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映明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汇璟实验小学,广东汕头515000
摘要:文章从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出发,思考现阶段小学教育中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存在的问题,并着眼中国名著提出能够强化这一环节诶培养效果的方法,以期为后续这一习惯培养目标达成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习惯;名著;培养
前言
“全民阅读”作为最近几年社会发展中备受关注的问题,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只有在小时候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全民阅读”设想才能得以落实。鉴于此,小学语文作为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最佳时机,如何凭借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名著来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阅读的习惯就成为了当下小学语文教改的重点。
一、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重要性
首先,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书籍作为作者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展现,在学生阅读书籍时,书籍中蕴含的观念也会随着学生阅读的推进而推进,这对于世界观、人生观及价值观正在成型的小学生而言,会为其带去潜移默化的影响,帮助他们形成更积极、正向的观念,为他们后续学习、生活奠定扎实的基础;
其次,良好的阅读习惯能帮助学生实现文学领域的积累。就以往小学语文教育来看,导致很多小学生语文学习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学生积累不够,针对这一问题,适度培养学生养成良好阅读的习惯能够让小学生们在生活点滴中积累文学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同时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1]。
最后,良好的阅读习惯能让“终身学习”成为可能。在社会高速发展的背景下,是否能“终生学习”成为了影响现代人发展的关键,基于此,在小学阶段便系统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能够借助书籍这一知识传播的载体为学生灌输知识,让“终生学习”成为自小就伴随学生成长的一种习惯,助力学生的自我成长,为后续学生步入社会、迎接挑战贡献一份力量。
二、培养小学生良好阅读习惯时存在的问题
虽然在新课程标准的指导下,小学生阅读的习惯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但由于我国小学教育中实践阅读习惯培养的时间比较短,导致很多教师在培养这一习惯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教师用以阅读习惯培养的内容较单一
以小学5年级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为例,可以发现很多教师在培养这一阶段学生阅读习惯时都习惯沿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小学生阅读的涉猎面,剥夺了学生阅读更多有趣内容的机会,从而影响了这一环节阅读习惯培养的效果。
(二)学生阅读的兴趣、技巧没被完全激发
受传统语文阅读习惯培养观念影响,很多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时会比较重视学生阅读习惯培养的结果,这一功利的培养目标诱发了很多“虚假”的习惯(即只有在教师、家长监督时才会表现出的“习惯”),影响了这一环节阅读习惯培养的效果[2]。
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漫游中国名著花园
结合以往小学教育中阅读习惯培养的问题,笔者认为中国名著作为中国文化、文学领域的精髓所在,教师可以将中国名著阅读作为培养小学生阅读习惯的契机[3]。由此,下文以5年级小学生为例,举例说明能引导这一阶段学生漫游中国名著花园、养成良好阅读习惯的方法。
(一)选择合理的名著
就5年级小学生而言,虽然这一阶段学生的阅读能力已经逐步形成,但仍比较有限,因此,在这一环节利用中国名著帮助学生养成良好阅读习惯时,教师们就需要格外注意中国名著的选择,只有选择了恰当的名著内容,学生才能够在阅读习惯养成中少走弯路,进而收获最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从5年级语文教材出发,将中国名著作为教材内容的拓展、延伸,以教材内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阅读中国名著,从中收获比较好的习惯培养效果。比如,在部编版5年级语文《草船借箭》为例,在讲解这一课程的基础上,教师就可以将《三国演义》这一中国名著引入到教学中去,让学生以教材文章为契机深入阅读这一名著,沉浸在名著带来的想象盛宴,同时实现对自己阅读习惯的培养。
其次,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能力层面入手,选择不同阅读难度的中国名著,以此满足不同能力层学生的需求。这就要求教师在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前对学生的阅读综合能力水平进行考核,并根据考核的结果将学生划分为基础、提升以及拓展层,分别根据这三个层次学生的能力情况选择不同的中国名著(比如,对于阅读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阅读《西游记》、《草房子》等比较直白的名著;对于阅读能力相对较好的学生,教师可以引导其阅读《红楼梦》等具备一定隐喻的名著;对于能力比较好的学生,教师则可以引导其阅读《朝花夕拾》等)以此让学生在读懂的前提下漫步在中国名著的花园中。
(二)选择有效的方式
在选择合理中国名著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且有趣味的名著阅读活动,让学生们在活动中逐步积累阅读的兴趣和习惯,从中收获比较好的阅读习惯培养效果[4]。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学生中国名著阅读的情况定期举办“阅读品鉴会”,让学生们在品鉴会上分享他们过去一段时间阅读中的收获,在分享中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
其次,教师还可以定期组织学生开展中国名著片段演绎的小活动,让学生在课堂上演绎有趣的中国名著片段,借此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帮助学生逐步养成阅读的习惯[5]。以部编版5年级语文“牛郎织女”为例,教师就可以组织学生演绎“鹊桥相会”的片段,借此提高阅读的趣味性,在潜移默化中帮学生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结语:
综上,中国名著作为语文教学中能实现小学生阅读兴趣、习惯培养的关键,只有贴合小学生实际情况,为他们选择符合他们兴趣的中国名著,实现经典的传承也让学生们在传承中逐步形成能让他们受益终身的良好习惯。
参考文献:
[1]王莉红. 亲近文学名著,提高人文素养——浅谈小学生阅读文学名著的指导[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7):805.
[2]王莹. 浅析如何让小学生喜欢上名著阅读[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0(14):759.
[3]袁钻君. 去伪存真,科学引导 ——浅谈部编教材下如何引导小学生进行名著整本书阅读[J]. 语文课内外,2020(18):150.
[4]林宇芬. 加强课外名著阅读引导,培养小学生的语文素养[J]. 新课程导学,2020(35):51-52.
[5]施丽. 巧设阅读法提升小学生古典名著阅读品质[J]. 基础教育研究,2020(10):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