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培智学生中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杨玉婷
[导读] 现阶段的教育在不断地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
        杨玉婷   
        福建省三明市建宁县特殊教育学校,福建省三明市    365000
        摘要:现阶段的教育在不断地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其中轻度智障学生更多地进入了普通学校开展学习,在特殊学校就读的学生是中重度障碍学生,这就是实现了普通学校和特殊学校教育的融合发展,对于中重度障碍学生的教育开展,主要是培养他们的自理生活能力和认知能力这些基础能力,还是有就是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总结来说培智学校教育教学主要是为了提升培智学生的综合能力,为了让培智学生在以后的成长中有较高质量的生活能力。本文就在探究培智学生中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实践。
        关键词:培智学生;融合实践活动;实践研究

        现今开展的特殊教育发展的趋势,主要是以融合发展为主,开展教育的观点主要是面向所有的培智学生开展,在对待有障碍的学生,学校在开展教育的时候都要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为前提开展相关的教育活动,对于培智学生之间存在的差异,开展教育应该及时地缩短差异,做到全方位地构建培智教育体系,在开展教育的时候本就应该没有歧视思想展开教育,才能够更好地实现全民教育的目的。在开展培智教育教学中,主要是要体现出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主要是要实现学校、家庭以及社区等教育一体化,开展的教育的难点还是将智障学生所学习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并可以实现智障学生进行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实践,这是现阶段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一、特殊教育社区化的可行性
        近些年来以来特殊教育得到了重点的关注,进行特殊教育研究的专家与学者越来越多,随着特殊教育研究的深入,就会发现特殊教育社区化是促进障碍学生全面健康发展的一种有效的教育发展方向,而且特殊教育社区化在全社会范围内得到了良好的推广与应用。现阶段开展的教育要想提升教学的效果与质量,学校开展的课程需要及时地突破学科界限的束缚,可以及时有效地实现与学生生活融合发展,这样可以提升课程教学的效果。对于学校教育社区化课程目标,主要是培养公民的基本素养为主,有效地实现了学校教学资源与社区教学资源的有效融合开展教学活动,可以有效地实现确保学校文化教育的基础与公共的属性。而且对于特殊教育学校来讲,开展教学本就是要实现学生的社会功能,特殊教育社区化教学模式就是真正的推动了教学社会化的实现,真正做到了突破特殊教育学校的固有教学体制,实现了学校教育资源与社会教学资源的融合发展,实现了构建学校与社区课堂互相融合的教学模式,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习一些社会化的功能[1]。


二、在培智学生中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重要性
        对于在特殊教育学校就读的智障孩子,普遍存在认知水平不高、社会能力不强、接受知识能力弱、感性经验不丰富等特征,在开展教育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拥有丰富的感性经验,才能够更好地完成学校教学的目标,在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时候,教师在研究了开展教学的内容之后,结合课堂学习内容有效地引导学生呢个进入社区真实的情境中,实社会现真实情感的体验,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不只是组织学生到社区真实的情境中就完成任务了,应该及时地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生活,引导学生获取生活中的知识,对于学生来说能够更加丰富自身的知识体系,而且是来自实践的社会知识的获取[2]。
三、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方法
(一)主题整合实践活动,注重全面发展
        对于智障学生开展的社区融合实践活动,首先就是主题整合实践活动,注重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全面发展,对于智障学生而言,由于其智力与认知水平的限制,促使学生在开展教学的时候,很难有效主动地探究实践活动开展的主题,所以,学校在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时候,需要及时地根据学校教学课程的内容,切实的做好实践主题的预设,并且在真正的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地做好活动实践内容的协调开展,其主要的实践活动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现学生基本品质与日常行为能力的有效提升,就是要在最终实现智障学生整体素质素养的全面提升,可以设置像是自信勇敢和文明礼仪为主题的社区融合实践活动。对于主题实践活动的整合,又可以分为好几类,可以由学校部门的策划开展,可以由班级策划开展,尽量保证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频率保持在一月一次[3]。
(二)社区实践活动,打造品质生活
        对于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还应该遵循打造品质生活的质量,可以分段开展适合学生教育阶段的社区融合教育实践活动,低段的实践活动与康复训练相互融合开展,中段和高段的社区融合教育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校与社区中多家单位结成社区融合教育爱心协作单位,像是学校附近的超市、电影院、餐厅、大型游乐场等,学习可以每学期定期开展社区实践活动,可以实现这样的学习流程,在学校内学生可以先学习相对应的规则,在校内可以进行相应的主题活动的模拟,最后就可以带领学生在社区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在社区融合教育实践活动中的积极性,学习的效率也会更好[4]。
结束语:总而言之,实施培智学生中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实践,实现了有效地提升教师开展教学的效率,对于学习实践活动课程内容的丰富性也是一项有效的举措,丰富了学校内部课程教学资源,实现了学校教育活动与社区教育的高效融合开展,开展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方法,主题整合实践活动,注重全面发展,根据学校教学课程的内容,切实的做好实践主题的预设,并且在真正的社区融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中,根据具体情况的变化,及时地做好活动实践内容的协调开展,实现智障学生整体素质素养的全面提升,社区实践活动,打造品质生活,学校与社区中多家单位结成社区融合教育爱心协作单位,可以带领学生在社区开展融合教育实践活动,对于活动中表现优异的学生教师应该及时地给予学生鼓励。

参考文献:
[1]余婵玲. 培智学校综合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的策略研究[J]. 新课程导学, 2020, 000(011):P.20-20,32.
[2]姚秋祉. 结构化小组合作模式在培智语文课堂中的实践研究[J]. 考试周刊, 2020, 000(028):50-51.
[3]孙登祥, 申磊, 徐长林. 基于融合性评价的"以评优学"实践研究[J].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20(1):91-94.
[4]郭  杰, 郭淑妹, 韩松辉. 工科研究生矩阵论课程的实践应用研究[J]. 理论数学, 2021, 11(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