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理念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韦带宪
[导读] 新课程改革给教学 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变化,
        韦带宪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平吉镇中心小学,广西钦州  535018
        【摘要】新课程改革给教学 领域带来了全方位的改革和变化,中小学教育管理是整个教育体系中的关键环节,直接关乎中国教育事业发展、以及对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以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都具有极其重要的现代意义。本文将从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状出发,探究其存在问题和对策路径。
        【关键词】新课改理念;中小学;教育管理
        传统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中存在着管理理念落后、管理队伍缺乏专业素养不够、管理体制机制的不完善等种种弊端,此外还有管理资源分配不均衡、不全面等相关问题。新课程改革给中小学教育管理有效性的提升和建设提供了机遇和挑战。加强中小学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的转变,加快其教育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和建设,深化其教育管理体制机制改革,统筹协调区域优质教育管理资源的共享和平衡等,是不断提高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有效性的创新路径。
一、中小学教育管理所存在的问题
        虽然新课程改革已经给教育领域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教育管理方面仍然存在着发展与实际情况不相符合,发展难以跟上新课程改革的要求等相关问题。习总书记针对中国的教育改革多次作出重要批示,中国当前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近年来,中国综合国力发展之快、世界影响之大且百年未有。中小学的教育管理改革在整个教育改革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但目前的中小学教育改革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缓慢,其中还存在着一系列与教育目标不相符合且亟待解决的发展问题。
(一)管理理念转变缓慢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教育管理日益受到教育行业以及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且成为教育改革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部分之一。学校、家庭以及社会各界都对其提出了现代化高质量、高水平和高层次的改革期盼和要求。现代化教育管理理念是民主化的、法制化的和科学化的[1]。其作为理论指导和思想引领,直接推动着教育管理工作的改革和建设。但目前来看,我国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现代化管理理念更新较为缓慢,对现代化的教育管理工作的落实也还不到位。例如,在许多农村中小学的教育管理工作中,依赖于政府纵览一切的思想还没有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人员和学科教师的管理观念和教学观念都还比较落后,这成为了农村中小学教育管理有效性、科学性提升的严重阻碍。
(二)管理队伍培养缓慢
        决定着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科学性的关键因素是管理人才队伍的培养。管理人才队伍直接关乎教育管理决策和规划的制定和实施,教育管理过程的监督和管理质量的评价以及对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一切发展和成长。这需要学校打造一支具备现代化水平、专业化素养的教育管理队伍。但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由于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培养也极其不均衡。例如,东部沿海地区的社会经济较发达,现代化水平较高,因此人才的聚集和发展也就相对较多、较快。而中西部地区由于地处偏远山区,教育管理人才流失严重,现代化水平和专业化素养都十分欠缺。
(三)体制机制不够完善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深化,当前中小学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中的问题也不断开始暴露出来,严重阻碍了教育管理的发展和进步。

很多中小学还延续着传统的教育管理机制,在人才培养机制和教育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着与教学观念的改革极不匹配的状态。随着社会民主的不断发展,教师、家长以及学生的话语权得到了充分的提高,这就迫切需要改革原有的体制机制弊端,加快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自主性和现代性。
二、中小学教育管理的策略探索
        我国中小学阶段的教育管理的有效性和现代性的提高,要充分按照中小学生教育目标和要求,通过中小学教育管理观念的更新和发展,依托具备专业化素养和现代化水平的教育管理队伍,不断完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充分运用符合时代发展的中小学教育管理技术手段,实现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创新和全面的发展,从而提高中小学的教育管理质量。
(一)加强现代化教育管理
        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教育方针逐渐向教育民主化、法制化、科学化等教育管理理念倾斜,不断提高我国教育管理现代化建设的能力,引导着中小学教育管理的发展和进步走向正确的方向。中小学教育管理既要认真学习和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管理改革发展方面的重要讲话精神,不断转变和更新教育管理观念,同时又要跟上互联网时代发展的步伐,充分利用多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技术、移动网络技术等进行中小学教育管理手段的创新。与此同时,要充分尊重学生、家长、教师以及社会各界对中小学教育管理改革的建议,充分落实科学决策和民主管理。
(二)加快人才队伍培养
        尽快搭乘着新课程改革的高速列车,打造一支具有现代化水平、专业素养和技能过硬的教育管理人才队伍,提升中小学教育管理的质量和效率。这就要求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以专业化和现代化为基本培养基础,充分引进和学习先进的人才培养和建设机制,注重人才学历和能力的双重性,引进符合改革发展以及时代发展需要的人才选拔和管理制度。且不断完善专业培养和技能培训等现代化促进人才各方面发展的培养机制和手段。且加强不同地区、不同学校的人才互动学习交流,实现资源共享和均衡分配。完善人才保障机制,不断引进和保留人才,为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提供制度保障。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小学教育管理工作必须全面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落实素质教育,促进学生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进一步深化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破除各种体制机制的壁垒,整合多种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分配和运用,促进农村资源的发展和平衡[2]。一方面注重提升农村地区的中小学教育管理体制机制的改革,缩小城乡之间的在教育管理和教学水平之间的巨大差距,促进资源共享,推动中小学教育管理的改革进程。东西部地区亦同理,促进资源的整合与贡献,以及促进体制机制改革经验的分享,相互学习,互相进步。
三、结语
        综上所述,中小学教育管理对教育水平的提升和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和作用。中小学阶段的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中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学生下一阶段的深入学习和未来人生的成长和发展都有着一定至关重要的影响。因此,中小学教育管理必须实现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的管理目标,创造良好的教育管理环境,不断加强中小学教育管理水平,提升中小学的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晓松. 中小学管理的方式与方法浅议[J]. 内蒙古教育, 2019, (01):17-18.
[2]陈萍.中小学教育管理现代化建设问题与对策研究[J]. 郑州师范教育,2018,007(06):13-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