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李育尊
[导读]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采取生活化思维开展教学

        李育尊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沙坪中学,广西钦州    535419
        摘要: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采取生活化思维开展教学,可以有效地提升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的实践性,加快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深化改革,促使教学课堂开展的效率与质量更高,对于初中生的道德与法治学习兴趣的提升都有积极的作用,本文就是在探究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提升效率。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活动;生活化教学模式;策略

        在传统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师使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以灌输式的教学模式为主,教学课堂结束之后也只是让学生背诵,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初中阶段学生的思想情感的需求,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而言教学效率没有办法得到有效地提升,因此,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教师要注意改变传统教学的理念,教师加强教学活动的开展与学生日常生活的关联性,这样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正确的道德与法治观念的培养,真正做到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素质教育理念的践行。
一、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的不足之处
        初中阶段的学生和教师,应该加强对道德与法治学科的重视程度,因为这门学科对于初中生的培养至关重要,但是现阶段的初中道德法治课堂教学,教学情况不容乐观,因为这门课程的教学内容更加贴合对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教育,检测学生学习的效果的方式,本应该以实践的形式检测,但是在实际的初中教学的课堂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考察形式,主要是笔试[1]。
        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模式也是存在一定的问题的,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还是使用传统的教学形式,课堂的气氛相对来说比较沉闷,再加上教学所涉及的一些法治的概念,学生会感到枯燥,对于道德与法治学科失去学习兴趣。还有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更加注重理论教学内容的讲解,对于教学课堂中的知识内容的划分,教师一般按照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大纲开展教学,对于学生实际生活的联系性不大,教学内容相对而言比较局限,这样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不能够实现学生道德与法治素质的提升。
二、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一)突显学生主体地位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教师在开展教学的时候,首先要明确的就是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与现阶段还在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是相悖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课堂也是一样,显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了比较强烈的主体意识,才能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这样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学习兴趣就能最大程度地激发,在兴趣的作用下学生就能主动地参与学习中去,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课堂教师应该是引导者的角色,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自主思维,这样开展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与效率都将得到有效地提升[2]。


例如: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友谊的天空》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教学的主体还给学生,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分享自己的友谊,让学生明白友谊的特质,理解友谊为什么能够打动我们?这样生活化的情感体验,会让学生更加深刻的体会教学的内容。
(二)提高教学形式生活化
        初中阶段的课堂教学,教师应该是要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的,教师应该要承担起活跃课堂氛围的责任,重视学生兴趣的培养,只有让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学习知识形成强烈的渴望,才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学习。在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的时候,可以有效地提高教学形式生活化,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本就与学生生活有比较大的关联属性,教师开展教学提出一些开放与实践性的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生活经验,来思考解决教师提出的这些问题,应用的案例教学法,教师可以选取与教学内容相符生活中的一些典型的案例,让学生实现更好的掌握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中教师也可以积极地引入多媒体技术,在网络上搜寻学生感兴趣的并且符合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教学内容的相关资料,这样就能有效的丰富教学课堂的内容[3]。
        例如: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建设美丽中国》,就可以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像是我们国家现阶段面临的严峻人口和资源问题是什么?同学们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生活谈谈自己的看法,以及应对这些问题的措施,在日常的生活中,学生要提高环境的保护意识,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环境污染的纪录片,让学生环境问题有一个全面清晰的认知,也可以让学生去记录生活中的哪些不良习惯会造成环境污染。
(三)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
        教师的教学一定不能脱离实践,道德与法治课堂中机会有大量的实践内容,而且与我们实际的生活密切相关,因此,教师在展开教学的时候,可以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结合,设置一系列的实践活动,还要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4]。
        例如:部编版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走进社会生活》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实际去调查实践,学生亲身的去了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学生在初中的教学就不只是对于课本知识的学习了。这种教学形式与传统的教学课堂的开展是有很大的不同的,能够在这样的教学课堂中学生学习兴趣会得到很大的提升,开展这样的教学课堂,对于道德与法治教师而言教学的效率也会提升很多。
结束语:总而言之,在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时,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突显学生主体地位,明确的就是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与现阶段还在采取的传统教学模式的理念是相悖的,新课程改革以来,要求在课堂上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形式生活化可以采取问题教学法、案例教学法、情境教学法等教学法,开展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结合教学内容,开展生活化的实践活动,学生亲身的去了解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能够很好地拓展学生的视野。

参考文献:
[1]刘矩.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 中学政史地:教学指导, 2020(4):7-8.
[2]曾小玲. 基于生活化思维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J].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 014(011):71.
[3]冷晓红.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J]. 女报:家庭素质教育, 2020(3):0093-0093.
[4]田进峰. 分析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 教育研究, 2020, 3(9):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