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小学中高段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丁文洁
[导读] 我国小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进行不断地改革
        丁文洁
        陕西省榆林市绥德县第三小学 718000
        摘要:我国小学教育在社会经济发展的推动下在进行不断地改革,不仅要求学生要全面发展,还要求教师在教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小学中高段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思维培养,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学习不仅仅再是计算几道数学公式那么简单,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不仅在内容方面所加深,空间结构和立体几何的知识也在逐步深入,所以要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在数学学习方面的思维能力,才能更好地提高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中高年级;思维培养
        小学数学知识内容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加深,难度也越来越大,在思维能力发展方面中高年级的学生较低年级的学生要快一点,但是相比于再高年级的学生要发展的慢一点,所以为了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教师应该注重培养中高年级学生解题的思维能力,思维能力的提高也有利于中高年级的学生学习其他科目,教师不仅仅要教授学生知识还要注重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让学生发展成一个可以独立思考、敢于创新的人,切实做到培养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下面谈谈我对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一些建议。
        一、培养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性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有一定帮助,从目前学生学习的状况来看,中高年级的学生的思维缺乏自觉性,教师在上数学课的时候往往会出一些稍微有点难度的数学题,每次在学生做完题后老师都会对学生进行提问,但是在提问的过程中许多学生都是靠猜得出来的结果,并没有经过自己大脑的思考随便猜出来的答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创新能力,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培养。而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在给方面都有了加深,要求学生不仅会简单的计算,还要求中高年级的学生掌握空间数学和立体数学内容的学习方法,而这些知识内容的掌握也需要中高年级的学生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只有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高年级的数学知识。
        二、培养中高年级学生数学思维的策略方法
        1建立翻转课堂,激发学生兴趣
        众所周知,小学中高年级的数学学习相对于低年级的学习有了一定的难度,在学习内容方面有所加深,而中高年级学生的思维运算能力还没有发展成熟,对计算题的运算水平也比较低,而学生一般都是先发展直观逻辑思维后发展抽象逻辑思维,呈过度的趋势,而小学三年级正是小学生发展逻辑思维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教师要抓住学生的关键期,才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思维运算能力,所以建议教师可以采用建立翻转课堂的方式来进行中高年级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建立翻转课堂有利于加强教师和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更好地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数学教师在给中高年级学生讲述《小数乘法》的时候,可以采用建立反转课堂的方式来讲解这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而老师以辅助学生的身份来给学生讲解方法技巧,本节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小数乘法的意义,首先,数学教师可以在班里抽取两名学生来扮演买家和卖家的角色,(卖家售卖的东西是作业本)而教师负责出题并将过程写在黑板上(题的内容是:一个本子3.5元,买七个本子一共话费多少元),最后学生经过思考得出结果,教师通过建立反转课堂的方式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自己通过独立思考得出结果,这样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
        2.利用信息平台,进行直观教学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们学校的教学设施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现在的多媒体技术,对所有教师的教学都有一定的帮助,而小学数学这门学科会随着学生年级的增长也在不断地加深,而教师在小学生低年级的时候主要是进行直观教学,而学生到了中高年级,直观思维学习逐渐的在向抽象思维发展,如果数学教师只是利用课本和黑板来进行教学,教学效果可能会比较差,而课本中已经加入了几何空间知识,而多媒体可以很好的将几何图形进行展示,让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具体的观看,在头脑中行成几何思维,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例如,数学教师在讲述《轴对称和平移》这堂课时,由于考虑到每个学生的思维发展程度不同,如果我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这堂课的讲解的话,可能班里有的学生会不理解,所以我决定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在上课之前我会提前准备相关的教学课件(一些可以通过轴对称转换的图案,比如一些具有中国文化的剪纸等),在上课的时候通过多媒体展示的方式将我提前准备好的课件给学生展示出来,让学生通过观看多媒体课件的方式了解一下什么是对称图形,平移以后是什么样子的,并且在这节课结束的时候给学生布置一些手工作业,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培养学生对图形的思维创造能力。
3.联系生活实际,培养思维能力
        我们的数学实际上来源于生活,而我们的教学本质就是让学生可以将课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所利用,并通过在生活中实际操作来加深对数学的理解,又能真真实实的感受到生活中无处不存在着数学,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快乐,提升自己在生活中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参与实际生活的锻炼来培养自己的数学思维,更好地树立自己在数学学习方面的自信心,而小学数学教师在讲课的时候,也要注意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进行数学方面的讲解,这样不仅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以增加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能力。
        例如,数学教师在将《认识更大的数》这节课时,课上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巩固之前课上讲解的知识,学习更大的数的读写。数学教师在讲授这节课的内容时可以联系实际生活进行讲解,数学教师:“我想大家应该都有一部属于自己的手机,那么你们知道手机多少钱一部吗?”学生:“1000、2000、3000……”师:“好,我来提问一个问题,假设父母买了十台价值3000的手机,大家想一想父母买十台应该花多少钱?”在学生解答完问题后教师可以继续进行较大数的识读。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并提出相关的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数学兴趣,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在学习较大的数的数学思维。
        总而言之,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数学思维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教师通过利用多媒体的方式还可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学习数学几何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最后通过理论联系实际生活的教学方式,还可以增加学生的日常生活经验,培养学生在生活数学中思维能力。
        参考文献:
        [1]魏雪琴.浅谈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J].知识文库,2021(08):58-59.
        [2]常伟.小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的策略探讨[J].新智慧,2021(07):116-1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