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招娣
福建省三明市大田职业中专学校 366100
摘要:数学属于培养中职学生思维能力、逻辑能力、探索能力的关键学科。而对于学生来讲,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加,会出现畏难、逃避等心理、行为,缺乏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因此,教师必须要了解这一点,通过新课程理念,不断变革教学方式,才能够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效。基于此,本文首先针对新课程理念背景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视为切入点,探寻更为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中职;数学教学
前言:在中职开展数学课堂教学活动期间,教师如果始终以灌输式、说教式的方法展开教学,学生会由于枯燥、乏味,而丧失学习的兴趣,导致预期的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因此,教师只有不断变革自身的教学方式、观念,围绕新课程理念,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进行培养,进而推动学生日后的全面、良好发展。
一、新课程理念下职专数学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能力培养不到位
针对于中职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而言,不仅需要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有所掌握,同时,还应该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做出培养。但是,就当前的现状来讲,以往所采取的教学模式,导致绝大多数的教师对培养学生综合能力有所忽视,依然将应试教育作为核心[1]。由于学生自身欠缺综合能力,会造成其在处理数学问题之时,缺乏清晰的思路,也无法在数学问题中更好的应用知识点,进而直接打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无法对数学知识的学习投入更大的兴趣,制约了核心素养的培养。
(二)教学理念过于传统
目前,绝大多数的数学教师存在根深蒂固的传统教学理念问题,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存在思想落后的现象,对建设高效课堂产生一定的制约。传统的数学思想,将提高学生学习成绩、提高数学基础知识掌握程度作为教学的核心,属于一种应试教育,对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所忽略,也无法充分发挥出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二、新课程理念下中职数学课堂教学改进策略
(一)开展分层教学
通过分层教学的应用,能够确保教师有效进行因材施教,针对于不同学习程度的学生,为其设置不同的学习难度,促使班级中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数学课堂中有所收获,提高自身的学习成绩。通常的情况下,教师可以对班级当中的学生做出三个层次的划分。第一层次的学生普遍学习成绩较优异;第二层次的学生数学成绩在中等水平;第三层次的学生学习能力、成绩较差[2]。随后,根据学生的不同层次,为其安排不同的学习难度、学习任务,确保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可以积极、自主的参与至数学知识的学习当中。
例如:在开展《随机事件和概率》一课的教学活动期间,首先,教师可以先向学生讲述随机概率、随机事件的相关定义。其次,教师可以将学生的不同层次作为依据,为其布置不同的教学任务。第一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有难度的题目,如:在一个纸箱内,放入80颗白球以及40颗红球,每次从纸箱内抽取两个球,那么算出两个球颜色不一样的概率,以及每次抽取一个球,对颜色记住以后,放回纸箱内,再抽取一次,计算两个球颜色不一样的概率。
针对于第二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根据其学习情况,较第一层次相比,将题目的难度适度降低,如:在一个纸箱内放置60个黄球、40个白球、20个白球,每抽取一个球,那么抽到的球不是黄色的概率是多少。针对于第三层次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布置一些较为简单的学习任务,如掷骰子问题。
通过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布置不同难度的数学问题,能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在《随机事件与概率》课程的学习中有所收获,从而增强每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自信心,促使其能够在日后的学习中,投入更多的热情、积极性、自主性,逐步的增加学习难度,逐步的掌握数学知识,在提高自身数学成绩的同时,喜爱数学知识的学习,对其数学综合能力做出培养。
(二)采取引导式教学法
在以往的教学中,多是以教师为课堂中的主体,从而对学生展开教学,此种灌输式、说教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会造成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在课堂中表现出厌学的情绪,不利于综合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更全面的掌握数学知识。因此,教师必须要改变现下的学教方式,转变自身的主体地位为引导地位,通过引导式教学的应用,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进行消化,对数学问题进行解答。
例如:以往在传授《等比数列》相关知识期间,学生通常只会听取教师的解题思路,采取常规性的解题方式,但是,在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能够知晓这种方式无法让学生更加全面、充分的掌握相关知识,而此时,教师应该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引导其转变固式思维,通过其他的方式求得正确答案。如教师可以在备课期间利用互联网选择“国王对象棋发明者进行奖励”的故事,并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随后,向学生提问:“国王可否对发明者需求做出满足?”然后为学生保留回顾知识、自主探索的空间,进而获取正确的答案。通过此,能够将学生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起来,对自主学习能力进行培养,并且协助教师达成良好的教学成效。
(三)合理应用用信息技术展开教学
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求知欲望的培养都与兴趣紧密相连,因此,只有将其学习兴趣激发,才能够真正实现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信息技术能够结合声频、视频及动画,将更为逼真、形象的教学情境创设,能够促使学生具备更大的学习自主性、积极性。
如题:已知二元一次方程5x-y=2组成的方程组有无数多个解的方程是( )
(A)15x-3y=6 (B)4x-y=7 (C)10x+2y=4 (D)20x-4y=3
然后播放解题的视频,通过此来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充分了解本节课的知识重点、难点。通过合理、有效利用信息技术的动静结合、声色兼备等特征,能够促使学生在学习时,始终保持高涨的热情,自主去探究并学习数学知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中职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必须要积极转变教学模式、教学理念,确保学生能够更深入、深层次的对数学学科有所认知,为学生思维全面性、逻辑性、条理性、灵活性的养成起到一定的协助作用,更为简易明了的处理数学问题,进而达成预期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聂先双.新课程理念下的中专数学课堂教学[J].考试周刊,2013(33):71-72.
[2]张琪.新课程理念下中专数学教学模式的改革[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