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刘密
[导读] 小学生正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初始阶段,

        刘密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平桂区望高镇希望小学 广西贺州542829
        摘要:小学生正处认识世界、了解世界的初始阶段,教师肩负着引导学生、培育学生的重要任务,必须不断提升自身的能力和水平。在小学教育阶段,班主任要充分认识到自身的作用,既要做好文化课教学,也要加强班级管理,了解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情况,确保学生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长,本文就此进行了相关的阐述和分析。
        关键词: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农村小学与城镇中的小学有一定的差异,不仅教育资源相对缺失,学生的家庭情况也可能比较特殊。很多农村小学生的家长都是农民或工人,日常工作比较繁忙,还有很多家长外出务工,学生留守在家由隔代亲人照顾。由于农村小学生的家庭具有特殊性,所以学生的管理工作更加重要。班主任不仅要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还要关怀学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避免学生产生负面心理或消极情绪,使学生可以茁壮健康的成长。
一、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意义
(一)促进家校沟通
        对于农村小学班主任来说,不仅要做好教育工作,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与学生的家庭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班主任应该认识到家庭在教育中的作用,在班级管理中积极主动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同时通过家长了解学生在家庭中的情况,只有充分了解学生才能采取合理有效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多样的额沟通方式,包括家长会、家访、网络沟通等等[1]。家庭和校园之间应该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促进班主任对学生家庭环境的了解,进而针对学生生活、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有效的教育方案,不仅可以提升班级管理水平,也能促进德育工作落实。
(二)整合教育资源
        在小学班级中,班主任不仅要承担教育者的职责,还应该发挥管理者的作用。班主任要做好日常管理工作,既要规范课堂纪律、课后行为、课堂表现等多个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日常管理中,班主任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方式和手段,通过有效的管理促进各种教育资源的相互整合,加强各个学科的逐渐的练习,使教学不仅有传授知识的效果,还能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
二、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式
(一)创新管理观念,坚持以身作则
        在农村小学教育中,班主任要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既要做好学生的文化教育工作,还要加强学生的日常管理规范。首先,班主任应该明确自身职责,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创设良好的管理模式。班主任要坚持以人为本、以身作则的理念,在管理中多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以及学习和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做好学生的行为规范和心理辅导工作[2]。班主任要由爱心和耐心,应该感化学生、引导学生,并用自己的行动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榜样,使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正确的思想观念。

例如,教师要端正自己的仪表,注意自己的语言表达,用温柔、友善的态度和学生交流,在面对学生的错误时,要重视语言和情感上的引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主动承担责任、改正错误。此外,教师要创新管理方式,针对小学生贪玩好动的特点,班主任可以通过激励、娱乐的方式进行班级管理。例如,可以通过班会、游戏等方式教育学生。班主任可以组织“改正不良行为”的主题班会,学生可以在班会中表演与主题有关的小品、朗诵等节目,通过这种方式来教育学生,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观念。
(二)优化管理模式,培养班级干部
        为了提升班级管理的效果,教师要采用丰富多样的管理模式,制定完善的纪律规范。一方面,班主任应该坚持柔性化管理的原则,关注并爱护班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学生的爱好、兴趣和特长,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的机会,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加强纪律管理,培养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学生从被动管理的状态变为主动管理,将学生打造成班级管理的主人翁。为此,班主任可以培养班级干部,采用轮流管理的方式,设置“一日班长”等职位,让每个学生都可以感受管理班级的难度,使学生在管理的过程中产生责任感和使命感,进而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集体意识。不仅如此,教师还要制定完善的班级制度,确保班干部在管理班级时有具体的依据,这样才能确保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落实,也有助于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三)完善评价系统,家校沟通合作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对学生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所以必须要建立完善的评价系统,不仅要参考学生的成绩评价学生,还要对学生的行为、道德、个性等多个方面进行评价。教师要重视评价的多元化和全面性,所以要从不同的角度了解学生。例如,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表现等方面了解学生学习是否积极、是否遵守班级纪律等等,然后从“德智体美劳”多个方面对学生的成长和发育状态进行分析,获取不同的评价结果,然后结合评价结果制定综合性的管理方案。教师应该积极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可以组织家长会、家访等活动,也可以在网络中进行沟通[3]。尤其要加强与留守儿童家长的沟通和交流,因为留守儿童普遍缺少父母的关爱和陪伴,所以更容易产生情感缺失、心理问题,所以教师要通过与学生家长沟通,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在校情况,帮助家长掌握有效的亲子沟通方式,使家长可以尽可能给学生足够的关爱,在定期联络时了解更多学生的近况。班主任也要在生活中给学生提供更多关怀和帮助,鼓励班级中其他学生关怀家庭有困难的学生,通过学生间的友情、师生之情来弥补学生的情感缺失,使学生可以身心健康的成长。教师也要根据家长的反馈来反思自己在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不断改进教育方法、管理模式。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班主任来说,除了做好文化教学工作,还要做好班级管理工作。尤其是农村小学,要从多个方面入手,既要转变传统的管理观念和模式,还要完善评价系统,与学生家长形成良好的配合关系,确保班级管理的全面性、有效性。
参考文献:
[1]赵建国,张兆梅.积极情绪对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影响分析[J].新课程(上),2019,000(004):225.
[2]王文娟.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现状和对策[J].读与写(上,下旬),2019,016(013):224.
[3]孔广权.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中外交流,2019,026(042):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