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写事记叙文写作方法的指导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4期   作者:杨春梅
[导读] 作文写作,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景作文、游记作文……作为小学作文训练的常见类型,
        杨春梅
        陕西省汉中市略阳县青少年活动中心
        作文写作,写人作文、写事作文、写景作文、游记作文……作为小学作文训练的常见类型,掌握这些作文的写作方法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
        一、怎样写事?
        一是把“经过”部分分成几个阶段,然后按照先后顺序一层一层地写得清楚。写的时候多问几个“后来怎样”,文字就具体了。
        二是注意材料的详略,有所侧重。对一些重要的过程、场景要细致描绘,使读者犹如身临其境。
        三是对事件中的人物,特别是主要人物,当时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又是“怎么想的”,一定要写具体。
        ★要交代清楚事件发生的地点、时间;要把事件的经过、因果写明白。一件事,总不开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原因、结果等六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只有把这些方面写清楚了,才能使别人明白你写了一件什么事。六个方面的内容不应该呆板,要根据文章的需要灵活掌握。时间、地点也并不是非要直接点明,有时候可以通过描述自然景物的特征及其变化,将它们间接表示出来。如“鸡喔喔叫了起来”,就是指天将亮了;“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指的是傍晚等等。
        ★要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并做到重点突出。在记叙文六个方面的内容中,起因、经过和结果,是构成事件最主要的环节。为了把事情写得清楚、明白,在记叙文中一定要写好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特别要把事情的经过写具体给人留下完整而深刻的印象。
        ★记叙文的条理要清晰。一件事都有发生、发展和结果的过程,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记叙,文章的条理就会清楚明白。确定记叙的顺序以后,还要安排好段落层次。适当的分段,可以使文章眉目清楚。要做到记叙的条理分明。必须在动笔之前,仔细地想一想,文章应该先写什么,再写什么,然后些什么,把记叙的轮廓整理出来。
        二、怎样安排记叙顺序?
         (一)、运用顺叙
        顺叙,是按照事物发生、发展的先后次序进行叙述。这样写,可以将事物的发展过程,有头有尾地叙述出来,来龙去脉,十分清楚。运用顺叙写成的文章,它的层次、段落和事情发生、发展的过程是基本一致的。
        顺叙有以时间为顺序的,有以事物发展规律为顺序的,也有以空间变换为顺序的。按时间顺序进行叙述时,必须严格地安排好顺序,写清楚叙述的时间。
        现实生活中任何事情都不会突然发生,它总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因此,作者常常要根据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局这一事情发展的规律来进行叙述,文章的层次也是清楚、明了的。
        当然,有的文章事情比较简单,因而不一定非要写出事情过程的四个层次(发生、发展、高潮、结局)。
        (二)、运用倒叙
        倒叙,就是把事件的结局或某个最突出的片段提仔前面叙述,然后再从事件的开头进行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运用倒叙的写法。

必须注意交代清楚倒叙的起点,顺叙和倒叙的转换处要有明细的界限、必要的文字过渡。这些地方处理不好,会使文章脉络不清,头绪不明,影响内容的表达。
        (三)、运用插叙
        插叙是指在叙述中心事件的过程中,由于某种需要暂时中断叙述的线索而插入的关于另一件事情的叙述。
        需要指出的是,在运用插叙时不能打乱原来的叙述线索,要注意与上下文的衔接。这样,文章的结构不仅富有变化,而且叙述事情的条理非常清楚。
        有些同学看见别写出好文章,会惊叹: “这些内容我也熟悉,怎么我没注意把它们写出来!”这个问题值得深思,说穿了,那是因为你缺乏从小事中写出深意的能力。生活中惊天动地的事情是少见的,一般人所经历的大多是平凡的、细小的事。《红楼梦》写的是封建社会大官僚仕宦家族中的生活琐事,这些琐事在那样的门第中可以说是平常又平常的了,但它反映的思想意义却是深刻的,成为举世公认的巨著。
        三、怎样从小事中写出深意呢?
        (一)、提高思想水平,训练好的观察能力
        (二)、深入思考、分析、挖掘、寻找出事情所蕴含的深意。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凡事多加留意,尽可能深入地去想一想,。不只注意到它的表象,还要去挖掘它的本质。弄清楚它的来龙去脉,寻找出事情中所蕴含的深意。
        (三)、把事情放在一定的背景中去写。背景就是时代环境,指的是社会变迁和政治动态等。一件小事,孤零零地看,是不起眼的,如果把它和事情发生的背景联系起来,那就不寻常了。
        (四)、“事”与“意”要对得合适,我们再具体写的时候,避免在提示事情蕴含的意义时候犯任意“拔高”的毛病。
        四、怎样选择材料?
        (一)、从日常生活中发现
        不少同学看到老师布置的作文题目,不是到生活中找材料,而是道听途说,或者从概念出发去记叙描写。记好人好事,总是写让座、给同学补课,不管此事自己是否经历过,是否有感触,这样的内容,不会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其实,我们每个人居住的环境不同,兴趣爱好不同,经历的事情必然不同。能把自己那些与众不同的经历选为材料内容,那么你所选择的材料一定是有自己独有的,新鲜生动的。
        (二)、做生活的有心人
        有很多同学说自己活动范围窄,发现不了什么新鲜、独特的事情,虽然是事实,但也应尽可能的广泛接触生活,才能扩大作为选材的范围。只要做生活的有心人,就会有独特的材料让你挑选。比如现在盛行的广场舞,不仅仅是老年人的舞台,也带动年轻人放下手机参与。许多同学只看表象,让好材料从眼皮底下悄悄溜走。
        (三)、选择新角度,让常见的材料放出异彩
        一般来说,同学们的生活圈子小,家庭、教室、操场。接触的人少,家人、老师、同学。所以在作文时,所叙述的事往往是常见的。但只要我们开动脑筋,对常见的材料改变一下叙述的角度,也会让它放出异彩。
        (四)、打开思路,扩大视野
        很多同学思路比较狭窄,只注意好人好事,作文的材料不能扩大。如果我们把观察的目光投射到整个生活里,既看到好人好事,也看到坏人坏事,作文的材料一定会丰富多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