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陈建华
[导读] 在新课改目标的要求下,高中数学老师要高度注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
        陈建华
        江西省广丰中学 江西 上饶 334600
        摘要:在新课改目标的要求下,高中数学老师要高度注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在现代如今社会中,评判一个人是不是符合人才的要求和标准,所以在日常高中数学授课过程中,要真正做到以发展和培养学生数学学习能力为主的教学思想理念,老师要进一步重视对学生学习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老师还要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出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氛围,最大程度化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们在学习数学过程中也能真实地感受到数学为其所带来的乐趣。
        关键词:高中数学、创新能力、问题、应用策略和方法
        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通过长时间不断努力去改进和调整,现有的教学模式和教育方法,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创新能力,养成学生勤动脑,善于用脑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进而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促使学生利用自己所学到的知识,去解决日常生活中与数学学科有关的问题,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打好基础和铺垫,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逻辑思维形式。
        一、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高中数学老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明显过时
        在实际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由于很多老师,因受到以往教学理念和思维的限制,导致其老师在课程讲授中的教学方式过于枯燥和呆板,一味地把教学的重点,放在如何完成应试教育效果上来,很少注意到,学生对学习数学的感受和知识点的理解掌握情况。由于老师在课堂中,不能很好地带动课堂学习的学习气氛,容易影响到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学习效果,长时间下去,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学生缺乏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
        在学生高中,学习数学阶段,数学课程的学习过程,总是那么的枯燥和乏味,老师为了节省课堂教学时间,并没有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导致很多同学在学习数学过程中,逐渐感到学习起来非常的吃力,越来越困难,大大降低了学生对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从而导致了很多学生,对数学彻底失去了学习的乐趣,造成数学成绩越来越下降现象的发生;
        (三)在日常学习过程中,缺乏对真题研究
        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过度重视对应试教育要求的内容,偏重以讲解课本中的例题为重点,缺少对真题的关注和讲解,从而影响缺少对不同题型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通过长时间对真题的研究,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解题思路和提高学生的解题方法、能力的培养。
        二、培养高中学生学习数学创新能力的应用策略和方法
        (一)调整高中数学老师教学思维和选题自主研究
        老师在日常高中数学教学中,要不断地转化自己原有的教学理念,根据新课改后,提出的-教学目标的标准和要求的情况下,要对传统以往的教学方法和技巧进行改进和升级,使老师和学生们,充分认识到,老师不是传输知识的工具,学生也不是回收知识的机器,所以,老师要在课程中,充分发挥出自己对学生起到指引作用,营造出好的教学环境,通过使用有效的教育方法和教育技巧,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养成善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关键所在,以及如何解决问题的习惯,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逐渐养成属于自己的思维逻辑习惯,进而来刺激,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和发展。

还有很多的老师,在实际数学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应试教育所带来的,课程内容适合度,容易对课程内容的选题过于随便,与此同时,还容易影响和忽略,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重要性,学生的创新能力直接影响到今后自身逻辑水平,发展程度的好坏。课程内容题材选得好坏程度,同时也非常容易影响到,解题方式的多样化,对培养学生在数学方面的自主创新能力来说,是非常没有好处的。所以,我们作为数学老师来讲,要重视对选择题材能力的提升,在学习过程中,要给学生准备一些,难易程度不同的经典题型,让学生在自主创新过程中,针对同一题型的问题,找到更多的解题思路,方便学生养成,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出发,去达到一题多解的能力。比如:在讲到三角函数时,老师需要学生,通过事先预习的方式,了解到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通过利用图形的形式,鼓励学生通过研究三角函数相应的知识点,推理出相应的计算公式,通过这种教育方式,可以使学生在进一步加入数学研究中,在研究相关数学知识点的来源过程中,可以更加地使学生加强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消化,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在不断研究过程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数学的方法和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有利于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创新的能力。
        (二)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要传授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技巧
        在数学教学过程中,老师需要通过教学课本的内容,结合学生所学的知识点的不同做好整理和分类,针对不同的题型,进行不同解题思路的讲解,传达给学生更过解题的方式和方法,从而促使学生结合自身的理解思维能力和知识的掌握,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去解决问题,在保证解题正确率的同时,还能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在学会创新能力同时,要适当提高学习兴趣
        在高中学习数学阶段,要注意加大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现实中,通过多很多成功的教育案例,研究的发现,学习兴趣,对于能否学习好,起到很大程度上的作用。在高中数学学习过程中,只有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学习兴趣,才能更好地,主动去学习和掌握数学相关的知识点,因此, 要想提高学生创新能力,就要设置出相应的问题情景,刺激出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教授三角函数时,教师可以这样做:“同学们,现在黑板上有一个二维坐标,它以 O 为原点,以 X 为横轴,以 Y 轴为纵轴,然后在此坐标轴上,以 O 为原点,画了一个三角形。接下来,我要提问一下同学们,在此坐标轴中,怎样去表示锐角 O 的余弦、和真切呢?”这个时候,就需要对相关的知识点做一个回顾,通过采用这种提问的方式,从而激发出 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参加到课堂学习中。
        
        结束语: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短时间内很难完成,这是一项具有难度的挑战工作,需要老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去实现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采用多种多样的教学策略和方法,注重选题的质量,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以此来加大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从而实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黄仕琼.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讨[J].中学生  作文指导,2020(22):0030-0030.
        [2]刘春花.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J].好日子,2020(32):00279-00279.
        [3]陈纪名.新时期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探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4):0144-01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