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呈春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实验中学,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 365300
摘要:学习历史最基础的就是顺应历史的发展趋势,而当下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已经成为了无法阻挡的趋势,历史的课堂自然也不能独善其身,无论是接受它还是采用其他更好的方法,我们终究要给出合理的答案。近几年来,通过大量中学教学的实践结果可知,积极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有效的提高课堂教育,因此本文将分析传统初中历史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实行措施和注意事项。
关键词:多媒体技术;初中历史教学;应用方法
引言:随着多媒体技术应用逐渐广泛,关于究竟如何在历史课堂中应用多媒体技术就成了迫在眉睫的问题,能够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并实现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有机结合也具有了重大意义。
一、当下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教学应用上存在的问题
(一)、传统的教学模式依旧没变
初中大多的历史教师受传统的教学理念影响较深,几乎就是采用的整堂灌输的方式,学生也很难去适应和接受。如今引入了多媒体技术,但这并没有改变部分老师的教学理念,基本的模式依旧没变,不断地知识点灌输,教师的主导地位也没有改变,反而多媒体技术带来的高效率使得情况愈演愈烈。
(二)、大量多媒体课件设计不科学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基础同样也是最常用就是多媒体课件教学,这对它的设计质量有着很高的要求。一是还没有逐渐开始适应,再是并没有重视多媒体技术的应用,部分老师在制作课件时并没有投入充足的精力和时间,大多数的课件只是简单的将课本上的内容照搬,甚至部分出现了马虎的错误,导致了学生的错误理解。不谈可能出现的错误,主体的作用也不过就是将传统的纸质课本改成了电子课本,同样是长篇大论罗列文字,很难激起学生的好奇心。
(三)、学生依旧没有获得课堂主动权
传统的教学中学生大多都是被动的获取知识,量大速度快则会跟不上,内容少速度慢则会失去效率,这就失去了让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节奏的意义,而即使应用了多媒体技术,如果老师不能合理的改变课堂的主体并完善自己的教学模式,那么课堂的主导地位无非就是从老师变成了多媒体课件,这对学生而言没有任何变化。
二、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一)、利用多媒体有效激发学生兴趣
尤其是对历史这门学科而言,兴趣必定是十分重要的学习动力。而既然引用了多媒体技术,它又天然地对学生有一定的吸引力,我们就应该抓住多媒体技术有趣的点作为切入制定合理的教学技术,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兴趣,养成自我探索的好习惯。其中在学习到《伐无道,诛暴秦》这一节课时,先提出问题“你脑海中的秦始皇是个怎样的人物?”或者“你觉的秦王为何会被称为暴君?”,学生们出于本能的好奇就会产生思考和探究的动力,这时我们再在学生充分思考后,利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们播放有关秦始皇这一生的简短纪录片,利用视频和图片的形式就能让学生们很快融入进来。
(二)、利用多媒体发挥学生的主导性
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的基础技术尽量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的弊端,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做到“以生为本”。比如说在学习到“北方民族大融合”时,该节的课本内容较多,尽管老师按照合理的逻辑性整理课本内容并呈现给学生依旧显得十分繁杂。于是我就提议让学生们分组,并以“民族大融合”为主题,通过他们自己进行讨论和上网查阅资料,甚至可以小组合作自己制作多媒体课件,最终以上台演讲的形式展示给大家。其中不同的小组选择的切入点都不同,选择的民族融合的阶段也不同,不仅掌握了课内的知识,甚至涉及了很多课外的知识,而且根据最后的问卷考察,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记忆仍然十分深刻。
(三)、利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建
多媒体技术本身有着形象直观的特点,而对于历史的教学最大的短板就是已经很少有实际的事物作为参考学习的工具。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课件,给教学内容创建一种情境,让学生能够很好的投入并体验历史的发展和变化。其中,学习到《社会生活的变化》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细致的将整个时间路线的社会生活变化直观的呈现的学生面前,学生一方面会对巨大的生活变化所吸引,也会在课件图片和视频的引导作用下加深对课本知识的理解[1]。
三、应用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需要注意的问题
(一)、课件一定要制作精细
课件的使用是多媒体教学中最关键的一环,整个教学计划各环节的衔接都需要课件的引导。而许多老师对于多媒体课件的使用不够熟练,或者不能完美的把想要表达的内容呈现的课件上,都可能导致学生对该节课程的理解有所偏差,或者降低了效率。老师可以通过学习逐渐提高对软件的熟练程度,或提前做好课件大纲,避免课件逻辑不通出现原则性问题,在此基础上力求将多媒体课件做到精细和准确实用。
(二)、注重教学中的互动环节
一旦老师不合理的应用多媒体技术,大多是情况下课堂的主题就变成了多媒体,而这也变成了阻碍老师和学生交流最大的屏障。部分老师利用多媒体技术将整个课堂变成了图片的切换和视频的循环播放,教师不仅将自己变成了课堂的旁观者,更是无法及时的获取学生们的反馈信息。因此,无论是采用怎样的多媒体教学计划,都应该把它当作课堂的辅助工具,而真正能使学习提升的是老师和学生不断反复交流的过程。尽量能够做到老师充当答疑解惑的保障,而学生则作为整个过程的主体,在此基础上再利用多媒体技术提高效率,如虎添翼。
(三)、注意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
多媒体技术在初中历史课堂中的应用不能是盲目的,而是确定有效的,有考量标准的。部分教师往往被一时的教学效果打乱了节奏,而忘记了很多应该引导学生必须要掌握的基础问题,严重影响了今后的学习。不能单纯的去追求多媒体的便捷性,不断标新立异,这不仅会扰乱了标准的教学节奏,更是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方式中失去适应能力,影响学习。因此对于很多问题,教师也可以选择结合传统的教学方式,积极发掘传统教学存在的优点,互相取长补短[2]。
结束语:总的而言,无论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或是迎来怎样的时代,我们在教学工作中一定要随机应变,有机结合,不能完全一刀切,而应该根据学生当下的学习状态和掌握的知识基础辩证地制定教学计划。
参考文献:
[1]杭含辛.浅谈多媒体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应用[J].计算机产品与流通,2020(05):232.
[2]吴凡彬,刘正萍. 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应用比较分析[J]. 现代职业教育, 2020, No.210(36):176-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