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珊珊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柳州 545006
摘 要:中职学生的特点是:数学基础薄弱、学习兴趣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自由、散漫等,这些都为中职数学教学带来了障碍,数学的教学效果不好,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如何改变这种情况,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尝试将中职数学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构建生活化的中职数学教学方法,本文就如何实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关键词: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实践;策略
引言
中职生的基础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1],数学对于学生来说难度较大,如何调动中职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数学效果的提升,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生活化教学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将数学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使数学知识的教学难度有效降低,更加适合学生理解,同时促进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使学生对于知识的应用能力增强。所以,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将生活化教学引入数学教学中,同时有针对性的设计教学策略,使中职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提高,综合素养得到提升,促进学生未来更好的发展[2]。
一、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含义
所谓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指的是将中职数学的教学内容与生活之间进行有效融合,一方面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另一方面使数学教学的趣味性更强,促进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度、合作程度的提高。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在生活的重要应用,意识到数学学习的重要性,增强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自豪感。中职数学教师要对此进行深入研究,不能让数学教学生活化只是停留在表面,流于形式,教师一定要积极转变观念,同时在课堂上进行实践操作,让课堂发生真正的转变。中职数学教师可以借助生活问题帮助学生创设教学情景,提高对于课堂的把控能力,让学生产生共鸣,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对策研究
(一)确定教学生活化目标,促进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提高
传统的数学教学模式下,学生只能进行被动的听讲,中职生的数学基础较差,更是感觉教师讲的枯燥无味,而借助数学教学生活化这种情况有稍微的改变,教师通过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使学生的认知能力有进一步的提高,同时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生动,学生理解起来就会较为容易,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想要主动进行问题的解决,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也能得到增强。
以中职数学中“分段函数”的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就可以和学生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进行问题的设置:同学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会使用软件,打出租车,大家知道出租车怎么收费吗?假设某地的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这样的,当行驶距离不超过3km时,收费7元;当超过3km后按照1.7元/km进行计费,现在假设我搭车走了10km,大家能不能算下我要付给师傅多少钱?假如我现在走的是xkm,那么与我要付的车费y元之间又是怎样的关系呢?这个生活场景就非常贴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被调动,学生就感觉很好奇,去进行思考、探究。
(二)借助生活元素进行例题讲解,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提高
传统的中职数学课堂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固定,通常是:首先进行概念的讲解,接着进行例题讲解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最后进行相关的练习,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这种方法无法凸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教师担任课堂的“主角”,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知识的灌输,但是效果确实不尽人意。学生进行听课、做练习、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都是为了应付相应的考试,避免挂科,但是大多是进行知识的死记硬背、公式的生搬硬套。长期发展下去,学生的学习能力就会逐渐降低,同时数学学习的兴趣、积极性都会降低。
以中职数学中“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的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可以把相关知识与学生的学校生活进行结合,利用生活化元素改编例题:同学们,我们前一段刚刚举行了拔河比赛,当时总共举行了20场比赛,每一个队伍获胜一场得2分,负一场得1分。我们班在整场比赛的过程中,共得34分,大家算一下,我们需要赢几场?负几场?这个问题的设置不但与学生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同时还关系着班级的荣辱,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非常高,大家一起讨论,很快就得出了结论。这样学生不但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理解的更加深刻,同时对于如何解方程也有了一定的体会,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有一定的提高。学生也意识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学生对于数学的必要性、重要性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学起数学会更加积极、投入。
(三)借助生活元素进行课堂导入,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掌握
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前,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依据教学的目标,进行教学内容、生活元素的有效结合,通过巧妙设置课堂导入,深深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引导学生进行课堂的参与、学习。教师所讲的内容与实际生活情境的融合程度越高,越有助于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掌握,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就越高。在新课导入环节,教师要积极构建生活化的情境,给学生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产生数学的亲近感,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究,学生会感到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更加形象,陌生的知识也变得亲切起来,枯燥的数学知识也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想要去进行体验、学习、探究。
以中职数学中“集合之间的关系”的内容讲解为例,教师在新课导入环节,可以这样导入:同学们,我们每天都要去餐厅就餐,大家想一下,每个窗口是不是都有很多饭的种类,这些里面有没有重复的饭菜?学生一想,立马回答:有。接着教师可以继续引导:有两个窗口,我们假设为A窗口、B窗口,A窗口今天中午的主食是:米饭、卤面。B窗口今天中午的主食是:杂酱面、炒河粉、米饭、卤面。借助我们前几天学生的集合、元素关系,我们都知道A窗口、B窗口可以设定为集合,那么这两个集合之间是怎样的关系?借助生活化的课堂导入环节,学生能够很快理解集合与集合之间的关系。
结语
综上所述,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非常紧密,借助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有效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提高,数学课堂的氛围轻松、愉悦,教学效果也能得到提高。同时,学生借助数学知识进行生活问题的解决,学生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学生对于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明显的提高,学生也能够体会到数学的重要性,能够树立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心,使学生的数学素养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任文. 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J]. 卫生职业教育, 2010(15):66-68.
[1]翟伟峰. 基于中职数学教学生活化的分析[J]. 读天下(综合), 2019(08):207-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