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的构成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陈威
[导读] 在高中的课程教学中,体育课是其中重要的

        陈威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桂岭中学,广西贺州    542800
        摘要:在高中的课程教学中,体育课是其中重要的一门课程,篮球是体育课程中学生最为喜爱的一项运动,篮球运动可以极大程度的对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进行锻炼与提升,还可以对学生的身体素质进行锻炼,进而促使学生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参与到文化课学习中。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思想观念与各种能力方面都已经逐渐趋向成熟,在篮球教学中,自组织能力在其中也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包含了心理学、社会学以及教育学的知识,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中,教师要将理论知识与实践进行结合,引导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更好的将自组织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与运用。本文主要对高中体育课程的篮球教学中学生自组织能力的培养方法进行了谈论,期望为有关教育工作人员提供参考,同时有效的提升学生的自组织能力。
        关键词:高中体育;篮球教学;学生;自组织能力;培养方法

        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对学生的自组织能力进行培养,在引导学生养成自组织能力的同时,还可以对学生的体育能力与身体素质进行提升,进而使学生拥有饱满的精神参与文化知识的学习,进而促进学生的中和能力的提升[1]。对于一个系统来讲,自组织的功能越强大,对新功能的保持能力也就越加的强大,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具有积极的作用。在篮球教学中对学生进行自组织能力的教学,可以引导学生对篮球技能的知识进行很好的积累与掌握,在传统的教学中,都是在教师教了之后才懂,现在学生学习可以通过自己的探索弄明白,这对于高中阶段的学生在智力上也是一个提升的过程。在对学生的自组织能力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学生能够在发现问题时进行主动的探究,进而对问题进行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使学生的视野变得更加的开阔了,综合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一、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激活
        在篮球教学中,学生是否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将自身的需求转化为自身的动能,进而使自己的身体处于一种自我激发的状态,进而将自己身体的潜能进行全面的激发,使自己的身体在篮球运动的过程中处于一种主动的状态[2]。而自我激活这个过程则是需要学生将自我需要与外界环境进行准确的判断,然后确定一个目标,然后自发形成的组织活动的情况。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学生要学会搜集有效的教学信息,使自己的身体整体处于一种积极发展的整体,进而全身心的体会篮球教学中的乐趣,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自组织能力也就会逐渐的得到培养与提升。
二、使学生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向
        自我定向的明确,在教学的过程中离不开教师专业的教学技能与教师的个人素养和职业素养,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不断的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具备一定的独立思考、不断进行学习的能力,学生只有通过不断的学习、反思、再学习,才能实现对自我的矫正与激励,通过这个过程,学生也就会逐渐的在解决问题的时候运用创造性的思维进行思考[3]。

自我定向的实现,可以对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进行激发与调动,在实际的篮球课程教学中,教师也不能只对学生的战术进行关注与培养,还要引导学生进行一定的自我对比,进而实现自我能力的不断提升,尽可能的实现自我定向,同时也使学生处于一种积极、进步的状态。
三、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调整
        在篮球课程教学中,学生要不断的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与外界的环境,对自己的学习方式进行不断的改善与调整,进而使自己以更加好的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同时对以往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全面的改善。在篮球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完全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目标作为自己学习的参考,以此为基础,对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态度进行改进与调整。在课堂学习中,学生面对运动中出现的一些不足与问题,学生也能够及时的对自己的心态进行调整,进而以良好的心态对问题进行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积极性与心理承受能力进行了锻炼。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可以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及时的反馈,进而促使学生不断的进行自我突破与改进。
四、引导学生进行不断的自我锻炼
        不断的进行锻炼主要是为了引导学生对自身的适应的能力进行提升,自我适应主要是学生通过对自己的学习目标与学习基础进行结合,进而对自己的理论知识的结构进行完善的一个过程,进而促使自己能够跟随社会的发展,进而适应社会的发展与变化[4]。如果学生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进行自我的适应,那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想要实现和谐与统一就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不经要帮助学生提升篮球运动的理论知识,还要引导学生根据教师对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结合自己的实际行动,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全面的总结,进而对自己进行全面、深刻的认识,充分发挥自己的特产部分,对于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要通过学习不断的进行改善,进而使自身的能力得到提升,确保教学的效果,使学生的理论知识与技能更加的完善与全面。
五、为学生提供自己组织活动的机会
        在课堂教学结束之后,教师要为学生留下充足的时间,引导学生自己进行篮球活动的组织[5]。活动组织的方式与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不要局限于某一种活动,这可以极大程度的对学生的发散思维与能力进行培养与锻炼。例如在教学中,学生可以通过成语接龙的游戏进行一定的锻炼,随着成语的接龙,篮球也随之进行传递,依次进行接龙与传递,如果出现接不上的情况,游戏就算结束。
六、结束语
        高中的体育教学中,自组织能力的构成对篮球体育教学具有特殊的意义,它对学生在篮球运动中的各个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对其产生重视,不断提升教学的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方自云.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培养学生攻守意识的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6):120-121.
[2]刘应斌.如何在高中体育篮球教学中渗透“快乐体育”理念[J].智力,2020(35):23-24.
[3]江丽婷.高中“乐动体育”教学策略研究——以篮球体前变向运球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20,10(34):77-79.
[4]王世清.高中体育教学中篮球体能训练策略[J].智力,2020(34):21-22.
[5]刘平.探究高中篮球训练特点及教学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0(32):106-10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