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游戏资源的创设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龚方
[导读] 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

        龚方
        兰州市城关区伏龙坪幼儿园  甘肃省兰州市  730000
        摘要:城乡结合部位于城市与农村的结合地带,这一地区的幼儿园结合了城市与农村的共同特点,幼儿园中的学生来自于城市与农村。在这种环境之下,对于学生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学地点相对较为特殊与复杂,对于教育幼儿园的学生产生了一定的困难。教育幼儿园学生的主要方式就是游戏教学法,在为学生展开游戏教学的过程中需要大量的游戏资源。基于此,文章阐述了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教学过程中游戏资源的获取。
        关键词: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游戏资源;创设
        游戏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方式,不仅能提升幼儿的思维水平,还能促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提升其身体素质。正确的游戏教学方式能更好的锻炼幼儿的社交能力、认知能力等,促使幼儿全面发展。同时,幼儿在富有趣味性的教学过程中能更好的发挥其想象力,积极参与到教育过程中,对幼儿的身体素质以及身体活动水平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充分利用现有资源
        在传统教学思想的影响之下,一些幼儿家长以及教师认为对其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该重视的是对幼儿思想意识的培养,忽视了游戏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了要充分利用自然资源以及社会资源,不断丰富幼儿的游戏教学环境,以提升幼儿的思想观以及认知方式为出发点,对其进行游戏教学方式,促使幼儿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1]。
         幼儿园教师为幼儿设立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是促进其积极参与到游戏过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一些幼儿园为了提升幼儿的游戏水平还购置了大量的游戏器材以及游戏设备,但是这些游戏设备在长时间的使用之下,产生了老化、损坏等现象,影响了幼儿的使用安全。一些城乡结合部因为资金有限,也不能为幼儿提供更多先进的游戏设备等。为此,幼儿园能通过翻新陈旧设备以及利用废弃资源等方式改造幼儿游戏资源与场所,促使幼儿园游戏教学方式顺利进行。在进行废旧设备翻新的过程中,幼儿园还需要创新活动组织形式,变更活动规则,使得游戏设备与游戏规则之间的矛盾得到缓解。
        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幼师能组织幼儿对废旧的木制品、橡胶制品、金属制品等进行废物利用。在废物利用的过程中不仅是对资源的合理利用,还能对幼儿的手工水平进行提升,促使幼儿动手能力的增强。
        例如:教师能带领幼儿使用木头的边角料制作成荡桥的桥面,幼儿在制作的过程中能提升其动手能力,在制作的过程中,教师还能对幼儿进行语言上的引导,教会其废物利用的优点以及意义,促使幼儿学会节约。在荡桥制作完毕之后,幼儿就能利用这一游戏设备进行锻炼,幼儿抓住两边的链条进行行走的过程能提升其平衡能力,使得幼儿身体协调能力得到锻炼。又如:教师还能利用废旧金属制成平衡木、跷跷板等,利用废旧轮胎制成跳跳床以及小拖车等。
        二、充分利用幼儿园的空间
        在教育过程中,幼儿园的环境与幼儿之间是相互作用的。幼儿园环境包括室内环境、室外环境、地面环境、墙面环境等[2]。第一,教师能在幼儿园地面上画各种迷宫以及涂鸦等,用丰富的色彩吸引幼儿的注意,让幼儿在迷宫游戏中提升自身的方向感。教师还能利用涂鸦绘画出符合幼儿当前认知水平的知识如地图等,丰富幼儿的知识水平。教师还能利用跳格子游戏,在格子中写上不同的数字,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还能锻炼其数字认知能力,促使幼儿认知水平的提升。
        第二,教师还能在幼儿园室内的空中悬挂各种装饰品,装饰品的悬挂需要按照不同的时节以及不同的介入进行选择。例如:国庆节期间,就能在幼儿园悬挂中国国旗、国徽等,让幼儿更好的体会到节日的气氛以及含义,增强幼儿的认识。
        第三,在幼儿园墙面上还能设置各种主题活动等。

例如:教师能根据幼儿的表现设置小红花表扬墙,将幼儿的名字写在墙上,对于表现良好的幼儿给予小红花的表扬与奖励。这样的资源利用方式能给予幼儿一定的鼓励,促使其自信心的提升,调动幼儿表现自己的积极性,让幼儿能更好的参与到幼儿园建设之中,促使其全方位的成长。
        第四,在室外开设各种游戏区域,游戏区域能分为绘画区、拼图区域以及自然风景区域等。在制定游戏区域的过程中,需要根据幼儿的真实需求进行划分,同时,这区域还能根据季节的变化进行变化。例如:教师能组织幼儿将一线四季中具有特色的物品进行收藏以及保存,春天的嫩芽、夏天的花瓣、秋天的落叶以及冬天的雪花等都是珍贵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引导幼儿对这些物品进行收集或观赏,引发幼儿的思考,让其了解到一年四季之中景色与自然的变化,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学方式符合寓教于乐的原则。
        三、回归自然,实现个性化发展
        游戏是开启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方式,在对幼儿展开游戏教学的时候需要尊重幼儿的真实需求,促进幼儿与环境之间的互动,积极改造事物,提升幼儿的认知能力与实践能力[3]。与此同时,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还需要对幼儿实行语言上的引导,激励幼儿形成良好的情绪,让幼儿在游戏之中进行创新,积极参与到实践活动之中,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
        例如;教师能带领幼儿参与到种植活动之中。在这一活动过程中,幼儿能更好的参与到自然环境之中。教师能提前为幼儿准备小桶、铲子、幼苗、水等工具,并将幼儿进行科学的分组,让幼儿在互相合作的过程中参与到种植活动之中,提升其综合能力,在锻炼幼儿身体的同时还能通过教师的引导使其明确种植的重要性,让其形成保护环境的意识。在完成种植任务的过程中,幼儿需要小组之间互相合作,这不仅能提升其交流能力,还能提升其合作能力,促使幼儿全方位发展。在城市化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冰冷的城市建筑物逐渐代替了自然环境,因此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能充分利用环境资源中的便利条件,增强幼儿与自然环境之中的接触,使得其在接触自然的过程中体会到不同的情感。
        除此之外,城乡结合部的幼儿园还能利用传统的教学资源解决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教师能组织幼儿参与到传统的游戏之中,如:踢毽子、扔沙包、跳格子等,幼儿在这些活动之中能更好的进行交流,同时这种教学方式还能减少资源的浪费,产生较好的教学意义,促使幼儿发展。同时,这种游戏方式还能在幼儿教学过程中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利用传统的游戏方式培养幼儿。
        四、注重环境的安全性
        在幼儿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就是保证教学的安全性。因此,教师在设置游戏环境以及游戏材料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到幼儿的实际情况以及环境的实际情况,在保证幼儿安全的基础上为其提供更多的游戏空间。幼儿的年龄较小,其自我保护意识也不强,在参与到游戏的过程中可能会因为过于投入等因素导致一些安全隐患的产生。因此,教师在创建游戏环境以及游戏资源的时候就一定要重视安全问题。防止设备与材料中出现较为尖锐的棱角,在保证游戏活动安全进行的基础上保证游戏环境的优美,不断完善游戏资源,给予幼儿更加优质的游戏环境。
        结论:
        综上所述,城乡结合部幼儿园在创建游戏资源的过程中需要与其自身的发展特点相结合,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的水平,建立较为合理的游戏材料。这能让幼儿在较为丰富的环境之下学习到更多有益的知识与能力,促使幼儿全方位发展。同时,教师还需要在幼儿进行游戏的过程中予以其鼓励与引导,提升幼儿的身心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 夏文玲. 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游戏资源的创设[J]. 教师, 2019, 000(018):117-118.
        [2] 魏庸佼. 发掘社区资源创设游戏环境幼儿游戏场的构建[J]. 家长, 2019, 000(017):P.92-93.
        [3] 石海心. 城乡结合部幼儿园教育资源配置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 中外交流, 2019, 000(008):13-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