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究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牟永良
[导读] 数学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
        牟永良
        山东省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二初级中学
        摘要:数学核心素养是近些年来较为热门的研究话题,在初中教育中,数学是其中的重要学科,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也有着重要的意义。新课标中指出,初中数学教学中,不是单纯枯燥的知识传授,而是要融情感于其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但是,在当前初中数学教学中,仍旧有部分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以解题训练去提升学生的能力,侧重于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数学适应应用的价值,进而使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基于此,对基于核心素养理念探究初中数学的教学策略进行研究,仅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数学;课堂教学
引言
        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当前初中数学教学的目标,是学生在掌握数学教学大纲内的知识点时能够形成良好的数学逻辑思维,以此提高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一、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能力
        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基本以老师讲课、学生听课为主,教师缺乏对学生思维的引导,缺乏系统的教学设计来启发学生思想,更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思考和讨论机会,学生在学习中完全处于被动地位,对教师教学过分依赖,自身的思维没有得到拓展和提升,个人意志也就不能展现。新时期的数学教学,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以及学习主动性和探究性的激发,教师就需要在此理念的指导下将课堂重心交还于学生,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通过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发展自身的自主探究能力直至提高。数学课给学生的印象是枯燥、抽象、乏味的,学生还没有展开学习就产生了抵触情绪,不利于进入学习状态。教师需要在整合学生学习需求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对课堂教学作设计调整,首要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要有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就要善于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精心设计一个合理活泼的教学情境,来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能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产生探索知识的兴趣。因此,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精心备课,深度挖掘教材内容,平时多注意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的生活背景,设计能够吸引学生兴趣的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合理情境的创设来更好的展开本堂课的课堂教学,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帮助学生用学科的眼光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表达问题。例如在学习《几何图形》时,可利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示生活中的经典建筑图片,比如鸟巢、水立方、悉尼歌剧院等,告诉学生生活中这些美好的事物都和数学有着很大的关联,这些建筑本身就包含着许多几何图形的知识。利用这些美好壮观的建筑将学生的注意力都吸引过来,让学生发现几何图形之美,从而对于学习几何图形知识的欲望更加强烈,为顺利展开之后的课堂教学打下基础,通过创设情境来进行导学互动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三、采取合作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新课改提出要坚持学生为主体的教育原则,这一教育原则在初中阶段非常适用,因为初中生本身的独立意识已经形成。此时学生向往自由,讨厌被约束,此时教师在教学时若能够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给予学生更多的自由学习空间,那么就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重要原则,此时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教学,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供动力。为了保证合作学习的质量,教师需要按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人际关系进行科学的分组,合作学习的质量与成员之间的人际关系有着直接的联系,初中生的情绪起伏非常大,很容易急躁,因此学生之间常有矛盾。

若是将有矛盾的学生安排在一组,那么很容易导致合作的效果变差,也就很难达到理想的教育目标,为此教师需要科学进行分组。另外,教师需要合理设计合作任务,合作的任务要具有一定的难度,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够激发初中生的好胜心,保证合作教学质量。例如,在进行“平行线性质”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方法,这对学生更好地掌握验证平行线关系有很好的帮助。为此教师可以先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然后让学生以组为单位经过讨论合作完成思考任务即“判断内错角、同旁内角各有什么样的关系?”
四、运用思维导图建构知识体系
        教师可以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采取思维导图法,创新数学教学,并逐步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体系,让学生能够将复杂的数学知识以直观的图像呈现出来,引导学生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体系。同时,教师还可以采取思维导图将抽象化的概念展示出来,加深学生对数学概念的认知,以此达到增强学生总结和分析问题能力的目的。例如,在《一元一次方程》这节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因解方程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数学基础知识,也是数学教学过程中的重难点。但是,部分学生尚未掌握正确的数学解题方法,一旦遇到有点复杂的数学题目则不知道该如何下手。这时教师可结合数学知识点采取思维导图方法,向学生直观呈现数学解题思路和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总结分析,全面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水平。
五、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数学实践活动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培养有重要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知识应用以及创新意识,帮助学生积累生活经验,进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在开展数学实践活动时,教师应通过启发性的指导增强学生的数学体验,并将这种体验转化为数学思维。在实践活动中教师需要挖掘教材中的教学素材,加强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并制订教学计划。同时,教学活动应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初中阶段的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也有了主体意识,因此,教师组织开展实地测量、参观调查等相关活动,做好活动评价。例如,教师在讲《三角形的内角和》这节时,引导学生对于三角形三个内角相加等于180度的公理表示质疑,鼓励他们利用生活中的材料来自制作形状不同的三角形,尽可能地包括直角、锐角、钝角三角形。学生验证的过程,可在课堂内或外,教师引导学生将三角形的三个角进行裁剪,然后进行拼凑来验证是否能够组成一个180度的平角。运用科学的数学核心素养,需要教师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更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思维。
六、转变教学观念,提升教师素养
        数学教学质量的高低很大程度上由教师决定,而作为学生学习的领路人,教师需要对自身教学工作进行反思和重新审视。当前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全面深入理解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转变自身陈旧的教学观念,积极汲取新型教育理念的精髓作为教学指导。还需要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强化专业素质,对自己要有明确的定位,在教学中尊重学生,将自己和学生置于相对平等的位置并耐心认真地听取学生的建议和感受;坚定自身的教育使命感和教学责任感,端正教学态度,不断探索和实践以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是当前素质教育和新课改对数学教育的基本要求。初中阶段数学教学难度增大,更需要学生的思维能力能够得到提升,否则很有可能出现学生学不懂的情况,影响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朱兴宏.核心素养下初中数学教学策略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27.
[2]陆汉俊.核心素养理念下初中数学教学的高效生成[J].试题与研究,2019(16):103.
[3]杭静.核心素养下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J].数学大世界(上旬),2019(06):47.
[4]赵松.核心素养理念下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分析[J].东西南北,2019(11):183.
[5]蒋劲松.数学核心素养理念下的初中数学教学探究[J].试题与研究,2019(1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