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柳婷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钦北区板城镇屯茂小学,广西钦州 535000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内容,培养和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不仅能够丰富其的词汇基础,还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从而不断提升学生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因此,只有充分重视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才能有效激发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和积极主动性,为学生未来的良好发展奠定基础。然而在农村地区,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一些问题,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所以小学语文教师更应该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学习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以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教学策略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农村学生;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语文是小学教学的基础课程,主要在于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良好的阅读能力对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其他科目的学习都有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1]。然而由于农村地区的教学相对落后,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差,为了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结合学生的特点和实际的学习情况,采取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有效教学策略,以充分调动农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积极主动性,进而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一、通过课内阅读的方式带动课外阅读
不同于城市地区,农村地区的小学生课外阅读较少,阅读能力相对薄弱,因此农村地区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利用课堂实践,通过课内阅读的方式带动课外阅读,从而不断激发农村小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在实际的教学中,课内外阅读没有明确的界限,两者是相辅相成,能够相互促进的一个整体。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语文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2]。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想培养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需要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阅读的方法,让小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独立完成课外阅读。
以科普小品文“小壁虎借尾巴”的内容教学为例,课文通过童话故事的叙述形式向小学生介绍了鱼、牛、燕子等各自尾巴的功用,还介绍了壁虎的尾巴能够再生,既富有科学性,也有一定的趣味性,生动且容易理解,从而有助于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采用图文融合和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形式,加深了小学生对句子意思和课文内容的理解,说说小壁虎跟谁借了尾巴,最后的结果怎样,了解了鱼、牛、燕子等各自尾巴的作用,了解壁虎能够借助断尾逃生和其尾巴能够再生。认识户字头以及车字旁等偏旁部首,可以正确认识并拼读“壁”等12个生字新词[3]。小学语文教师通过课内的教学方法,有效关联起课内外阅读,由精读到略读,由“个例”阅读到群文阅读,形成以课文阅读为中心向周围呈辐射式的阅读方式,并且能够充分带动学生课外巧读书。在这样的教学方式下,不但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还能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有机结合课内外阅读。
比如,“乌鸦喝水”、“龟兔赛跑”、“农夫和蛇”、“狼来了”等一系列寓言故事通过图文结合与融合实际生活的方式,能够充分调动小学生对于阅读的兴趣,进而有助于农村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二、指导小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技巧
以往的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不高,尤其是农村地区的学校对小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足够的重视,通常都任其顺其自然的发展,因此农村小学生没有接受正确地阅读指导,进而也难以有效提升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针对这些状况,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和实际学习情况进行针对性的阅读指导。
比如,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在做阅读理解时遇到不会的问题经常空着,主要在于小学生的阅读量不足,不知道怎么根据阅读内容进行答题,所以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这一问题,给小学生推荐一些适合他们,并且他们能读懂、看懂的书籍,从而不断丰富小学生的阅读基础。此外,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一些时间,让学生分享和交流自己阅读书籍的内容,教师综合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而评价以及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后指导学生对自己不足的地方进行完善,对表现优秀的学生给予鼓励,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和相互进步。同时,小学语文教师可以通过读后感的形式,加深学生对阅读书籍内容的印象,让学生能够深入了解作者情感、思想和文章内容真正想要传达的。最后,小学语文教师对学生读后感进行评价时要给予鼓励和正确的引导。再比如,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以小组形式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让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并能够在文章中找出相关的支撑材料,从而在交流过程中不断解决问题,若是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可以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提点,让学生独立找到问题的解决方法。这样不但可以让全部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还能够让学生积极表达自己,不断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重视班级图书角的建立
农村地区的小学在教学基础设施方面相对落后,导致农村小学生的可读性书籍较少。一方面,学校要积极采取措施为学生购买可读物,为学生提供丰富的阅读资源。另一方面,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发动全部学生,积极进行班级图书角的建立,不断丰富书籍刊物,给小学生的阅读提供一定的资源和途径。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师可以建议每位小学生用一点零用钱购置一些书刊,放在图书角进行共享和交流,从而不断丰富图书角的书籍种类,为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奠定基础。为了充分发挥图书角的作用,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实施精细化的管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做好图书的分类以及书籍的借阅记录等内容。图书角的建立和充分利用,不但有助于激发学生对阅读和语文学习的兴趣,还能够促进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进而能够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质量。
结束语
在新课改的教育背景下,语文教学重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和阅读能力的提升,从而不断丰富学生的知识面,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因此,小学语文教师尤其是农村地区的语文教师,应该要充分了解农村小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特点,并结合这些具体的情况,采取适合农村小学生的教学策略,不断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徽红.浅谈如何提高农村地区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J].新课程,2020,(12):170-171.
[2]何燕青.试论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阅读能力[J].考试周刊,2019,(59):12.
[3]杨忠明.如何提高农村小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J].读与写,2020,17(19):8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