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钱路
[导读] 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以往传统模式的教育已经不
        钱路
        同济大学 201800
        
        摘要:在当今社会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以往传统模式的教育已经不能再满足当今社会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现代教育改革,以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信息技术与教学方式进行相结合的改革是势在必行的。本文通过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进行探究。
        关键字:信息技术;高中数学;教学方式
        
        高中数学与信息技术的结合能够进一步推动数学的全面发展。信息技术不仅使课堂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还可以让学生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对数学进行一个全面的认识,提高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让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充分开发出学生的创新能力。
        1 信息技术数学的重要性
        1.1 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提到数学很多人对数学的印象都是枯燥无味、头疼等反映,很少有人可以表现出对数学非常喜欢,因为它不像其他学科那样课堂氛围轻松,老师讲述的东西有趣且容易简单理解。数学里面有大量的公式、定理和数学符号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如果不会,就很难理解各种解题思路,数学需要具备有很强的逻辑性,计算步骤可以说是一步错,步步错,需要非常仔细,导致很多学生逐渐丧失了学习数学的兴趣。因此,改变学生对数学的传统观念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首要目标,信息技术的引用能够很好的完成这一目标。课堂中引用信息技术,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中老师口述教学,对于那些很难理解抽象的内容,和老师无法表达语言传达的内容,学生可以通过视频、图片、声音和情景再现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自我思考,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老师通过对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引导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或者课本内容进行更深层次的理解,加深学生对数学的认知。利用信息技术对教学的内容进行一个合理的课前展示,让学生对自己想要学习的部分引起重点关注,理清这一节课的内容的脉络,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明白前后的逻辑,与之前所学的内容进行有效整合。
        1.2 拓展学生的视野
        在技术不发达的年代学生学习的资料和内容有限,只能通过课本来学习数学,限制了学生思维的散发和想象。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很多免费的资料供人们查阅,出现了没有你查不到的,只有你想不到的现象。这些资源都可以让学生们学习和利用,而且都是免费的,数学老师在课堂中可以运用用于信息技术下载一些和课本内容有关的资料,找一些视频、图片或者课本中没有的内容让学生学习。课本内容有限,有很多现如今需要去学生接触的东西,而课本中却没有,老师通信息技术可以找到这些资料,与课本内容进行一个有效的整合,转变为自己课堂中的一个特色,能够提高学生上课的积极性,激发出学生探索的欲望。另外,老师还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任务,让学生自己在网上搜索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教材中没有明确解释,既能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又能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让进行一个有效的学习。


        2 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1 多媒体技术的应用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方法中,很多老师都是照本宣科,根据课本中的目录进行讲解,完全没有一套属于自己的思想解思路,很容易让学生独立的学习,不能够使前后之间的知识进行一个有效联系。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用多媒体技术,帮助学生对前后的知识串联和理解,其中,对多媒体技术应用最有效的就是制作PPT课件,老师上课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学会知识的同时能够进行有效的思考。老师在上课时,可以对这节课的内容进行一个大概的梳理,让学生明白各个知识之间如何建立联系,老师备课的时候可以做一些课件和PPT,对重难点进行一些说明,和学生如何对这些重难点进行一个有效的学习。例如,高三课本《概率》这一节,这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随机事件概率、古典概率和几何概率这三个小节组成,这三个小节分了很多个小节,老师可以在上课十分钟的时候跟对小节之间进行一个大概的概述,让学生明白这几节的关系和为什么它们会形成一个章节,这节课的重难点对学生进行一个大概的说明,让学生明白在课堂中如何学习这些内容,提高学生听课效率的同时加强学生的理解。
        2.3 微课贯穿
        随着近几年科学技术的发展,学习手段和方法越来越多,一度出现让学生不知如何选择,微课却成为最受欢迎的一个教学手段。微课受欢迎的主要原因是因为内容具有针对性,可以进行重复的使用,简短精炼,概括性强等特点,深受老师们的喜欢。老师可以根据课本的内容自己制作一些微课,也可以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微课让学生学习,微克的使用范围很广,不受任何时间的和空间的限制,老师可以在课上的任何一个环节中使用,如课前回顾、各种思考讨论等多个环节。例如,《点、直线、平面之间的位置关系》这一章是由三个小节组成,小节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很难让学生形成一个系统的联系,教师就可以运用微课对这些小节之间的内容进行一个提炼和概括。比如,直线、平面平行的判定及性质这一小节中,微课堂的制作可以包括平面判定定理解释,图形解释以及在运用这些定律时常见的一些错误和如何正确使用这些定理等,都可以用微课的形式展现出来。微课视频的内容时间段一般大概是在五六分钟,不会占用课堂太多的时间,很容易于教材的内容相结合起来,不会出现任何不连贯和无法联系的情况。微课的应用可以使学生适当的转换思维,提高学生课堂注意力,进行更高效的学习。
        2.2 完善基础设施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教师团队的专业素质再高,如果没有完善的设备与之进行配合,实现数学信息化的教学学改革是根本不可能实现的。学校需要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引进一些先进的教学设备,实现教师信息化硬件的配置,这样才能为信息技术在数学中的应用提供良好的条件。争取做到每个班级中都配有相应的多媒体设备,老师在上课的时候可以把课本的内容与这些设备相结合应用,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经费有限的学校如果没有不能够实现最基础的设施,可以让教师们轮流在上课的时候使用这些硬件设备,争取为学生创造出现代化的学习环境,提供完善的基础设施,信息技术才能够很好的在数学课堂中被充分发挥出来,才能进一步提高课堂效率。
        3 结束语
        信息技术运用到高中数学中是现代化教育改革的一种表现,不仅能够改变传统数学枯燥无味的上课氛围,还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在课堂中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让学生们了解更多的知识,拓宽学生的视野。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提高了学生们的动手操作能力,极大的提高了课堂效率。
        参考文献:
        [1] 唐冬梅,陈志伟.信息技术在高中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献综述[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18):106-108.
        [2] 傅焕霞,张鑫.浅议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整合的必要性[J].科技创新导报,2011(35):163.
        [3] 王继春.跨越时空整合资源:信息技术与高中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31):135-13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