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吴全镂
[导读]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成

        吴全镂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三多中学,广西钦州535400
        【摘要】 随着全球信息化进程的加快,掌握一定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成为当前学生的不可或缺素养之一.因此对于初中教育应不断加强对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课题研究,试图找到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有效性的重要方法.国内初中开展信息技术专业教学工作时,在多种因素直接影响下,其课堂教学质量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本文主要从善用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转变备课思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关系等四个方面探究如何提高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 初中教育;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性
        关于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课堂教学,可以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高效的学习方法。使初中生自主的参与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学生才是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主体,要将课程目标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相应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安排。关于如何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的有效性,可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善用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
        如何善用教材是有效教学的关键,创新教学手段。可以根据情景和学习进度重新调整知识的顺序;,还可以结合学校课程要求规划,根据学生熟悉的生活实际出发,提出有思考价值的问题,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信息技术的价值与乐趣。课堂教学还可以扩大例题的思维空间,突出知识的整体性,让学生探索知识与知识之间内在联系和数学思想方法。此外,还可以根据学生生活实际需要适当补充或删减有关教学内容。但是不要随意降低或拨高教学要求。比如在初识excel的课程中,课程设计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方面对课程进行设计。在知识与技能了解方面,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学会启动和退出Excel的操作,认识Excel工作表的编辑环境;理解工作表的行、列和单元格和区域的概念;掌握单元格数据的录入与修改的操作;学会修改工作表标签名的操作。在过程与方法的要求中要求学生通过在Excel数据表格中录入数据,初步掌握制作数据工作表的方法。关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要求培养学生现代信息管理意识,知道使用电子表格进行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激发学生学习Excel知识的兴趣。?
二、转变备课思路是有效教学的重要前提
        在给初中生备课时,要有具体的教学目标与规划,首先要考虑课堂中准备安排的学生活动项目,每个活动如何安排。其次是要考虑在活动中教师指导方法,与学生互动的风格和模式;最后教师要考虑在活动过程中,学生可能在实践中会出现或遇到哪些问题,老师怎样进行调控,解答问题,评价等。在出现课堂分歧时,进行因势利导。教师在课堂上一定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与挑战。需要教师在课堂结束之后对课后进行教学反思,再进行补充备课。比如在初识Excel的课程中,学习电子表格的第一节课,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了解Excel软件的窗口,录入和修改单元格中的数据,引导学生发现工作簿与工作表的区别。

课程采用探究学习方式进行组织教学,引导学生顺利完成教学目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在课程结束以后,反思教学设计与教学实践,课堂的引入要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创设良好的情景。教学任务明确,可以让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学习任务进行自主探究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上机动手操作能力。
三、实践出真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陶行知曾说,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不仅仅在于学习书本知识,同时也要注重培养学生动手的实践能力,这个过程不能完全依靠于教师传授知识和技能,同样注重学生自主学习的实践过程。当前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基本上是进行接受性学习,这种学习方式适用于事实性知识、技能性知识、规律性知识的掌握,但对于策略性知识、价值、态度和情感类知识的学习往往不能奏效,实践知识的学习只有通过自主性学习,通过动手操作上机实验,才能转化成学生自身经验与能力。
        因此在信息技术课教学中,教师应布置一些适合学生自主制作、设计的学习内容,每节课安排适当时间用于教师讲授新知识,教师在讲授新课时,注重讲授事实性的及基本操作方面的内容。对于基本操作有所延伸出来的提升的操作水平,可由学生自己地探索发现,也可作为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巩固学习,教师可在下节课对上节课的课后扩展进行解答疑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除了掌握课本知识外,难免的遇到新的、超出课本知识以外的难题,所以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其中包括教会学生如何搜集资料、信息,学会利用整合信息等。
四、师生交流,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关系
        良好师生关系之中需要有沟通。沟通是交流内心的一种好的方法,作为老师应该主动与学生进行互动沟通。古人言道:“亲其师,信其道.”亲近老师,才能更好地学习知识.如何亲近,当然是用沟通的方法,好的沟通会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在课堂教学用起重要的作用。理解和平等是沟通的前提,教师与学生之间应年龄差异,生长环境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容易产生认知上的差异,要通过沟通尽量减少差异。初中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本身是一个难点聚集的课程,学生如果在遇到难题的时候,不愿意和老师进行沟通和反馈,很容易在囫囵吞枣的学习中落下学习进度,对学生的学习造成不利影响。反之,学生与教师之间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教学反馈以后,教师可以及时的知道教学过程中学生存在的问题与困难,加以解决,从而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目的。
        总而言之,通过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相应的教学设计与方法,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使学生自主的参与到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学习的实践活动中。在课程结束后,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与学生进度反馈,改进教学过程与方法,才能提高初中信息技术学科课堂教学有效性。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中不仅学到信息技术学科知识,还能增强学习自信心,在学会信息管理可以做到有条理,规范化和高效率,培养学生的创新教学与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杨宇,游戏化教学在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新课程(下)2014.08(023)07-16
[2]于世彪,基于活动理论的初中信息技术教学设计探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6.08(022)08-21
[3]肇文华,刘力 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研究 [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20.04(018)07-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