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茜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环江毛南族自治县思源实验学校小学部,广西河池547100
【摘要】随着创新创造被越来越重视,在教育的各个领域都提倡创新,音乐教学中的表演创造不但可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创造意识的发展,对学生的音乐教学存在着积极的作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加入表演创造的元素,可以使得一堂音乐课更加充满活力,学生再学习过程中可以被充分激发潜能,表演创造可以避免传统教学中教师既占主体地位又占主导地位的方式,能够使小学生的音乐潜能被充分的激发出来。本文结合音乐实际教学,谈一谈小学音乐教学的现状和表演创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关键字】表演创造;小学音乐;教学应用
音乐是必须通过表演者参与才能传达出音乐的思想以及内涵的表演艺术,音乐必须随时都要融合表演在里面才不会失去音乐本身的灵魂,才能更加清楚的传达出音乐的思想。音乐本身可以带给人以感官上的感受,通过加入表演赋予音乐生命的光彩。而小学阶段使音乐的启蒙阶段,教师应该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创造力,引导他们为音乐不断输送新的生生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就要逐渐引导幼儿形成表演音乐创新意识,促进幼儿创造性的发展和加强幼儿对于音乐的感受。
一、表演创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现状
(一)重技能,轻感受
部分老师在对小学生进行音乐教学的时候忽略了他们的发展特点,对他们的要求过高,甚至直接用看待成人的视角去看待他们,对于音乐的教学仍然用教授成人的教授方式去教导小学生。促使小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失去了兴趣。教师要求学生的动作、神态等标准的动作来完成表演的创编,使得学生对于音乐表演创造产生畏难心理,教师的一再强制要求,学生在表演创造中不能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学生在学习中就没有成就感,从而就回对表演创造失去信心。
(二)重指导,轻创新
任何学科的教师对于自己的课程都会教学计划,部分音乐教师为了尽快完成自己已经设定的音乐创编教学计划,就会选择直接俄将自己已有的经验直接传递给学生,教师常常在创编设计的环节中,代替学生完成创编表演中的各种教学计划,或者介入学生的创编过程,使得学生的创编意图被同化为老师的,学生的创造力得不到发挥,即兴发挥水平得不到提高。教师对于学生的创编介入过多,学生就体会不到创编所带来的乐趣,以及学生的成就感得不到满足,就会使得学生的自主创新意识变得越来越薄弱,学生的创新水平就得不到提高。
(三)重结果,轻过程
在表演创造中,呈现在观众的眼里的都是结果,能够看出效果的往往也就是结果,因此,很多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演创造引导的时候,教师会只关注学生创造后表演的结果,为避免学生的创编影响教师教学计划的预设,教师通常会对学生先进行排练,帮助学生使得表演变得整齐。学生的即兴发挥通常是根据当时的心情和灵感来发挥的,教师过多的干预就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发展。教师通过分组教学,最后为小组分胜负,就忽略了学生在表演创造中自我设定的情节具有独特的发展价值,就会使得小学生的创造表演失去了自我表现的机会。
二、表演创造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
(一)培养创造精神,激发学生潜能
音乐表演具有多种形式,内容也是丰富多彩的,小学音乐的表演形式大致包括分析音乐、即兴创作、创作实践三个步骤。专业的音乐表演创编和小学音乐创编是由实质性的区别的,专业的音乐创编更注重技能,表演者必须具有身后的音乐学识以及熟练度的表演技巧,但是小学音乐创编注重的是培养学生对于音乐创造的兴趣以及对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1]。教师可遵循学生的发展规律,通过实际情况可以相对降低学生表演创造的难度,帮助学生创造一个轻松、快乐的音乐创造活动,使得他们能够在创造表演中获得成就感。
例如,教师在进行《彝家娃娃真幸福》的音乐表演创编教学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对幼儿进行一个彝族民族特色的普及,引导他们自己感受音乐音乐特点,鼓励学生进行自我的一个即兴的创编,最后请学生展示自己的创编成果,教师针对性的进行点评。
(二)减少生硬传授,重视自主发展
表演创造具有发散性思维的特点,并没有特定的方式来表现,正如一百个读者有一百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一名学生看待一件音乐作品的观点和态度是不一致的,学生在这个过程中的心理感受也是各有差异的,教师将自己对于音乐创编的见解全部一成不变的传输给学生,使得表演创造就失去了它本身的应用价值,阻碍了学生创造力的培养。所以,音乐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表演创造音乐教学的时候,应该多给学生自我表现得机会鼓励学生进行即兴表演[2],避免教师对学生及逆行直接的思维传输。多给学生去探寻音乐奥秘的机会、引导学生领悟表演创造的动作以及鼓励学生自己设计活动的方式来促进学生创造意识的培养。从而使得小学生形成自己表演创造的特点。
例如,教师在进行《一个师傅仨徒弟》的音乐教学的时候,就可以请学生回忆自己记忆中的哪角色符合这个特点,通过学生对音乐的剖析,鼓励他们进行多方式的创作,教师在学生遇到问题的时候可以适时引导学生,但切勿完全灌输自己的理念给学生。
(三)注重表演过程,理性看待结果
小学生由于生活经以及认知经验的不足,他们对于音乐的表演创造往往是不够成熟的,小学音乐表演创造的教学重点是培养他们表演创造的意识以及创造精神,从而激发学生对于音乐表演创造的兴趣。他们的创造成果肯定不能达到成人的作品的标准。在小学创造表演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表演创造的过程,观察他们的创造意识,适时鼓励他们的创造,激发他们对于创造表演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在表演创作中的精神、积极性以及学生发挥的状态才应该是教师评价学生的重要标准。通过对学生的积极评价,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我家门前有条河》的音乐表演创造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在音乐教学时候,请学生自己想一想有些什么情景,最后请幼儿来表演通过他们自己创设的场景,针对性的对幼儿进行评价,逐个分析幼儿的积极性以及创造性,促进幼儿创造力的发展。
结束语:小学音乐中的表演创造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音乐,弥补了音乐单一教学方式的不足,通过学生在音乐的表演创作中对于表演的喜悦有了充分的体验,使得学生越来越喜欢音乐表演创造的课堂。音乐和表演的有机结合,使得音乐的生命力逐渐加强,学生创造力也随之提升。教师应该尊重小学生的发展规律,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进行对表演创造的教学,使他们能够在音乐课堂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与想象,促进他们创新意识的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芳. 浅谈表演创造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及其应用[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9):147-148.
[2]秦晓雯. 即兴表演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的应用研究——基于洞泾镇小学405名学生的实证研究[J]. 北方音乐, 2019, 3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