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差异化教学实践策略探赜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张秀春
[导读] 差异化教学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

        张秀春
        黑龙江省绥化市海伦市共荣镇中心小学
        摘 要
        差异化教学以人为本,尊重差异。每一名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差异性,根据学生学习情况、性格特征等的不同采用差异化的教学方式,从而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方式、教学评价等方面阐述了具体的教学方法。
        关键词:差异化教学 小学语文 共同发展
        一、小学语文差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理论基础薄弱
        差异教学属于新型的教学模式,部分语文教师虽然具有多年的教育经验,但对新型的教育理念接触较少,没有做到与时俱进,所以形成部分语文教师理论基础薄弱的情况,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一些语文教师虽然经受过专门的培训,但对教育模式的理解仅停留在概念的基础上,并未理解差异教学的真正作用,同时缺乏相关模式的实际应用经验,时常采用临阵描摹的方式,致使教学的效果难及预期。
        (二)班级人数的限制
        大部分小学采用的都是大班式教育方式,由于班级中的人数众多,语文教师需要付出大量的精力去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基本情况,由于语文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去进行调查和收集,导致差异化教学效果不尽人意。在实际因素的影响下,大部分教师只能依据成绩和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差异化分,这种方式虽然可以做到差异化教学,但埋没了诸多有潜力的学生。
        (三)教师对小学语文学科教学的理解不足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应该依据学生的需要推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式,充分关注每位学生的身心发展。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教师忽视了学生个体特征的重要性,因此,在课堂上采用一视同仁的教学方式,这种课堂既降低了优等生的学习兴趣,又打击了差等生的学习欲望。忽视学生主体地位的课堂势必是枯燥乏味的。
        二、教学目标———整体性与个性化相统一
        人的思维水平具有类别性与差异性,因此,在教 学目标的设定上,教师要考虑到整体性和个性化相统一的原则。所谓整体性,就是整节课要实现的“大 目标”,即教学目标要具有一定的“保底性”和“基本性”。所谓个性化,就是要在大目标的统领之下考虑 学生个体的实际,按照不同群体学生的认知水平和知识经验等设定与之相符合的层级目标,使处于不 同水平的学生在与之相适应的“最近发展区”内实现 最大程度的发展。 如,《珍珠鸟》揭示了“信赖,往往创造出美好的 境界”的思想主题。本课的教学难点在于对文本主题的深刻而多元的理解。基于此,教师分别设计了总体 目标和个性化目标。 整体目标:1.提升朗读水平,运用多种方法 朗读,在朗读中增强对文本的整体感知能力。2.熟练掌握字词,灵活运用语言,通过听写、默写、结合语境分析等夯实字词学习的基本功。3.读懂课文,理解主 旨,在探究合作的小组活动中体会人与动物相处的基础是和谐,由此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个性目标。根据学生整体情况,教师将学生划分 为三个层次,分别设定了基础目标、提高目标、培优 目标三个目标层次,具体如下:
        基础目标:1.通过预习 + 听写 + 默写 + 朗读课文的方式,将字词内容的 70%消化在课前,课中有 针对性地对基础目标范围内的学生进行提问、听写 检查等,使其在课堂上将字词等基础知识全部消化,并在课后通过听写、默写作业等方式进一步巩固训 练。2.熟练朗读课文,通过课前预习的方式,掌握文 章大意,课堂上重点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朗读训练。 3.整体感知课文,体会文本思想,通过梳理珍珠鸟对人的态度变化过程,体会信赖的美好境界。
        提高目标:1.自主进行听写 + 朗读,将字词内容
        100%消化在课前。2.熟练朗读课文,在自由朗读环 节,教师重点加强对这部分学生朗读技巧的指导和 强化。

3.深度感知课文,体会文本意蕴,能从写作技巧等细节方面分析体会“信赖创造美好境界”的文本主题。培优目标:1.自主选择预习方式,课前 100%消 化字词内容,同时建立对文本的基础性感知。2.提升朗读能力,增强品读字词的能力,在自由朗读环节加强其对重点词语与语境的关系的品读指导。3.深刻理解课文,能将生活实际与文本内容联系起来,实现 从文本到生活的贯通。
        三、教学方式———有效性与灵活性相统一
        教学目标的达成取决于教学过程中教学方式的 灵活运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提 出:“关注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积极倡导自 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自主性,开展 积极有效、灵活多样的自主探究活动已经成为语文课堂教学的主要方式。
        如,在《鸟的天堂》的探究活动设计中,教师以“鸟 的乐园”为主题,设计了面向全体学生征集广告词、歌 曲、宣传标语,招聘“小鸟使者”的语文探究实践活动, 具体环节有四。环节一:课前预习,利用网络了解关于 “鸟”的相关资源(以开放性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自主 预习的平台)。环节二:整理信息,尝试撰写“广告词” (培养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信息的能力,以广告词的 方式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灵活概括)。环节三:激发想 象,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通过朗读、歌唱、写作等方式完成“招聘任务”(教师提供实践问题,学生在充分 理解文本的基础上,通过多种方式完成实践任务,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同时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展示)。 环节四:颁发勋章,分享资源(进行多元评价,打破学 科壁垒,在共享中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突出有效教学,开展灵活探究,教师针对小学生 的年龄特点,将生活化的场景设置与探究活动紧密 融合,将探究任务融入广告词、宣传语等的设计活动中,学生在参与情境活动的过程中完成了探究任务, 既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达成了教学目标,也充分发展了个性。
        四、教学评价———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统一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在“评价 建议”中指出:“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利于每个 学生的健康发展。”教师要尊重学生个体,运用多元 评价,坚持阶段性与发展性相统一的原则,充分发挥 评价的反馈、检查、诊断、激励和选拔作用,使评价成为体现以生为本,体现差异教学价值理念的重要媒 介。
        如教师将日记作为提升写作能力,促进师生交 流的有效评价媒介。以“勋章”制度作为定量评价的方式,分别设定了“小试牛刀勋章”“大显身手勋章” “出手不凡勋章”,根据不同写作等级,印上与之相符 的勋章图案。在等级评价之后,教师运用评语,根据激励性原则指出日记的优点和不足,并以条目的方 式分别列出,使学生清晰直观地感受到作品的优势 与不足,进而再次修改。同时,将日记作为与学生交 流的“思想阵地”,对学生在平日里表现突出或者存 在的问题等进行表扬或提出合理化建议,由此和学 生进行“私人性”对话。勋章式的定量评价客观评价 了学生日记,激励性评语评价起到了诊断、激励和反 馈的作用,为学生再次修改提供了发展性意见。同时,评价增强了课堂之外的育人作用,增进了师生之 间的感情,实现了尊重个体差异,利于学生发展的语文教学目标的要求。
        五、总结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差异化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理念,有利于促进每一名学生的发展,让学生感受到被重视、被尊重。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制定合适的教育教学计划,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学习方案。另外教师也应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充分实现差异化教学,从而有效提升语文教学的效率。
        参考文献:
        [1]戚广靖.小学语文教学中实行差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2019(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