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初中学生数学厌学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周儒
[导读] 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是制约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

        周儒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文利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400
        摘要:在教育的过程中,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是制约学生发展的关键因素,然而认真剖析乡镇学生中有数学厌烦情绪的学生,不仅仅是成绩不理想的学生,学习成绩好的同学也会有。所以说,改善学生的数学厌烦情绪是目前提升乡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本文特此对乡镇初中学生数学厌学原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给予了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法。
        关键词:乡镇初中;数学;厌烦;

        初中阶段,数学是其重要科目之一,并且在学生的整体成绩中占据很大的比重,然而在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出现厌烦情绪是教师必须所要面临的问题。
一、丰富教学方法 激发学生兴趣
        纵观我国传统的乡镇初中数学教学中,不难发现,导致学生厌烦数的原因在于自身对其基础知识掌握不够牢固,进而在后续的习题作业考试中常常会出现错误,导致考试成绩不够理想。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进而出现抗拒厌烦的表现。故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学生的厌烦数学的心理,教师在课前进行教学设计时,要格外注重自身的教学方法是否丰富,是否从学生兴趣角度出发,不断提高学生的对于教材内容的理解能力,认认真真夯实学生的数学基础。例如在“二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巧设问题来引入课程。在数学课堂上,有效的提问,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一步开拓学生智力。同时,如果教师善于用“问题”诱发学生“反问”,整体教学效果势必还会大有改善。事实上,部分学生并不敢在课堂上发言、提问,究其原因均归结于其对问题内容叙述、问题提问方式等掌握得不够熟练。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们来思考学过的一元一次方程的特点和性质,在思考一元一次方程性质后,教师予以总结的过程中再引出二元一次方程与一元一次方程的区别,让学生大胆的创设二元一次方程。这样循序渐进、承上启下、化难为易的教学方式,放缓了思维的提升坡度,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得心应手。总之,富有灵性的提问与反问,可进一步刺激学生思考的热情,拓展学生思维深度。
二、改善课堂环境,营造有趣味性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导致乡镇初中生对数学厌烦的诸多因素中,传统给的课堂模式,单一的教学方法,进而营造出沉闷的教学环境占据了较大的比重。并且,初中生刚刚脱离小学的稚嫩懵懂,自身尚处于活泼爱玩的阶段,数学知识抽象难懂,且理论过多的枯燥无味,解题步骤也过多的强调逻辑思维发散,这样对于处于发展起步阶段的初中生而言具有很大的难度,长此以往就会失去兴趣。此时,教师要对于班级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全面而又敏锐的观察,让一些再课堂上有小动作、交头接耳、注意力不集中的同学特殊关注。基于此,教师也要积极的创建活泼轻松的课堂环境,所以教师要积极的创设情境教学,注意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参与空间,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实践活动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促进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例如在对《三角函数》的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在引入创设情境教学法的过程中适当的引入游戏教学思想,让学生在参与游戏情境活动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切实保证学生的学习效果,为学生下一个阶段对小学数学知识的深入学习提供相应的支持和辅助。具体来说,教师在重点讲解“三角函数”时,可以让学生们来自己动手制作,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三角形,学生们就会想到在纸上画出一个三角形再裁剪下来,通过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的过程可以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不同,教师在此时引发出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条边的性质,以此更加深化了学生们对三角形的记忆。在这样的互动情境创设的过程中,充分的激发了学生的联想能力,进而深刻的让学生们掌握了实质的学习内容。
三、利用信息技术吸引学生注意力
        当前时代,深受大数据的冲击,信息技术也普及到了实际的课堂教学上。它不仅仅可以更有助于营造立体动态的课堂环境,更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时,学生的注意力普遍都较为涣散,并且很容易受到其他事情的影响而产生波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来对学生的感官进行刺激,进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微课教学中,最为显著的作用就是能够利用动画影像将生涩难懂的知识点进行讲解。教师再在初中数学中的立体几何图形的学习中就可以通过微课多媒体化向学生直观的展示,将抽象转化为形象,将生涩难懂转化为直观立体。这样对于思维跳动的初中生而言,更有助于掌握理解。例如在学习一次函数的性质,教师可以利用微课中的动画模拟演绎一次函数的图像当k>0,k<0 b>0,b<0的几种情况,让学生更加直观而又立体的感受其结构特点,通过这一系列的微课动画演示能够更加促进学生对一次函数图形的理解,进而让学生更加清晰掌握该知识点
四、以学生为本,提高学生学习自主性
        一般当学生出现厌烦情绪时最为明显的表现就是逃避,遇到一些难度较高的题就会抗拒解答,久而久之,自身的解题态度就会发生变化,在写作业的过程中,遇到稍难的问题就会不写,甚至抄袭,对于自己的错题也不会自主思考独立解决。故而,为了能够更好的解决这样的问题,避免学生厌烦情绪。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所以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来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小组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来激发出更绚烂的火花。例如在学习“绝对值”时,教师可以在课前先布置整数加减法的题目,从而掌握学生基础学习情况。然后再设置一组整数相乘和一组绝对值相乘的数字让学生通过自主预习对该题目进行解答,学生自主预习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依然出现很多错误,教师则对出现的错误进行纠正后再引出课堂的实质知识。而后,教师也要注意后期的课后训练中的强化。
结语:
        总而言之,导致乡镇初中生出现数学厌烦情绪的原因有很多,如何得以更好的改善需要教师投以百分百的认真与细心来观察分析,并采取科学的方法积极的态度来“对症下药”才能够更有益于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 李亚楠. 浅议中学生数学厌学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散文百家, 2019(7).
[2] 李家全. 乡镇初中生数学厌学心理的转变对策[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 2020, No.717(12):189-190.
[3] 何乃令. 探析初中学生对数学"厌学"的原因及解决策略[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9, 000(023):P.273-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