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如何在美工区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吕晓琳
[导读]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
        吕晓琳
        江苏省常熟市东南幼儿园,2155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教育的重视程度逐渐提高,特别是对孩子的幼儿园教育,希望幼儿园教育能够不断地提升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助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非常注重幼儿的深度学习。所谓的深度学习,就是幼儿参与到情境教学当中,能够理解教学的内容,不断提升学习的效率和质量。在幼儿园教育中,区域活动是一种重要的教育活动形式,具有自主性、开放性以及探索性的特点,非常贴合深度学习的教育理念。在区域活动中,美工区是重要的组成,可以培养幼儿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等,促进幼儿的个性发展。教师要引导幼儿开展美工区的深度学习具有长远的意义。
        关键词:幼儿园教育;美工区;深度学习
        前言
        深度学习,再早是由美国学者提出来的,他们依据学习者的认知维度不同,进行层次的划分,从低级到高级包含有: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与评价。深度学习是与浅层学习相对应的,浅层学习仅仅包含有识记和理解两个层面,学习者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只是简单的记忆和重复教师的授课内容和教材知识,不能充分的、全面的理解知识的内涵和应用,在经过一段时间后,学生将全部以往前面所学到的知识内容,学习效率和学习效果极低。而深度学习不仅包含了实际和理解两个层面,还包含了应用、分析、综合以及评价几个层面,能够做到在理解知识的基础上,学习者获得一定的思想和心得,并能够将这些新认识和原来的认知结构相融合,提升自己的认知层次和能力,更好的应用在实践生活中,解决生活中的各种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深度学习的概念内涵也在不断的丰富和完善。幼儿的深度学习是建立在情境教学之上,注重知识的理解,幼儿主动参与其中,开展有价值、有效果的学习,与传统的机械式的学习模式是有很强大区别的。幼儿在参与区域活动时,除了要与周围的环境进行积极的互动,幼儿还要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利用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经验,开展学习的积极探索,并将新获得的学习经验和心得融入到自己已有的认知架构当中,迁移到新的情境当中,促进自身思维和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美工区是幼儿活动区域中的重要组成,是幼儿开展绘画、手工创作的固定区域,幼儿在美工区的活动,可以培养他们良好的审美能力、实践能力以及绘画能力等,对幼儿的长远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在幼儿园教育中,一定要重视和支持幼儿的美工区的深度学习。
        一、美工区活动中深度学习呈现出的突出特征
        (一)带给幼儿一定的情绪情感体验
         情境带入、环境熏陶,让幼儿体验到审美的愉悦感,并激发出创作的强烈欲望,幼儿将自己的情感和学到的知识带入到新的学习情境当中。
        (二)材料选择上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幼儿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学习的探索,尊重自己的选择,对创作材料进行观察,发现他们的新特性,注重对材料的运用,不断增强创作的信心和动力。
        (三)注重问题解决的创新性
        教师不需要预先设定创作的方向,幼儿在启发和引导下,不断的思考、分析,开展经验的拓展,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新的解决问题的办法,进一步丰富创作内容。


        二、美工区支持幼儿深度学习的有效策略
        (一)做好材料方面的支持
     其一,遵循由高结构材料向低结构材料的提供原则。幼儿园中的幼儿年龄较小,不管是认知能力,还是理解能力都是比较有限的。在刚开始的时候,为幼儿提供高结构的材料,不仅可以降低他们创作的难度,而且可以有效的提升他们创作的信心和激情。随着活动的逐步开展,不管是幼儿的认知能力,还是幼儿的创作经验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升和发展,在材料的选择上,教师要尽量选择一些低结构的材料,逐渐加大创作的难度性,训练幼儿的想象力和思维力,鼓励他们创作出更优质的作品。
        其二,遵循由欣赏性材料向操作性材料的发展原则。幼儿园的美工区内,教师投放的材料不能带有盲目性,要在追求美感的基础上,对幼儿的操作具有一定的实用性,要为幼儿的学习和创作提供较大的帮助和支持。例如在进行挂件的创作时,教师可以为他们提供圆纸盘,多色的橡皮泥、画笔、纸张等,这些材料是似简单,但是特别能考验幼儿的创作性、实践性以及想象力等,有利于幼儿在实践创作中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依靠经验进行创作,并不断产生新的实践经验,是一个良好的循环过程。
        (二)做好情感方面的支持
        其一,重视幼儿的兴趣和爱好。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注重观察幼儿的学习行为,及时发现幼儿创作的兴趣点。对于幼儿的创作,教师要给予积极的评价,继续激发和调动幼儿进行创作的兴趣和欲望。在幼儿创作的过程中,教师要适当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为他们营造出良好的创作环境,保障他们创作的顺利开展。
        其二,重视幼儿的创作表现。在幼儿的整个创作过程中,教师要做好全程陪伴的准备,并重视幼儿的创作表现,培养幼儿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品质。当幼儿创作中遇到了困难,教师要适当的给予引导和帮助,保障幼儿创作活动的顺利进行下去。
        其三,重视幼儿的创作。对于幼儿创作的作品,教师要给予充分的评价,并用欣赏的眼光去对待它们。教师可以对幼儿的作品进行展示,带领幼儿们一起欣赏,并让幼儿对作品提出自己的看法,培养他们的鉴赏能力。
        (三)做好经验方面的支持
        幼儿的创作需要一定的创作经验来支持。在开展创作之前,教师可以带领幼儿们对相关的艺术作品进行鉴赏,引导幼儿树立起鉴赏的意识,积累鉴赏的经验等,为他们接下来的艺术创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结束语
        在美工区支持幼儿的深度学习,需要从三个方面做出积极地努力,即材料支持、情感支持以及经验支持,三方面的支持看似独立,实际上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在实践创作过程中,教师要以“幼儿为中心”,对他们进行耐心的引导和教育,促进幼儿的深度学习,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郑佳,张宪冰,韩威.幼儿园区角游戏环境创设的策略[J].长春教育学院学报,2015,31(15):62-64.
        [2]曾瑶,刘河燕.浅谈幼儿园环境创设[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6(08):107-110+118.
        [3]叶安娜.以美工区为例,谈幼儿场景化学习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J].东方娃娃·保育与教育,2020(10):64-65.
        [4]朱晓燕.教师如何把握区域活动介入“度”[J].教育家,2020(11):4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