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新坤
福建省三明市清流县里田中心小学,福建三明365000
摘 要:将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与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有效的融合,不但能够避免传统的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空洞说教,还能够使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形式更加多样化,所以,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一定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寻找二者的契合点,借助丰富本土红色资源信息,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的开展。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红色资源;开发应用
引言
本土红色资源也是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让学生学习红色革命教育,有助于学生对国家的历史有深入的了解,同时还能够洗涤学生的思想,让学生珍惜现在的幸福生活[1]。尽管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拥有固定的教材,但是教师还是要进行内容的深度挖掘,通过进行红色资源信息的有效整合,促进道德与法治课的有效开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一项长期的过程,需要系统、全面的进行,教师不但要注意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起来,同时还要与本土红色资源进行有效的结合,从而让学生能够深刻认识到本土文化,形成更好的学习认知。
一、结合当地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有助于学生爱国主义情怀的培养
学校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2],借助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升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是我们不可推脱的责任。但是不能停留在说教层面,要把教育的实效性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可以巧妙利用当地红色资源,进行有效的爱国教育,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到当地的纪念馆去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历程,让学生对于革命先烈的艰苦付出有身临其境的体会,这样学生就会感受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产生对革命先烈的崇敬,对伟大祖国的热爱。这就避免了传统说教带来的弊端,具有较强的实践性、感染力。
(二)能够促进道德与法治课堂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
开发利用地方红色资源,不但能够使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内容得到延伸、丰富,同时能够为学校思想品德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地方历史文化资源是离学生最近、最直接、也是最有效的教育资源,学生能够借助参观去观看、去触摸、去感受,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够得到大幅的提高。借助地方红色资源的大力宣传,帮助学生营造好的思想品德教育环境,使学生从中受到熏陶、感染,对于革命先烈的爱国情怀有深刻的体会,对于现代化建设所取得的伟大成就有深深的感触,使学生真正的从内心产生深深的共鸣,使学生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得到极大的提升。
(三)有助于促进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改进
学校借助地方红色教育资源,不但能够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的提高,同时还有助于使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方法更加丰富,使课堂教学能够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拓展,实现现实与历史的有效结合。不但有助于思想品德教育实践性的增强,同时还能够避免单纯的空洞说教,避免了传统思想品德课教学方法的弊端、不足。
(四)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
地方红色教育资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有效融合,有助于促进学生创新精神的激发。地方红色教育资源自身就已经蕴含了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精 神,也包含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革命、建设、改革伟大实践等等,处处都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以及共产党人的探索精神、创新精神等。因此,教师要充分发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并于思想品德教育进行深度融合,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使学生的创新意志得到磨练。
二、道德与法治课中利用当地红色资源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途径探析
(一)借助当地红色资源开展形式多样的爱国主义教育,帮助学生树立爱国爱乡的意识
首先,无论是古代、现代每个地方都有杰出的人物,现在中央每年也推出“感动中国”的人物评选,所以教师对于当地这些模范人物及其事迹要引起重视,引导学生借助晨 会、班会,或者是借助报刊、网络、电视等多种途径进行模范人物事迹的学习,让学生通过具体的事迹对模范人物的光辉形象有深刻的感受,从而使学生受到教育。其次,借助革命先辈的英雄事迹使学生接受爱国教育。我们的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但是学生出生在和平年代,对此缺乏认知,教师可以借助宣传当地的革命先烈的感人事迹,使学生对此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的爱国教育也能够进一步有所提升。教师可以通过社会调 查、访问的形式进行活动的开展,引导学生进入图书馆、博物馆查阅相关的史料 , 把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编写成校本教材的形式实现资源的分享,让更多的学生能够学习到、感受到,同时学校也可以邀请老红军到学校作爱国主义教育报告,让学生对革命前辈在艰苦岁月里仍坚持革命斗争的事迹有一定的了解,使学生接收到爱国主义教育。最后,教师要巧用革命遗址和名胜古迹,引导学生了解革命传 统,对民族文化教育有深刻的感受。例如:有的地方有抗战旧址、或者是纪念馆、烈士陵园、历史博物馆以及历史文化设施等等,这些革命遗址、名胜古迹蕴含的文化价值、爱国教育价值不可估量,教师要能够巧用这些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历史文化教育。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这些地方进行参观,也可以到革命圣地和遗 址举行瞻仰活动,或者是到烈士墓祭扫英烈,通过这些活动的举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洗涤,学生能够逐渐学会对今天的幸福生活更加珍惜,同时热爱祖国、热爱爱乡,树立远大志向,立志报效祖国、建设家乡,学生就会更加努力学习。
(二)组织开展有关历史知识、历史人物的征文、演讲比赛
教师可以通过邀请当地红军老战士讲解有关的革命历史人物、革命事迹,使学生产生一定的感受、体会,学生会产生自己的感悟。接下来可以趁热打铁组织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等,以“我心中的英雄人物”为题,引导学生抒发自己内心的感受,同时学生通过资料查找也能够对革命前辈的革命理想信念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学生对红色文化所蕴含的深刻内涵也会领会的更加深入。
结语
综上所述,当地红色教育资源不但能够使学校的思想品德教育课程内容得到丰富、延伸,同时也能够使思想品德教育课程的开展形式更加多样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对于当地红色教育资源要引起重视,积极进行深入的挖掘、探索,使二者能够有效的结合起来,最终实现红色教育资源走进校园、走进课堂、与教材内容有效结合起来,促进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进行。
参考文献:
[1]吕诗曼. 浅析红色资源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应用[J]. 南北桥, 2019(05):139-141.
[2]夏健君. 红色资源进课堂的价值分析,资源开发与实施策略述略——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视角[J]. 中小学德育, 2020(08):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