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美华
江门市范罗冈小学 广东 江门 529000
摘要:口语交际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未来成长和心理健康水平。而当前,我国的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存在明显的问题,很难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其既不能够激发学生的交际兴趣,也不能够让学生快速掌握交际方式,难以实现有效沟通。对此,相关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注重口语交际教学对于小学语文教学的影响意义,落实针对性的培养教育措施。而本文首先叙述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随后简要说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原则,最后详细阐释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以此来供相关专业人士交流思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应对策略
引言:
口语交际是当前社会人才的重要能力,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沟通的必要技能。对此,我国教育体系必须要重视口语交际教学,让学生的口语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不仅能够将心中所想合理的表达出来,很能够实现有效的双向沟通。而语文科学作为培养人文素养的关键学科,也应该将口语交际教学融入于教学内容之中,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增强。
一、开展口语交际教学的必要性
(一)提高学习效率
在小学教学阶段,学生多是第一次接受系统性的课堂教学,在学习心态、习惯上都很容易出现不适应的情况。学生需要通过课堂环境,积极与教师保持课堂联系,能够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从而在此过程中不断获取新知识,促进自身思想的提高。但是,在当前的部分小学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由于心理障碍或者环境不适应,很难同教师进行有效沟通,对于小组合作的教学形式也较为抵触,明显缺乏合作与沟通精神。学生以这样的状态进行学习,在课堂上缺乏主动性,单纯作为一名听众被动性地接受教学,极不利于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对此,教师应该引起重视,积极在教学中融入口语交际内容,让学生敢于开口、敢于交流,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也利于自身课堂的学习[1]。
(二)语文教育的具体要求
近几年来,我国积极对教学工作进行改革,不断完善和优化教学标准,严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力图提高整体的教学质量和效果。而在具体教学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需要在小学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表达能力。对此,教师应该积极认识到语文教学的价值,积极贯彻教学标准,落实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工作。其次,通过在语文教学中完成口语交际训练,能够让学生潜移默化地感受到语言运用的规律和得体性,从而能够达到强化学生语文词汇运用能力的效果,为学生后期的语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具体原则
(一)循序渐进原则
流利的口语表达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对于语文素养的提高和培养有着重要影响效果。而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教学对象为小学生,学生自身的心智尚未成熟,不能够很好的配合教师进行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积极将教学方案规范落实到实际教学工作之中,让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指引之下完成相关学习任务。
一步一步、脚踏实地的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和口语表达能力。教师可以运用“提问引导”、“情景创设”等启发式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能够保证教学的逐步深入,促使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2]。
(二)注重生活性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想引导学生运用语文所学知识进行交际表达,教师应该主动将教授内容同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突出语文学习的生活性特点,加深对语文科学的喜爱之情。对此,教师应该积极寻找教学素材,深入挖掘教学内涵。而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之下,不仅能够改善语文学习“枯燥、乏味”的刻板影响情况,还会在潜移默化过程中提升自身的口语表达能力,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其次,在进行语文学习时,教师还需要注重教学用语,整体的教学语言要体现鼓励性、引导性和针对性的特点,让学生逐步放下心理戒备,能够畅所欲言地进行口语表达,提高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的带领学生认识到语文的魅力[3]。
三、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
(一)注重情景式教学
在传统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自身总是注重学生的应试成绩,以语文练习作为主要的教学训练形式,这样枯燥的教学形式注定不能够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必然会导致学生的语文素养持续下降。对此,相关教学单位和教师应该不断完善教学形式,借助情景创设形式进行教学,充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教师可以让学生对相关作品和文章进行带有感情色彩的朗读和表述,从而引导其他同学进入到作品之中,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课文作品的认识和理解。例如,教师在对部编版二年级下册《找春天》这一章节教学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后进行朗诵,为学生提供一个交际展示的舞台,让学生对课文的主要表达内容进行简要概述,有效锻炼学生的语文口语表达能力,也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水平的提高。
(二)提倡普通话交流
在小学教学中,很多学生受到地方环境和家庭的影响,在进行交流时,常常习惯于运用方言进行表达和交流。而我国是以普通话作为各地交流的共同语,只有掌握普通话才能够在中国同不同民族、地区的人进行沟通、交流。而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和规范者,应该引起重视,积极构建普通话教学环境,倡导学生能够运用普通话参与校园生活,充分对学生的普通话能力进行锻炼。例如,教师应该以身作则,积极运用普通话进行讲课,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够以方言的形式开展。其次,教学单位还应该注重教学环境的影响作用,积极在校园内挂上“规范使用普通话”的引导牌,让学生能够自觉利用普通话进行沟通、交流[4]。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语文教学工作之中,相关教师应该引起重视,充分意识到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积极根据教学对象进行教学方式的优化,通过引导教学、激发教学,充分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欲望和学习效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口语交际水平。
参考文献:
[1]郑爱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新课程导学,2020(6):49-49.
[2]章云飞.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分析[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7,000(009):98.
[3]王琼武.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J].语文建设,2017,11-12.
[4]胡毅.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及应对策略探究[J].课外语文,2018,000(004):6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