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核心素养视角下的小学语文教学途径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马杰
[导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领域提出了“培养人”的问题,

        马杰
        澧县桃花滩一完小分校  415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教育领域提出了“培养人”的问题,引发了一线教育工作者对如何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思考。核心素养培养要求的提出,为解决“培养人”的问题指出了方向,即在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培养有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的人。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落实立德树人教育任务的主要途径。在组织小学语文教学的时候,教师要以核心素养培养要求为指导,优化传统教学,使学生在获取基础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必备品质和关键能力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语文;教学
        核心素养作为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学方法,强调学生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更加符合学生的成长要求。语文作为贯穿学生一生都需要去学习的一门学科,它不仅可以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沟通需求,更可以提升人的气质,提升人的审美情趣,进而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基于核心素养来提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质量改革策略,可以有效的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核心素养模式下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还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
一、围绕培养思维能力开展语文教学
        在小学语文课程中,写作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强化学生的写作训练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继而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高。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重视对学生的写作训练,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出引导作用,鼓励学生多动笔、多用脑,培养他们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以此来提升学生的写作能力。对此,教师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写作训练开拓于课外,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多留心周边的美好事物,然后将其记录下来,最后形成自己的文字语言,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够实现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提升,有助于推动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
        例如,在《猫》这篇课文中,老舍先生在这篇文章中,利用生动的语言,从细节入手,为我们刻画了小猫的形象,展现了小猫的性格古怪和可爱。比如,在描写的过程中,老舍先生利用小猫的叫声来展现小猫的情绪和性格,如同写人一样,借助叫声来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是值得学生们学习的。因此,在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笔者引导学生们分析小猫的叫声,联系自身的经历,体会语言文字的内涵,同时感受小猫的性格特点。在学生们理解了此内容之后,小学语文教师要鼓励他们模仿作者,刻画小狗形象。通过体验如此读写结合,学生自然而然地可以获得审美鉴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从而实现培养小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目标。
二、围绕培养应用能力开展语文教学
        随着新课标的不断深入实施,对于小学语文教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新时代的小学语文教师,不应当只是将教学活动拘泥于一般课堂教学过程当中,而是应该有意识带领学生想课外学习的方向延伸。

对于小学语文教师来说,除了要做好必要的语文课堂教学以外,还应当积极开展一系列的相关课外拓展延伸学活动。通过组织一系列的拓展学习活动,让小学生将所学到的知识进行有效实践,实现学以致用的目的,从而有利于小学生将所学知识进行有效迁移,从而进一步的延伸教学活动的深度和广度。另外,通过参与拓展学习,也能够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课堂所学知识的深层内涵,充分体会文章的精髓坐在,有利于在提升小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例如,在《祖父的院子》这篇课文中,主要讲述了作者萧红“忘却不了,难以忘却”的童年回忆。小学语文教师在对这篇课文进行课堂教学过程当中,应当首先为学生介绍作者萧红的相关背景,让学生在对作者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去阅读《祖父的园子》这篇课文,并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总结归纳出课文中所用到的修辞手法以及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在此基础之上,推荐学生自主阅读《呼兰河传》当中的其他章节,从而做到举一反三、学以致用。通过开展这样的课堂延伸教学活动,既能够不断丰富小学生的阅读视野,又能够让小学生在课外延伸学习过程当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语文知识应用能力,从而实现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教学目标。
三、围绕核心素养培养开展教学评价
        良好的教学评价,对于培养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而言,发挥着十分重要的积极作用,能够有效促进小学生在后期学习中的主观能动性。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其次是对学生学习成果的检测,即考试。传统的评价是针对考试内容来进行评价的,并且方法在内容和表现上都过于单一,设立题目时不能考虑到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基于小学语文核心素养的考试评价要改变考试评价的方法和手段,我们可以在遵循以前的考试评价方法中再增加一些新的方法。
        例如,在《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可以播放与圆明园有关的影视片段,让学生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在文章具体内容的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在课文上完之后,可以提议学生观看《百家讲坛》阎崇年老师的《清十二帝疑案之咸丰下》,并写出观后感。如今,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是非常必要的。教师把学生进行分组,每个小组自行选择课文进行讲解,老师再对每一个小组讲解的情况进行评价。这种学生自主讲课的模式,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思维的开拓,还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团队协作能力,综合素质能力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当前教育发展模式之下,学生的语文素养需要得到综合性的培养,教师应该借助核心素养这种全方位的培训方式,帮助学生感受学习语文的乐趣,让学生养成在生活之中不断的学习的习惯。教师应该以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提升学生的学习热情,推动学生创新性思维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底蕴乃至格局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伟.浅析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语文教学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1):105-106.
[2]王彦妮.围绕核心素养构建小学语文阅读课堂[J].学周刊,2021(02):133-134.
[3]周飞飞.小学语文教学中核心素养能力培养策略探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