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教学中对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卢一代
[导读] 初中地理是学生初次接触地理知识的阶段
        卢一代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昭平县古袍中学,广西贺州546800
        摘要:初中地理是学生初次接触地理知识的阶段,也是培养学生地理素养的关键时期,而地图是地理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所以读图能力在初中地理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初中地理教学中,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让学生将教材知识与地图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地理成绩,从而促进学生地理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读图能力;培养;地理素养

引言:
        地理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教材中所学习的地理知识有些不能进行实地考察,所以为了更好的学习地理知识,我们需要借助地图来进行学习,地图是地理学习的最强辅助,通过地图可以将地理知识更加直观的展现出来,因此老师要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帮助学生了解地理环境,掌握地理常识,提高地理素养。
一、初中地理教学学生读图能力现状
(一)学生缺乏读图兴趣
        兴趣是培养读图能力的关键。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由于学校对地理学科不重视,再加上地理是初中生接触的一门新课程,导致学校缺乏专业的地理老师,在课堂中老师往往就是照着讲义讲课,使课堂比较乏味,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不愿意参与课堂,并且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将地理知识与地图教学联系较少,导致学生在读图过程中比较困难从而失去读图兴趣。
(二)读图空间感较弱
        由于地图学习的过程中,需要学生较强的空间感,可以将地理知识与实际地图联系到一起进行想象,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空间感知力弱,无法将地理知识与地图解析联系起来,学生对地形图不了解,无法做到图文合一的状态,导致地理学习比较困难。
(三)读图技巧弱
        对于初中生来说,读图能力弱跟缺乏基础也有关系,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图文信息的基本内容了解的不够深入,无法理解地图中所标识的点对应的信息。而且性别的差异也会导致学生读图能力不一样,学生无法完全掌握地理相关知识,导致读图能力较弱,无法有效读图[[]]。
(四)只注重理论知识
        由于中考对地理考察的要求不高,所以部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只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学,认为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就可以,在课堂上只进行教材知识的传授,关于地图知识的学习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自行学习。而初中生又是接触地理知识新的开始,对于一些地图知识完全不能理解,不能结合教材知识进行读图学习,所以对于地图型题目无从下手,从而导致学生学习成绩下降,读图能力差。
二、初中地理教学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途径
(一)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
        兴趣是教学过程中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读图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读图兴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研究地图信息,提高自身地理素养。因此在教学中,首先老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读图在地理学习中的重要性,采用趣味性教学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

例如,老师在教学中国地图的时候,将整个中国地图形象化比作雄鸡,再将其它城市形象化比作具体的实物,通过这种联想的方法让学生更快的记住各省地图的样子以及位置,然后老师带领学生进行拼图游戏,将学生所掌握的各省位置进行拼图组装,最后呈现一个完整的中国地图。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让学生记住了各省位置,丰富了地理知识,达到了更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的读图意识,同时学习到了读图的一些技巧,提高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二)培养学生空间层次感
        简单的绘制地图也是培养学生空间感的途径。在绘制地图的过程中,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空间想象力再结合所学地理基础知识进行绘制,不仅可以巩固地理知识,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空间层次感,对学生读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所以老师要引导学生将地理知识与地形图结合起来,并且有足够的耐心帮助学生进行地图绘制,建立地理知识体系,从而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提高读图能力。例如,老师在教学亚洲地形的时候,为了让学生熟练的掌握亚洲地形以及亚洲河流的特征,在讲解完知识点之后,引导学生动手绘制亚洲地图,在地图上表现出亚洲地形以及著名的河流。在地图绘制的过程中,学生依据自己掌握的地理知识再加上空间想象力将地图完美的绘制出来,不仅加深了记忆,更是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
(三)培养学生读图技巧
        在地理学习过程中,读图技巧也是必不可少的,老师在课堂中要将教材知识与地形图相结合进行讲解,让学生意识到地形图的重要性;然后在地形图讲解过程中,老师利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将地图放大,并对地图中包含的信息进行详细介绍,让学生深入了解地形图中的知识,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使学生可以更好的进行地图讲解。例如,老师在讲解世界气候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将世界气候类型以及分布区域用地图的形式放大展示给学生,并对气候类型的特征分布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熟练掌握;其次老师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结合地图知识进行标记,培养学生的读图技巧,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学生地理理论知识掌握比较好,遇到地图题却无从下手,这就是纸上谈兵的效果。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不能仅仅靠学习教材知识,而是要重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使学生更积极参与到地理学习中来。因此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学会利用地图学习地理知识,在读图的过程中了解图的比例、方向等,掌握读图的技巧,在读图中结合理论知识,提高学生读图能力[[]]。例如,老师在进行世界的居民教学时,要让学生运用地图和所学知识说出世界人口增加以及分布的特点,在课堂讲解中,老师利用地图进行教学,在地图上标记出世界人口的分布,使学生一目了然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分布的区域,并且在学习中,利用柱状图的形式表示人口增长,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知识,而且将理论知识与地图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同时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三、结束语
        任何学科的学习都会对学生日后学习造成一定的影响,而初中地理学习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更是丰富了学生的地理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地理素养。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依据学生学习习惯以及掌握知识进度结合地理学科的特性,不断完善教学计划,将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放到首位,并且在课堂教学中不断重视学生空间感的培养,提升学生读图技巧,并且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参考文献:
[1].唐晓路.对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生读图能力的培养探讨[J].读写算.2020(33):152-154.
[2].王开云. 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策略研究[J]. 读与写(上,下旬), 2019, 016(012):186.
[3].袁学生.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读图能力的思考[J].文理导航(上旬).2021(03):71-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