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特校特色文化校园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全美艳
[导读] 作为特教教师,能和普校骨干教师一起交流学习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

        全美艳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南区特殊教育学校  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作为特教教师,能和普校骨干教师一起交流学习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在学习中加深了解,在探讨在交流经验。这不仅将提高特殊教育学校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而且还将丰富他们的经验。普通学校的教育管理,将有力促进普通教育与特殊教育的共同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特色文化; 突出“特”字
        三年前,我区教育局组织教学能手到广西桂林市灵川县第三小学和灵川第二中学两所学校参观学习。作为特教教师,能和普校骨干教师一起交流学习是一次非常难得的机会。这次参观学习,我们近距离的感受到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聆听了富有特色的经验介绍,目睹了名师课堂的风采。形式新颖,内容充实。边学边思,受益匪浅,我深深感受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走出去总会有收获。
        感想一:特色的先进教学管理理念
        灵川县第三小学的“七关注教学管理理念”以人为本,关注学生的发展。开展交往式的教学,课堂充分体现了“自主合作,互动分享,乐教乐学高效”的教学特色,分享中不断挖掘,层层深入,最后达到最高境界。学生个性灵动,学习自主、交往自由。关注教师成长的培养,通过拜师方式,形成团结协作的关系,让老师之间共同学习,共同成长;注重校本教研及课题研究的成效,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师优雅、谦虚、专业,真正做到爱的使者,学的榜样,教的能手。
        感想二:教研的实效
        灵川县第二中学以“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打造活力课堂。易老师的《解直角三角形的实际应用》复习课的展示,就是二中科研的成果展。教学课堂教师角色转换成功,教师真正起到导的作用,老师教得轻松,把课堂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教师“退居二线”,变教为启,变教为帮。学生学得有效,生源不是很好的二中,中考却年年夺冠,这不正是我们教师想实现的理想吗?
        感想三:氛围育人
        走进校园,就让人接受到无声的教育。浓郁的校园文化氛围。1、站在巨人肩膀上,结合本校实际,创造出来的具有本校特色的《新三字经》,里面囊括了学习及日常生活的点滴要求,让学生能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指给学生努力的方向。2、每个教学楼道的楼道文化建设颇具特色:每个楼道的主题各异,楼道两旁墙壁分别贴满了学生、老师、家长的活动剪影。包括上课的、比赛的、运动的,有名人名言、有老师学生创作的作品、有教师团队活动……精彩地展现了师生们丰富多彩的生活,充满朝气。走廊、楼道、墙壁满眼都展示着学生、教师的作品,活动剪影……一条条教学、求知、励志、文明礼仪等等的醒目标语;随时随地熏陶师生,激励师生。
        回顾这些年,我们学校全体教师,远离喧嚣,怀揣梦想,为办好特殊教育、构建有效教学课堂,提升教育教学水平。正在共同经历着探索历程的困惑,没有实质性的效果,更无经验之谈。


通过灵川之行参观学习后,学习借鉴先进学校的成功经验。既有观念上的洗礼,也有理论的提高;既有知识的积淀,也有教学技艺的增长。更加明确今后教育教学工作的目标、方向。
启发一:打造特色,凸显“特”字
任何一所学校而言,打磨学校特色,走出一条个性化的办学之路,是现实的需要,也是未来应该达到的理想境界。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一样,教育教学也是学校的中心,教学效果,同样重要。借鉴灵川两校的教学优点,借鉴其他兄弟学校的经验,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凸显“特”字,进行校本教研,努力探索一套有特校特色,行之有效的教学模式,校园文化……以便更好地挖掘特殊孩子的潜能,让他们得到发展,提高教学效益,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学校的发展。
        启发二:做真实有效的教研
        在特殊教育备受关注的大好形势下,残障儿童的受教育权日益受到重视并得到落实,越来越多中重度的残障儿童进入课堂学习。因此残障学生总体的学习能力较差,学生间的差异更明显。新课程标准提倡学生为学习的主体,主张引导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在此背景下,在特殊学生课堂教学中怎样来实现学生主体呢?怎样让学生适应合作型的学习方式呢?我们学校也在探索、在改革中,正在组织教师对智障和自闭症的孩子进行评估鉴定,科学分析,为每一个孩子制定个别化教育方案,尽早介入干预,利用课程研发、课堂教学、主题活动为学生的发展奠基、搭台、助力。为教学、为学生做真实有效的教研。
        启发三:打造一支现代特殊学校所需的师资队伍。
        我们特教教师有一颗炽热的爱心,不计较名利,任劳任怨,乐于奉献。但这还不够。现在的特殊教育儿童大部分在身心发展或多或少都存在障碍,普通学校的教育教学方法、内容、设施、设备,已经没有办法能满足特殊学生的教育需求了。特殊教育教师需要经过专业培训学习,掌握专业知识来为他们提供合适的教育教学服务。由于我国越来越高度重视特殊教育,近几年新建的特殊教育学校越来越多,特教教师严重短缺,教师教学任务繁杂,专业性提高不强。许多教师被分配了双重职责的教学任务,同时兼听障、智障、甚至更多类型残障学生的课程。所以学校需要变革,教师的专业思想需要提升,知识结构需要更新拓展。学校必须明确教师培养的目标和要求,落实教师专业发展的细化要求,积极搭建各种平台,关注和引导教师专业发展,给教师提供更多有针对性的学习,培训,提高的机会。如讲座学习,邀请教育理论专家,名师进行专题报告、专题讲座,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青蓝结对、师徒互学、观摩助学、竞赛促学等方式提升教师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要培养出一支现代特殊学校所需的师资队伍,才能更好服务特殊学生。
结束语:
        作为教师要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让学习成为一种文化自觉。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的效果,才能适应新形势对特殊教育的要求。我们面对的教育对象有特殊性,在思想上和方法上突出“特”字,多动动脑筋,多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认真研究特殊教育规律,认识规律,利用规律,按照特殊教育规律办事,能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好的、更适合他们身心发展的教育,促进他们的身心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李飞,黄春燕  《特殊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研究》新课程 下旬  2013
2、周小山, 严先元 《教研的学问》   四川大学出版社  2010
3、邓秀碧 《让课堂充满生命活力----构建有效动态生成的小学数学课堂》
         速读 下旬  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