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丰智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陆屋第二中学,广西钦州535000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遵循以人为本理念,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关键词:初中数学;自主学习;教学策略
初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初中时期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一方面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合问题解决能力、思维能力的提升,对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一、教师要明确自身定位,扮演好自身的角色
(一)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倡导者
教师既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也是自主学习的倡导者。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受传统思想的影响,教师只重视知识的传授,忽略了学习方法的教学,学生过于依赖教师,自主学习能力差。因此,教师要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和学习技巧的教学,设计合理教学方案,将课堂交给学生,引导学生自主思考,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1]。教师要设计合理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后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思考,让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同时,教师要深入研究教学大纲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制定学习任务,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内容制定导学方案,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提高学生的学习水平。
(二)教师是自主学习的咨询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作为学生的咨询者,要充分发挥自身的作用,为学生制定有效的学习计划,为学生挑选学习材料,为学生提供咨询,让学生学合理利用课余时间和学习材料,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与学生共同探讨有效的学习方法。同时,教师也是学生的监管者。由于初中学生自制力较差,缺乏毅力,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容易放弃,缺乏足够的信心和耐心,需要教师进行监督,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学习计划,并监督学生,让学生自觉进行学习。此外,教师也是学生的评估者,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检查,利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测试评估,建立学习档案,将学生的学习情况记录在档案中,及时掌握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
(三)教师是学生情感的支持者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情感的支持,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首先,教师要对数学基础差的学生提供情感支持,促进学生摆脱现状。其次,教师要为对自身期望过高的学生提供情感支持,积极与这类学生沟通,让学生对自身水平有更加准确的认识,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成就感,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最后,教师要对学生学习方法不恰当的学生提供情感支持,肯定学生的努力,并与学生共同探究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了解学生的学习和情感需求,积极与学生沟通,为学生提供情感支持,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利用情境教学法培养学生数学兴趣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法开展教学,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让学生在兴趣的驱动下主动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初中阶段学生身心处于发展阶段,心理、思想等各方面尚未成熟,对新奇的事物具有较强的好奇心,而初中数学知识内容多,逻辑性强,学习过程枯燥,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难以坚持下来[2]。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发展特点转变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趣味性。情境教学法是一种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能够为学生营造和谐愉快的学习环境,大大提升数学学习的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主动投入到学习中,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例如,在“随机事件与概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创造情境:在生活中有着各种各样的抽奖活动,以买彩票为例,我们都知道买彩票的概率很小,那么要怎么确定中奖的概率呢?利用彩票抽奖引入新课内容,调动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将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三、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合作能力是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在竞争日益激烈的现代社会,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完成任务,实现共赢。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合作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开展小组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例如,在“勾股定理”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为每个小组布置学习任务,让学生相互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可以设计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小组合作,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的最快。每个学生的特长不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特长,如有的学生反应快,有的学生计算能力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等,小组合作的方式能够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让学生小组合作,取长补短,促进学生共同发展。
四、利用教学评价引导学生自我反思
初中阶段学生处于青春期,自尊心强且心思敏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积极性有着直接的影响,有时,教师一句鼓励的话语就能够激发学生的热情,而一句无心的话也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完善评价制度,以客观公正为原则评价学生,既要让学生意识到自身的问题,避免学生过分骄傲,也要多鼓励学生,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例如,在“相交线与平行线”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生活化问题,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问题的答案。有的学生很快得出了答案,而有的学生则始终没有找准思路,这时,教师要肯定表现好的学生,让他们再接再厉。同时,教师也要鼓励其他学生,为学生指明探究方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升自身的数学水平。此外,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建立错题集,将练习中错误的题目记录下来,分析原因,找到自身学习中的不足,查漏补缺,让学生学会自我反思,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基于新课程要求,将课堂交给学生,明确自身定位,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韦华榀.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 魅力中国, 2018, 000(026):162.
[2]戚巍巍. 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J]. 新课程(下), 2017, 000(01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