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芳
三明市尤溪县第三中学
摘要:在初中物理新课程改革发展的背景下,为了培养初中阶段学生优秀的学习能力,应该结合实际来构建生态课堂,努力探索提高教学质量的方法。通过把握初中阶段学生的认知能力与身心发展差异,选择合适的课程来进行生态教学,让其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获得不同的情感体验,促进综合素质不断发展。本文基于初中物理教学,分析生态课堂的构建意义,提出了实际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初中物理;生态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生态课堂重视每一名学生的学习与成长,是一种兼顾个性发展与教育质量的教学方式。与此同时,课堂也是教师的主阵地,是传授知识、引导学习的重要场所,教师应该遵循“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生态课堂,重视学生的发展,扎实提高课堂质量。从提供丰富的资料、创设直观情境、开展习题训练、延伸课堂教学四方面入手,贯彻落实新课程改革与素质教育理念,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不断提高。
一、提供丰富学习资料
例如,在沪科版初中物理“水循环”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教具播放水饮品的商业广告视频,分析广告语“我们不生产水,我们只做大自然的搬运工”,使学生明白水资源的重要性,知道人类活动离不开水资源。展示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示意图,引导其逐项分析,使之明白地表与海洋水蒸发进入大气层,冷却后通过降水的方式回到地表与海洋,此循环过程是水的气、液、固态之间的变化,也是陆地淡水资源得以补充的重要途径。利用微课视频来展示不同的天气现象,使学生能够在教师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料中,明白云、雨、雾、冰霜、雪、冰雹等都与水循环有关,是构成水资源的重要成分。呈现地球水资源分布扇形图,使其了解地球上的淡水资源约占,海洋咸水约占,再展示不同的水污染图片,使其了解在世界部分地区淡水资源奇缺,生态环境失去平衡,为其讲解节水方法与循环用水的意义,树立良好的节约用水意识[1]。
二、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例如,在沪科版初中物理《空气的“力量”》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多媒体视频软件来播放航天英雄杨利伟乘坐由长征二号F火箭运载的神舟五号飞船首次进入太空的纪录片,激发学生的强烈爱国情怀,并让其思考长征二号F火箭冲破大气层时发生的变化,引申出大气压与人类生活的相关知识,使其明白大气层厚度达到公里,而大气也具有质量和流动性,并能够受到地心引力的影响。引导学生开展大气压强实验,让其用玻璃杯装满水并用白纸盖住杯口,快速倒置玻璃杯,并观察现象,使其明白受到压强的影响,杯中的水不会流出。再利用微课视频展示“马德堡半球实验”,使其能够在直观情境中了解大气确实存在压强,明白大气产生的压强被简称为大气压。利用多媒体教具展示青藏铁路火车车厢内的供氧接口,讲解“弥散式”供氧系统与接口吸氧系统,使其了解在青藏高海拔地区的人要承受大气压变化带来的“高原反应”影响,知道吸氧管的应用意义[2]。
三、开展高效习题训练
例如,在沪科版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应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可以在课前展示思维导图,呈现欧姆定律相关的知识内容,鼓励学生在思维导图的提示下来回想知识,为后续的习题训练做足准备。利用多媒体教具出示习题:
一段导体两端的电压为4V,导体的电流为1A,如果将它两端的电压减少到2V时,导体中的电流变为( )A.0.25A B.0.5A C.2A D.3A
.png)
四、合理延伸课堂教学
例如,在沪科版初中物理《能源的开发和利用》部分内容讲解的过程中,利用微课视频介绍太阳能有关知识,鼓励学生思考日常生活中对太阳能进行应用的事例,使其对发电、热水器等直接利用太阳能的事例有进一步的了解,明白太阳能可以通过微波技术来进行处理,为人类所用,造福人类。讲解核能的有关知识,使其明白原子核内部蕴藏的巨大能量就是原子核能,展示链式反应示意图,使其了解核裂变能够释放核能。合理延伸课堂,展示我国的秦山核电站图片和工作流程示意图,让学生了解核发电的工作原理,以及国家制定的核电安全规划与发展规划。再出示核聚变示意图,讲解热核反应,播放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氢弹的视频,讲解“古巴导弹危机”、“切尔诺贝利”、“福岛核泄漏”等事件,使学生明白核能源是一把双刃剑,需要辩证的看待其作用。再讲解有关海洋能、风能、氢能等新能源的知识,使其明白新能源减少对环境的危害,有效维护生态平衡,对人类可持续发展与构建世界命运共同体具有积极的意义[3]。
前已提及,初中物理教师需要重视生态课堂的构建,并努力探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良方。运用提供丰富学习资料、创设直观教学情境、开展高效习题训练、合理延伸课堂教学等一系列有效策略,在把握学生认知能力的基础上,选择能够活跃课堂氛围的元素融入教学中,激发学生的兴趣与主观能动性,使其能够对物理知识产生探究欲望,从而主动投身于学习中,提高教学质量与学生的学习效率。
参考文献:
[1]蔡勇.微课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2:152-153.
[2]高北.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华夏教师,2020,05:82-83.
[3]邢云志.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1:112-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