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李敏
[导读] 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越发关注对学
        李敏
        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南京路小学 山东 平度 266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阶段的语文教育越发关注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备良好的核心素养是加快学生综合性发展的关键,将提升学生的语言能力、情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因此这里就对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做研究,并提出策略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教育理念;小学语文教学
        引言:现代化的发展,语文教育更注重对学生整体综合能力的培养。然后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束缚,导致不少教师没有明确教学目标与教学方向。如教学手段单一、落后,教学主体性认知不强,教学缺乏创新性,缺少先进性教育手段等,都影响着小学语文的发展,急需要教师重视并改进,为学生的发展创造有利的条件。
        1当前小学语文教育的现状研究  
        1.1缺乏明确的教学目的  
        就当前的语文教学而言,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方向不一致等都影响着语文教育的顺利推进。我国不少地区的语文教师综合性水准并不高,尤其是在农村地区,不少教师以大专学历居多,甚至一些地方教师没有专业性的教师资格证书,对于语文教育缺乏足够的认知。在实际教学中,这部分教师以教材讲解为主,严格按照教材规划路线授课,缺乏对教学的合理评估与科学性认知。同时不少教师以完成教学任务为目标,对教学目标缺乏足够认识,导致教师靠着教材知识展开应付性教育,教育不仅缺乏科学性依据,同时也难以从学生角度出发,导致学习方向不明确,对知识的理解不深入,影响学生的发展。
        1.2教学手段单一,缺乏创新
        语文教学注重科学化引导与兴趣关注,因此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必然。然后仍有不少教师缺乏先进性教育思想,沿用老一套教学理念与方法。虽然一些教师资历深厚,过去教学质量出众,但随着我国教育要求的改变、教学目标、教育内容都发生了调整,很多教育的内容已经无法满足于学生的发展要求,导致老一套的教学思维以及手段无法适应当下的教育。但是不少教师不以为然,自顾自的展开教学,如课堂教学采取灌输式教学、题海式教学、缺少信息化教学内容等,都无法满足现代教育要求,导致学生兴趣缺失,不利于课堂教育的推进。
        1.3教育主体不明
        新课标教育改革以后,就明确了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然而在目前的教育中,学生被动式灌输教学的问题仍旧很普遍。教师更注重自我意识,很少关注学生的想法,导致整个课堂取得交流与互动少,学生的能动性不高,导致教学环境枯燥、沉闷,学生时刻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难以获得充分的思考,最终学习效果不佳。
        2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2.1强化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小学语文教育加强了对小学语文阅读教育的重视力度,阅读是语文教学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情感能力、写作能力的必要途径,因此强化阅读教育是必然。在阅读教育中将让学生掌握相应的语法、造句,写作,通过常规的阅读理解训练外,也会增加写作教学,课外阅读教学等内容,通过教师的科学化指导,以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并保障学生顺利的学习与发展。
        2.2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科学化展开语文教育,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强化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将成为教育的关键。

首先,提升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学习的内容会逐步增多,对于新的知识学习量也将更大,提高理解能力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吸收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因此教师会在平时教学中注重技巧性教学,如让学生养成记笔记、画重点、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好习惯。其实是增加阅读与写作训练,这对学生的综合理解能力提升巨大,而具体教学需要教师科学不具,合理引导,注重兴趣,注重思维启发,同时也要把握与生活的关联,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
        2.3增强学生的整体性语文素养
        在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教育更注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而语文教育也更注重对学生语文素养的教育。而语文的素养就包括了审美、语言、思维、文化四个方面能力。因此在具体的教育中,教师需要把握好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突出教学的先进性与科学性。尤其是语言能力的培养,要结合学生本身的能力进行科学性引导,从而把握教学规律,加快学生的发展。
        就比如说在学习刘禹锡的《望洞庭湖》这部分知识时,就应该想到对越深审美能力的培养,借助诗句中的优美词句,引导学生点评、思考,并从审美角度展开自我理解,从而激活学生对美的追求,有利于净化学生心灵,加快学生发展。
        3在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加快小学语文教育的策略分析
        3.1创新教育,敢于突破
        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最大的不同在于创新,创新是教育发展的前提,也是学生进步的必要条件。因此,社会的发展,教育的发展,都应该抓住创新的脚步,在小学语文教育中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创新教育手法,才能更好的适应当前教育,为学生创造有利的学习条件。同时教育也要符合学生的发展要求,突出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更注重学生思想与情感,这样才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就比如说在学习《爱是什么颜色》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就可以以提问进行引导教学。教师问学生:你们喜欢什么颜色?通过提问做教学的引导,逐步引导学生思考,建立兴趣,从而提高教学的效果。
        3.2建立更为专业化的师资团队
        首先,教师应有强大的知识储备。小学阶段的学生好奇心强,思维活跃,很可能提出超越小学课程纲领的问题,如果教师解答不出学生的问题,不但会失去在学生心目中高大的形象,还会磨灭学生对万事万物的好奇心。其次,教师应该一改以往的传统教学理念,与时代潮流接轨,创新教学理念。如今信息日新月异,教师必须创新教学理念,让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更好的连接起来。
        3.3注重生活化教学
        实践出真知。通过实践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对语文知识掌握和理解,还可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感受语文的魅力。例如,在教授《走,我们去植树》这一课时,可以组织学生到户外植树。这样不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课文,还有利于学生树立保护环境,人人有责的意识。
        结语: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学语文的教学越来越重要。核心素养教育理念下的语文教学符合时代的发展,是促进小学语文教学的伟大举措。
        参考文献:
        [1]胡德礼.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知识窗(教师版),2021(02):87.
        [2]李小燕.让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落地生根”[J].小学生作文辅导(语文园地),2021(02):62.
        [3]张东峰,任小芳.基于核心素养的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求知导刊,2021(06):22-2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