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途径与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纪慧
[导读]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随之相应的发生了改

        纪慧
        江苏省东台市创新高级中学 江苏 东台 2242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们的教育理念也随之相应的发生了改变,传统的应试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传统的教育模式不能满足当今社会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于是传统教育理念逐渐让位于素质教育的理念,由以前仅关注学生成绩向关注学生学科核心素养转变。如今,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新时代背景下教学工作非常重要的一环。高中阶段作为学生迈向大学的最后一个学习阶段,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尤为重要,这对提高他们的学习水平和掌握他们的学习方法都具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培养学生们的核心素养,将有助于他们以后人生生涯中学习理念的长久保持。本文通过分析核心素养的内涵,探讨核心素养对学生的重要性,剖析目前核心素养培养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亟待完善之处,促进当前教学工作中核心素养的培养。
        关键词:教学工作;核心素养;软能力;基本功
        引言:核心素养作为学习过程中的一项软能力,在与人沟通相处以及处理问题的过程中具有创造性的特点,通过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建立起软能力,从而打造一种创造性的思维模式。数学作为主要学科之一,是重点学科亦是难点学科,一些老师还局限于传统教学理念之中,教学模式和方法落后,不能极大程度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加之课业繁重,自制力差,很容易使学生放弃对于数学学科的学习,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学中,要始终明确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学生自我学习,自我思考,对学生进行系统而全面的指导和训练,在教学工作中不断完善,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一、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基本概念
        数学作为一门理性思维表达的学科,需要将自身的逻辑性和推理性展示到淋漓尽致。出于对数学这种独特特性的欣赏和追求,几千年来,人们一直在密切关注它,从未停止过对数学的使用和热爱,也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数学地奥妙和真谛。在探索的过程中,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是研究的核心,它以学生的个人能力为基础,引导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自学、思考、实践、交流,促成对学科知识的掌握,锻炼其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发展成为数学文化和数学思维。高中数学相较其他学科更加困难和复杂,培养每个学生自己的数学意识和数学能力,便是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的内涵。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一门学科的本质,并且是开设该学科的关键。
二、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
1.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应是学生掌握的基本功
        学习固然重要,拥有好的学习方法会更学习变得更加轻松容易,掌握一个好的学习方法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在培养高中数学的核心素质的过程中,学生需要运用基本的数学技能,如训练、测量、分析、建模和统计等,老师通过不断地巩固和训练,可以有效地锻炼学生的基本素质,帮助学生掌握学习的基本功。这些基本功不仅在学习和工作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以后的生活中也会体现不同的价值。如果学生想更好地适应社会,就必须掌握此项基本功,提高和发展自己,为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2.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传统的数学课堂中,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照本宣科,按照固有的答案讲解,没有起伏的课堂气氛和老师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单方面的填鸭式教学并未关注学生的感受。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对数学课堂不感兴趣的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聊。因此,学生自然会没有学习的动力,这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结果不尽人意。俗话说:兴趣是学习的最大动力。只有将教学变得有趣,就像追求自己喜爱的玩具一样追求知识,才能让课堂变得更加高效。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就要求教师拥有创新的能力,改变知识的呈现方式,借助多媒体将复杂的知识逐步分解,将深奥的理论逐层推进,让课堂变得有趣味,让学习变得有意思,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高中数学核心素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数学是一门非常灵活的课程,它的最终答案是固定的,但是解题思路确是多样的,如果学生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仅靠死记硬背来记住数学公式是不够的,并不能从容解决各种数学难题。教师应摆脱先前应试教育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的未来,明确教育目的,并指导学生正确的学习方向。此时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便尤为重要,给足时间让学生可以独立思考,独立总结和归纳。

同时,教师还可以充分利用学生沟通的纽带,留出足够的时间让学生之间相互分享他们彼此的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想法,比较其他学生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并找出他们之间的差异。通过交流这类问题做出归纳,掌握核心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逐步养成数学素养,让学生真正将书本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知识。
三、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存在的不足
        1.老师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模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
        高中生不仅面临着多种学科的重重压力,还要迎接决定人生重要走向的考试——高考,因此他们特别注意学习成绩和考试排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仍专注于一味地讲。课堂教学已成为老师的主体,学生被牵着鼻子走,是一种在老师的牵引下被动学习的状态。老师采用传统的方法向学生分析数学概念和知识,学生相应的便是采取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这种教学方法不仅使课堂气氛沉闷,限制了学生的思维,而且不能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交流,限制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发展。
2.缺乏系统训练,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
        高中课程繁重,知识点多而杂,时间紧而少,是老师和学生共同面临的难题。高中数学知识点复杂,知识面广,需要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在训练中找到自己存在的问题,并进行自我分析和探索,最终能够解决问题并获得知识的真实含义。许多老师对学生缺乏系统、全面的思维训练,提出问题后,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机会思考、交流和讨论,将所有教学重点放在公布数学定律的结果上,这会使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让他们认为数学非常深奥而复杂,产生畏惧和排斥心理。结果,不但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质量,还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下一步的完善
        1.明确学生主体站位,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应以学生为主体站位,教师应做好学生的引导者、解答者和服务者,而非占据主体地位,只有让学生明确自身的定位,深刻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才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首先,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预习和自学,对课本知识进行分析和提出质疑,鼓励学生分享他们的想法和意见;其次,对应学生的提出的问题和教学目标的设定,再进行课本知识的传授;然后,再次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机会进行思考,讨论和交流,让他们积极参与学习。同时,对于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特点,老师都应做一个全面深入的了解,因材施教,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回归生活实践,用现实情境助力学习理论
        一切知识都来源于现实生活,也可以回归于现实生活,用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高中数学教学可以利用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和现实情况,创造以生活为导向的问题情境,将学生带入现实生活,让学生感觉自己像在现场解决现实问题一样,感受数学知识的魅力和乐趣。同时,它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感,探索数学知识因何而来,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结语:学习一门学科的本质便是深刻体悟此学科的核心素养,掌握了学科的 核心素养便就掌握了一门学科的关键。高中数学构架难,内容杂,掌握高中数学的核心素养可以帮助学生构建起学科体系,让学习更加方便高效,这能有效促进学生各方面学习能力的提升,进而掌握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学校和老师在教学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
        参考文献:
        [1]赵国美.浅析利用高中数学教材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1(04):83-84.
        [2]石庆涛.高中数学核心素养培养策略[J].数学大世界(下旬),2021(01):4.
        [3]闵呈玉.基于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数学教学策略探讨[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21(01):27-28.
        [4]陈伟基,蔡小青.核心素养下高中数学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7):69-70.
        [5]夏晏东.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探究[J].考试周刊,2020(94):85-8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