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蒙倩茵
[导读] 伴随新高考制度的颁布,一线教学工作受到了较大冲击
        蒙倩茵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新洲中学,广西壮族自治区 钦州市 535400

        【摘要】伴随新高考制度的颁布,一线教学工作受到了较大冲击。高中思想政治课作为其中之一,其所涉及的知识极为宽泛,且思维性较强,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本就面临着一些困难,再加上思想政治课选课科目的设定,使其面临的考验更为严峻。鉴于此,高中思想政治课需围绕新高考制度予以教学模式调整,以适应新形势发展要求。本文就其现状与教学策略改进情况展开分析,以供同仁借鉴。
        【关键词】新高考改革;高中;思想政治

        新高考制度施行后,在考试内容与方式方面均有了较大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应对此类不同点进行探寻,并结合思想政治课现状予以教学方式创新,以适应新制度,满足新形势下的教学需求。
一、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课现状
(一)教师仅行知识灌输
        部分教师在课堂中更为重视知识的灌输,通常会滔滔不绝的讲课,并将教材中关键知识点让学生圈画、死记硬背,这种方式造成学生对所学知识并不理解,而且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也不利于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等于完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为课堂的绝对主体,学生被动接受,无质疑和辩论的机会。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严重匮乏
         思想政治课内容枯燥乏味,有大量需要记忆的内容,且为抽象的概念性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从表面来看,似乎相距遥远。在这种情况下,若教师不能创新教学方式,积极予以情境创设、生活化教学等,学生永远陷入抄笔记、记笔记的乏味、机械性劳动中,学习积极性极为匮乏,而且会产生抵触心理,不愿意学习思想政治,进入一种恶性循环中[1]。
(三)对思想政治课的重要性没有充分认知
在学生间调查发现,历史与地理对其而言为较为简单的科目,而政治比较难。之所以如此,是因高中生在生活阅历及知识跨度等方面均处于较低的水平,而政治则涉及到社会学、哲学及经济学等诸多内容,知识较为抽象,学生不愿意学,且认为思想政治课并不重要[2]。然而实际上,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恰是我们对世界、历史等进行正确认知的关键。学会马克思主义真理,可帮助学生以辩证唯物观点对生活中实际问题予以解决,并凭借唯物史观对历史真相予以把握,可助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所具意义非凡。
二、新高考改革下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的相关思考
(一)转变教学观念,令学生感知思想政治课魅力
        兴趣对于学生来说,为其主动融入学习氛围并进行深入探究的内在驱动力。对此,教师应予以自身教学观念的更新,切实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在课堂讲授中,重视对学生的引导以及良好学习氛围的营造,以巧妙的构思、灵活的语言予以本课程魅力的展现,使学生明白思想政治课并非枯燥乏味的,也可以充满人文关怀和艺术感,以调动学生兴趣,使之更好的配合教学工作,并在互动中营造良好教学氛围[3]。


        以《传统文化的继承》为例,教师可先布置课前预习,并让学生急性传统习俗、文艺及建筑等典型素材收集,分组合作予以传统文化特点的探究,亦可组织课堂辩论,正方持传统文化是财富的观点,反方则持传统文化是包袱的观点,在辩论中引导学生明白,传统文化有精华,也有糟粕,取精华去糟粕,方为正道。在课堂上,教师还可经由多媒体对可反映传统文化的音频、图片等予以播放,加深学生体验感。随后教师可以提问:同学们,谁还能说说其他的传统习俗吗?它们是如何演变的,保留至今的原因又是什么呢?在学生争相回答后,教师可与学生共同进行总结,即所谓传统习俗即在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且世代相传的习惯、礼节等,而之所以可保留至今,即其所具的相对稳定性和民族性。通过师生之间的良好互动,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有了更为多元的体验,有利于其激发学习的兴趣与主动性、探究能力等,从而更为适应新高考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切实提高其综合能力。
(二)创设生活情境,加深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的认知
思想政治课相较于其他课程最大的不同即较强的社会性,学校如何将课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此为教学研究重点[4]。在思想政治课教材中,记载有许多鲜活的生活实例,教师可引导学生对其进行思考,并联系自我经历或所见所闻,由学生进行讲述,并开展讨论、交流,给沉闷的课堂注入鲜活力量,加深学生认知,强化其知识点的记忆。
以《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为例,因涉及概念较多,学生在记忆时会有相互混淆的情况,为加深学生印象,教师可通过课堂模拟帮助学生对公民享有的权利进行了解,使之更为深刻的理解教材知识。此外,在对《股票、债券、保险》这一内容讲解时,可为学生设计模拟实景演练,让其依据央行宣布下调银行存款利率这一情况,对当天的股票市场走向予以预测,并以小组为单位予以股票操盘演练,借此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热情,并通过对课堂的生活化、情境化,加深学生对于相关知识的认知与内化,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提升其核心素养。
(三)对教师予以更高要求提出
因新高考改革所迎来的最为突出的变化即“走班教学”,所采用的选课机制非常容易造成学生分散,教师对此也需要有一个重新熟悉的过程,这就教学工作的有序开展来说,增加了一定难度,为一种挑战[5]。教师既要做好教学秩序的良好维护,同时还应精心准备课堂教学,灵活运用小组合作法、问题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以营造优良的课堂氛围,给予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而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并予以自我知识储备的提升,以使学生学习中的相关问题可得到有效解决,引导学生不断进步,促进其成长成才,以充分融入社会生活,达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三、结束语
在高中阶段,是学生价值观、人生观塑造的关键时期,而思想政治课的开展可给予学生正向、积极的引导,所具意义重大。新高考改革对于思想政治课堂教育而言,为一严峻考验,教师需对既往灌输式教学方法予以调整和优化,积极对多元教学策略予以应用,以使学生学习主动性得以充分调动,同时注重从学生实际出发,坚持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理念,以“以转识为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提升,为未来思想政治教育的更好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邓亚楠. 探析高考改革对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新要求[J]. 新课程(下), 2016, 000(006):68-68.
[2]凌东平. 新高考背景下思想政治课教学方法的调整分析[J]. 读天下(综合), 2020(2):0113-0113.
[3]尚新华.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高中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J]. 儿童大世界(下半月), 2019, 000(006):83.
[4]李丹. 高考改革背景下的高中思想政治教学策略[J]. 读与写(教师), 2020(6):0270-02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