可以使抽象知识简化,也能把定量关系具体化和形象化,而且可以有效地分析和构建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思维素质。
(二)建数量关系发展模型
线段图也是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分析数学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的有效方法,帮助构造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是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可以用于分析信息与信息之间的联系。借助折线图,可以有效,建设性地提供信息。信息和问题之间的定量关系模型可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因此,在“问题解决”教学中,教师应善于指导学生使用线图来分析和解决问题,以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提升学生思维能力
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相对有限,在课堂上老师借助线段图可以帮助解决问题,可以将抽象语言简化为具体的图形和直观的图形。老师指导学生以线段图的形式表达问题的定量关系,该线段图更加直观和具体。对于某些应用问题,定量关系更加复杂,并且学生很难弄清楚。线段图可以准确地找到对应的关系数,很容易解决所需的问题,并且容易做出准确的判断。一些数学问题相对较复杂,学生对问题的数量感到困惑,学生容易被混淆,此时借助线段图,可以简化和发展学生的思维。线段图不仅使学生在解决应用问题时不再感到困难,而且还使用线段图来训练学生各种能力。例如,学生可以发展解决一个问题中的多个问题的能力,根据线段图制定应用的问题,并发展语言能力。同时,他们还可以基于线段图直接计算列公式。线条美观大方,结构合理。
它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念和艺术能力[1]。
二、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运用
(一)培养学生画图的意识
???从低年级开始,养成绘制简单线段图的习惯。有人认为使用线段图帮助解决问题是没有必要的,仅适合于处理更困难的问题。中低年级和相对简单的问题不需要绘制线段图。这种理解是不合适的。一些学生还错误地认为,对于这样一个简单的问题,我无需画图就能理解问题的含义。为什么要麻烦?教师需要明确指出,如果他们从小就没有扎实的基础,并且在高年级时遇到困难的应用问题,那么当他们需要绘制线段图来帮助解决问题时,他们将无能为力。如果绘制不准确或错误则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大大降低,也会影响思维的发展。因此,线段图的训练必须从中低年级开始,从简单的问题开始,并从小就树立对解决问题的意识和掌握良好绘制线段图技巧的培养,将为以后高年级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2]。
(二)教会学生正确画线段图的能力
学习正确的画是关键。大部分学生不知道如何从那里开始,这时老师的指导和示范尤为重要,教师可以指导学生逐步找到定量关系。在老师演示绘图后,可以要求学生再次复制它,因为这也是有益的。学生可以在画线段图时互相交谈,教师必须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耐心指导,学生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后,老师可以让学生自己画画,老师会及时给出建议。注意让学生解释这种图画的原因是什么。先让他们自己思考也可以分组讨论。教师必须让学生体验图示问题的直观性,形象性,简单性,便利性和理解性,并提高应用的自我意识和主动性[3]。
(三)教会学会分析线段图
学会分析是也是一大关键点与重点。仅绘制线段图,不进行分析,并且不使用线段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绘制线段图是没有意义的。如何分析折线图?要做到以下三点:首先,仔细阅读问题,充分理解问题的含义,并且图纸必须与问题中的条件相符。第二个是图中线段的长度应与该值的值基本相同。不要使用长线段标记小数据,而不要使用短线段标记大数据。所画的图片优美、大方、结构合理、富有艺术感。第三是根据主题的叙述顺序在地图上标记条件。对于双线平行图和多线平行图,必须先区分绘制顺序,然后区分绘制顺序,找到数字之间的对应关系,阐明所寻求的问题,并阐明零件之间的关系,这是分析问题含义和公式的重点。需要大量培训才能提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不是简单的工作,将数学信息和问题转换为线段图。教师应自觉地引导学生观察、判断、比较、分析、过滤和整理信息,从各个角度分析问题,并将思维方式从单一类型转变为多方向性。以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4]。
总结:
总之,线段图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教学策略,是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良好手段。同时,它也是一种分析数学信息与信息之间关系,在“问题解决”教学中建立数学信息与问题之间定量关系模型的有效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朱艳春. 探析线段图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重要性[J]. 中华少年.科学家, 2016(9):150-151.
[2]黄庆伟. 画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 科教导刊(电子版), 2019(6):215-215.
[3]廖君华.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探索[J]. 新课程(教研版), 2019, 000(001):97.
[4]吴波, 李华. 线段图在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中的应用[J]. 教育教学论坛, 2013(24):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