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家志
海南省三亚市第二中学 572000
摘要:教科书中有很多关于生命教育的内容,《伦理与法治》的教学标准和教学大纲也对生命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实施生命教育,不仅是学科特色的体现,也是对我国先进教育传统的继承,是帮助学生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那么在初中德育和法治课程的实施中,应该如何实施生命教育呢?笔者总结教学经验,提出以下教学建议。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命教育;?教学策略;
初中是学生人生观形成的关键阶段。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注重学生的生命教育,不仅是满足学生阶段性成长的需要,也是思想品德课课堂教学活动的要求。因此,初中德育法治教师应积极重视教学中生命教育理念的整合,开展多种生命教育活动,通过多种生命教育活动,帮助学生接触生命、感受生命、获取生命知识、丰富生命内涵。
一、设计体验活动,获取生命体验
体验是教育的前提,也是生命教育的方式。生命重在体验,只有让生命主体亲身参与生命过程中,获得真实的生命体验,才能让学生在体验中逐渐理解生命的内涵,获得情感与态度上的改变。所以,要想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开展生命教育,教师不妨依据课程教学内容设计合理的生命体验活动,而根据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编订特点,该策略是完全可行的。
二、设计探究活动,接受生命知识
要想使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生命教育活动能够顺利实施,教师就需要调动学生在学习、接受生命教育时的主动性。所以,在对初中生进行生命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摒弃“灌输式”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适当的引导,辅助学生完成主动观察、阅读、讨论与探究,使学生主动接受生命引导,获得生命教育。因此,在构建生命教育课堂时,教师要重视对课堂的探究性构建,根据教学要求设计适宜的探究活动。
例如,在教学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中“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一节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感知人与社会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民族责任感。首先,老师可以展示某明星的图片,然后问学生:“这位明星你们应该很熟悉吧!那对与她相关的阴阳合同事件有没有了解呢?”学生回答:“好像是偷税。”老师说:“对,是这样的,但是真实情况可能要更复杂一些。我们来看一下一些网友的评论吧!”随后,老师展示带有褒贬两种感情色彩的评论材料,并组织了关于两种观点的辩论赛,让两个小组成员各抒己见,搜索各种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通过辩论赛,学生从国家、从集体的角度重新审视了我国的税收制度、解读了公平的含义,树立了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责任感。
在该探索过程中,老师通过让学生讨论社会热点问题的方式,引出关于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冲突性观点,以复杂多元的素材为支撑,帮助学生完成了关于国家利益与个人利益的讨论与探究,进而使学生在讨论与探究中感受到生命的社会性,树立了正确的生命观。
三、设计情境活动,切实感受生命
将生命教育寓于真实课堂的具体情境中,不仅能够消除知识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感,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内容,也能让学生在情境的支持下切实感受生命、获得心理机能上的发展。同时,情境活动的设计也让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因学生的参与而生动,丰富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构建方式,提高了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的探究性与实践性,营造了更为形象具体的生命教育环境。
例如,在“敬畏生命”一课的学习引导中,老师组织学生开展了一次即兴表演活动。老师先以播放动画视频的方式创设具体情境,然后让学生根据情境即兴表演,让学生在即兴表演中感受生命的可贵。
情境一:周末,你和朋友手拉手去郊游,朋友不慎掉入湖中。
老师用纸板、木棍等资源模拟当时的环境,并请学生上台表演救人过程,根据学生的反应创设具体的情境。比如,对于学生想要折断树枝拉水中的朋友上岸,笔者提示,树枝太硬了折不断;对于学生走近湖旁拉朋友,老师会提示,湖边石块上的青苔很滑,不小心会落入水中的。
老师的适时提醒,既增强了课堂情境模式的真实性和灵动性,也让整个救人过程更加惊心动魄,提升了情境活动的体验性。同时,老师的提醒也帮学生明确了在敬畏他人生命时也要珍惜自己的生命,在见义勇为的同时也要学会保护自己,任何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安全问题是必须重视的问题。
四、开发现实资源,丰富生命内涵
生命教育是贯穿于生活之中的,它可以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生活中也潜藏着大量的生命教育资源。所以,在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命教育质量的过程中,我们除了要开发课本内容,用好课本中的生命教育资源之外,还要重视对现实资源的开发,以现实资源融入生命教育,丰富生命的内涵。
例如,生活中的一些节日都具有特定的含义,蕴含着生命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节日特点设计适宜的节日活动,如父亲节、母亲节的感恩父母活动,清明节的先烈缅怀活动等。另外,很多电视栏目中会有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且很多经典的电影也能起到生命启迪作用,如《感动中国》《摔跤吧!爸爸》《阿甘正传》等,教师可以根据这些资源设计观后感写作任务、观察记录任务等。
结语
综上所述,生命教育活动可以在对初中道德与法治教材的开发与延伸中实现,也可以在对现实资源、身边资源的挖掘与利用中实现,其教育内容是多样的,教育方式是多元的。但我们无论选择开发延伸教材,还是选择挖掘利用现实资源;无论选择情境教学法、实践组织法、探究讨论法,还是亲身体验法,都要保证学生在活动参与中的积极性与自觉性,确保学生能够主动参与其中,并获得关于生命的正确感知。
参考文献
[1]?曾辉.谈初中道德与法治课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2018(46):54-55.
[2]?陈滨.重视生命教育培育初中生核心素养[J].兰州教育学院学报,2017,33(05):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