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方法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顾宏智
[导读] 从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面临的困境出发

        顾宏智   
        广西壮族自治区河池市东兰县武篆中心小学,广西河池    547402

        摘要:文章从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时面临的困境出发,讨论在后续班主任工作中能帮助班主任教师突破班级管理困境的方法,希望借此能推动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教育的优化、发展,并争取借助更科学的班级管理缩短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与城镇小学生间的差距,为后续实现教育公平打下基础。
        关键词: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

前言
        班级是学生除家庭外所处时间最长的场所,也是对学生成长影响最为显著的成长,以小学班级为例,在最近几年班主任工作的研究中,可以发现健康、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不仅能帮助学生形成更积极、主动的人格,也能营造更好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鉴于此,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就表现了出来,那么如何结合不同小学班级特色有针对性的开展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呢?下文就以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为例进行讨论。
一、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困境
        偏远贫困山区农村作为我国各阶段教育改革的难点地区,导致这些地区教学改革难的原因不仅仅因为这些地区教育资源稀薄,更是因为这些地区的受教育理念存在明显问题,也正因为这些问题,纵然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改革已经持续了几年,很多班主任教师仍面临着如下2方面改革困境:
(一)家庭受教育意识薄弱,班级管理无法获得家长支持
         家庭作为影响小学生成长的关键因素,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养成的很多不良习惯都与其家庭环境存在比较明显的关联;与此同时,对于很多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家庭而言,其家庭中父母的受教育水平都比较低,这一低的父母受教育水平很容易转化为对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抗力”,加大班主任开展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工作的难度,也降低班主任开展这些地区班级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学生综合素质整体差,容易受到不良成长因素干扰
        相对于城市小学生而言,受偏远贫困山区农村环境的影响,这一地区绝大部分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水平都比较差,不仅很多学生没有养成正确的学习、生活习惯,同时也有很多学生因为长时间“留守”而存在各式各样的心理问题。这一情况也在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教师班级管理的难度,如果教师不能明确这一小学生群体的特色,那么这一环节班级管理的效果就势必难以达成预期。
二、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方法
        针对以上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面临的困境,笔者建议教师在后续优化班级管理效果时可以尝试从“心”出发,用“心”叩击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及其家长的心灵,走进他们的心扉同时将正确的思想、价值观传递给他们,借此收获更有效的班级管理成效。

        
(一)拓宽班级管理的覆盖面,在源头上实现“班级”管理
        只有拓宽了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覆盖面,转变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家长、家庭对教育的理解,并引导他们深入到教育、班级管理中来,这一环节班级管理的效果才能在最大限度内被发挥出来,从而达成帮助这一地区小学生成长的目的。比如,在后续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工作时,班主任教师可以定期以“家访”的形式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了解学生家庭对教育的理解,将正确、高效的小学生教育思维、技巧传授给小学生家长,借此让学生家庭成为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助力,从中实现提高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效果的目的;
(二)创新班级管理的方式方法,开展有针对性的班级管理
        在借助学生家长条件提高小学班级管理效果的基础上,教师还可以从班级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将更丰富、更多元的思路运用到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中来,借助多元的班级管理思路满足不同小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需求,提高这一管理的针对性同时,优化这一管理的效果。比如,在后续优化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级管理时,班主任教师可以围绕“留守儿童”群体展开丰富多元的“爱”的教育,将“爱”的多种表达方式(如诗歌、音乐等等)传递给小学生,借助这些“爱”的传递弥补“留守”小学生的内心创伤,帮助学生在班级管理中逐步掌握爱和被爱的技巧、形成更健全的人格,为他们后续走出偏远贫困山区农村,融入社会生活贡献一份力量。
(三)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创建更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
        在上述举措的基础上,笔者建议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优化中也应致力于班级文化建设,在日常管理中为学生灌输更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凭借这一文化渗透为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成长氛围,实现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核心价值。比如,在后续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师应侧重打造班级凝聚力、班级责任感,通过为学生制定班级规章的方式(譬如,在后续班级管理中,班主任教师一方面可以根据班级运行的情况,为学生们设计打造“日常班级规章”,借助这一规章规范学生们的日常行为习惯,借此帮偏远贫困山区农村解决他们以往生活中积攒的不良习惯(如不爱卫生等);另一方面,教师则可以结合当下社会常出现的、不利于小学生成长问题设计规章(如安全规章等),借助这些规章帮小学生远离社会不良因素的威胁),逐步强化班级的团体意识,增加学生抵抗外界不良信息、不良因素诱惑、引导的能力,实现面向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开展班级管理工作的意义。
结语:
        综上,只有转变了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生家长对学生教育的理解、优化了小学生的生活、行为习惯,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才能更加有的放矢。鉴于此,本文围绕以上两方面内容进行阐述,希望从中能对后续偏远贫困山区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优化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丁娟红.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的创新[J]. 新课程,2020(29):7.
[2]张文涛. 新时期农村中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思路的创新[J]. 中华传奇,2020(14):80. DOI:10.12220/j.1003-9619.2020.14.074.
[3]孔广权. 浅析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困境和突破[J]. 中外交流,2019,26(42):99.
[4]梁丽少. 农村小学班级管理的工作方法和体会[J]. 赢未来,2018,000 (002):P.260-260.
[5]沈娴. 试述农村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J]. 中外交流,2017(15):64-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