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志洪
广东省梅州市兴宁市大坪镇小学
摘要:对于任何一门学科来说,课堂教学的良好呈现对于该学科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好与坏有直接的作用。对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来说也是一样,在日常教学中,教师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优化自己的教学方式,利用现有的设备和条件为学生打造一个生动、活泼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于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和水平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对于打造一个阳光四溢的语文课堂也有良好的促进作用。基于此,本文章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进行探讨,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学习兴趣;激发
引言
“任何一门学科离开兴趣都是空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如果课堂气氛低沉、枯燥,就会出现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因此,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堂教学枯燥乏味
小学生比较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充满极大的兴趣,与此同时,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征将会使他们无法在课堂上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此时,作为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以确保他们更好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之中。然而,部分教师所采用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无法满足时代发展要求,导致课堂教学变得枯燥乏味,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二)对信息技术过度依赖
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当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方面。多媒体技术能够将教学知识转化为图片、文字以及视频等多种形式,使本身抽象的语文知识,变得更加简单与直观,从而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调动课堂教学氛围。从上述角度上来看,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的融合,无论是对教师,还是对学生都具有积极意义。现阶段,信息技术在语文教学中得以广泛应用,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信息技术过于依赖的现象也是存在的。部分教师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多媒体教学过度使用,没有根据实际内容,对教学课件进行合理的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信息技术的应用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积极作用也很难充分发挥。并且过度依赖多媒体教学,会使学生对传统教学方式产生抵触心理,不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
(三)语文教学脱离生活实际
课文中的很多知识点均来自生活,而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表达能力,进而感悟生活,发觉生活中的语文知识。然而现阶段语文教学并未将课本与现实相联系,导致这一问题的主要因素在于教师过度地将重点放在分数和成绩上,忽略了综合能力的培养,阻碍了学生对语文的学习。
二、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
(一)增加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找到学习的乐趣
小学生年龄小,活泼好动,对新鲜事物极易产生好奇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性格特点,采用能调动学生兴趣的方法。笔者在实际教学中,常常在课上通过增加游戏互动环节,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中乐。
例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增加一些猜字谜,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因为谜语本身是有一定生动形象性的,可以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刺激学生进步。
比如在学习“花”这个字时,教师就可以设置谜语游戏,“七个人头上长了草,打一个字”,利用游戏化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记忆,其次,教师还可以在课堂上设计成语接龙,让学生认识更多的成语,在这种游戏情境教学模式中,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和同学、教师进行互动,让学生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快乐。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对于小学生来说,年龄还比较小,认知能力还不够,思维处于非常活跃的时期,在课堂教学中,注意力经常不够集中,一点风吹草动就经常会导致学生出现开小差,交头接耳等小动作,不仅妨碍课堂教学的连续性,对于课堂教学质量也有一定的限制。在这种情况下,要想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质量和效率,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很重要的。在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学生对电子产品的兴趣,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如生动活泼、声形并茂的图片或者视频,从视觉上和听觉上刺激学生的感官,为学生带来新型的课堂导入形式,学生也更容易被鲜艳、精彩的视频调动起高涨的情绪,在有趣的视频和图片中能够更愿意主动学习,不仅能够为学生学习的环境注入全新的活力,还能够唤起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吸引他们畅游在知识的海洋里。
例如,在教学《题西林壁》这首古诗时,教师通过语言描述很难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境,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时,教师可以搜集互联网中高质量的教学资源,剪辑出一段符合古诗描写场景的微课视频,向学生展示庐山秀美神奇的自然风光,并在符合诗句细节描写的部分进行暂停讲解,如“横看成岭侧成峰”中的“岭”和“峰”字,让学生在获得良好视觉体验的情况下感悟语言文字的精妙。教师通过应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融入古诗意境,有效激发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实现了信息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
(三)营造和谐愉快的课堂氛围,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为了营造适合学习的教学氛围,教师首先需要改善课堂环境,考虑到学生对于课堂游戏有着较高的兴趣,教师可以将课堂游戏融入课堂教学,以游戏的形式把教学内容传输给学生,让学生边玩边学。教师要意识到语文是来源于生活的一门学科,引入课堂游戏也需要结合生活实际,这样有助于学生将学习和生活联系在一起。其次,教师要认识到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课堂教学开展的影响,教师要不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效率高、热爱学习的学生,要加以鼓励,并且给他们安排额外的学习任务,满足他们的求知需求,拓宽他们的视野。对于一些学困生或者课堂上不够专注的学生,绝不能打消其学习积极性,而是要通过引导和教育手段,帮助他们改变自己的精神面貌,这样的因材施教才是成功。
(四)通过家庭教育指导,共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除了学校教育环境要有利于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应该与家长加强沟通,指导家长为学生创设有利于激发语文学习兴趣的家庭教育环境。大多数的家长虽然很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但是自己却没有信心和耐心去读一本书,也不注重营造孩子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有的家庭有喝茶的专用桌,却没有一张孩子专门学习的书桌;有的家长自己在看手机或看电视剧,但要求孩子认真读书学习,这样做往往对孩子的学习没有好处,有时候还会对孩子的学习起反面作用。“孟母三迁”的典故,就是为了告诉我们学习环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是巨大的。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是多样化的,教师要选取能激起学生学习热情的有效方法,并抓住小学生的学习特点,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学习需求,为整个教学过程注入新鲜元素,学生也能在兴趣的驱使下,热爱语文这门课程。
参考文献
[1]张会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基础教育论坛,2020(35):63-64.
[2]蔡武.浅析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20(48):81-82.
[3]王梅兰.探究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0(12):32.
[4]苏青青.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0(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