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爱国主义教育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许金玉
[导读] 在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许金玉
        崇左市江州区第一小学  广西  崇左  532200

        摘要:在学生思想方面的教育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是每个教育时期的基础内容。在基础教育教学中小学语文课程的课程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内容,是一门具有较强思想性的学科,对学生开展的爱国主义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教师需要对语文教学实践中爱国主义教育引起重视,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隐藏的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素材,进而使学生形成爱国主义情怀。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爱国主义;教育
引言
        在学生品质的众多要求中爱国主义思想始终处于关键位置,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的渗透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十分重要。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状态,基于此情况,有效传授爱国主义教育,不仅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认识和吸收,而且能够使其不断优化自己的品质。但是,这项渗透工作相比于其他改革工作存在较大差别,由于各种因素带来的影响和阻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因此,教师必须准确找到自身的缺陷,并及时采取完善措施,以此使爱国主义教育达到预期效果,促进小学生综合素养以及品质的不断完善。
一、小学语文实际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现状
        (1)教师缺乏对爱国主义教育的足够重视
        在小学教育阶段学生的学习过程中,教师所担任着引导者的重要角色。教师的实际教学能力、对教学目标的设立以及教学模式的采用等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整体学习质量。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对教师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然而缺乏较强能力的教师通常无法准确的把握教学重点,在爱国主义方面的教育中缺乏高度重视态度,无法认识到爱国主义与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两者之间存在的密切关系,在开展语文教学工作时往往会踩到教学中的各种不可触碰的雷区,例如,爱国主义教育存在形式化、教学实践“雷声过大雨点较小”等各种不良现象,不仅导致教学资源产生大量浪费,而且对学生的综合素养的形成以及全面性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爱国主义思想的有效渗透存在表面化
        由于多数教师依然局限于传统教学观念当中,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爱国主义教育占有的教学地位存在过于浅显的现象,将其放置于“顺便”讲解的位置,认为品质精神方面的文化应该由思想政治教师负责讲授,进而导致其渗透工作始终停留于表面。还有少数教师,虽然认可了此项教学任务,但是并未进行深入的了解和研究,理解仅仅停留于表层。对于爱国主义教育而言,如果教师缺乏较深的理解,则会导致在小学语文课程的实际教学中存在表面形式的渗透程度,学生可以理解的内容就会变得更加肤浅,对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健康发展产生了严重的制约。


二、在小学语文实际教学过程中实施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策略
        (1)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强化爱国主义教育
        为了拓展学生的多样化课外活动,扩宽学生的眼界,学校往往会开展各种实践活动,帮助学生拓展知识面,因此,教师可以在这些活动中融入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开展有关爱国主义教育的演讲比赛以及诗歌朗诵等多种活动,让学生通过活动的积极参与,更加深入的理解爱国主义。同时可以举办各种形式的歌曲比赛以及宣传栏比赛等,有效的渗透爱国主义,通过丰富多样的形式,在拓展学生课外活动形式的同时,强化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得到实践能力的锻炼。例如,《一面五星红旗》课文,其文章主要针对长期居住海外的一位中国留学生进行了描述,为了更好的保卫祖国尊严,果断拒绝了用于救命的面包,面包店老板对其十分感动并选择伸出援助之手。五星红旗是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对于长期居住海外的中国人更是重要,然而故事中所描述的人物即使在自己生命垂危的时刻也要保护国旗,充分彰显了他心底的爱国之情,教师可以结合文章故事,设计爱国主题,开展诗歌朗诵比赛形式的活动,引导学生自主收集丰富的资料内容,借助朗诵比赛,使学生对五星红旗的相关故事更加了解,让学生产生强烈的爱国热情,对学生加大爱国主义教育力度。
        (2)利用课本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情感的有效培养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材中,虽然大部分文章并未直接体现爱国主义情感方面的教育,然而文章内容通常会联系爱国主义教育,将祖国的传统文化、兴昌以及伟大通过各种视角来体现。教师要想切实落实爱国主义教育,需要对不同形式的文章加以利用,深入挖掘其中所隐藏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使学生深刻体会祖国的伟大和美好。在这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设备以及课件,将课文中描述的具有抽象化形式的内容直观的展示出来,让学生近距离的观看图片以及视频,进而感受祖国的壮观之处、感人之处以及伟大之处。例如,教师在针对《赵州桥》课文展开教学时,可以基于赵州桥的悠久历史进程、独特的外观以及千年屹立不倒的美丽神话作为切入点,通过多媒体课件构建富有较强感染力的真实教学情景,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征程,让学生对传统文化产生较强的自豪感以及自信心。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选择一个与赵州桥相关的历史记录片为学生进行播放,同时让学生通过记录片的观看,谈谈自己对我国的传统文化具有什么样的感受。这种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拓展学生思维空间,而且能够让学生增长见识,切实的感受祖国博大精深的文化。
        (3)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引起重视
        在小学语文学科的教材中,往往会编制各种朝代的诗歌词赋。这些代表性的诗作在历史的洗礼下一直流传至今,主要原因在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以及文学价值。传统文化的有效传承和宣扬同样是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一项关键内容,学生通过对这些代表古代传统文化的经典诗歌的密切接触,能够更加深刻的认识和了解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因此,在教学语文的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小学生加大古诗阅读的力度,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篇;同时要求学生对经典诗篇进行诵读预计背诵,进而时学生能够感受祖国文学的古典魅力。
结语
        在小学语文课程的教学活动中爱国主义教育是一项重要内容。在国家未来的进步和发展中小学生是希望以及强大的后备力量,语文教师需要对爱国主义教育引起高度重视,深入挖掘语文教材中隐藏的爱国主义元素,加以利用,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让学生通过语文知识的学习得到心灵的洗涤,强化情感体验,使小学生成长为现代化爱国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娟娟.小学语文教学中爱国主义教育的有效探析[J].教育,2018(14):58-59.
[2]王秋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实施爱国主义教育[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7(08):1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