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小学乡村数学教学的有效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许雪献
[导读] “少年强,则中国强”是我国近年来的主要教育方针。
        许雪献
        广西崇左市大新县龙门乡中心小学     532301

        摘要:“少年强,则中国强”是我国近年来的主要教育方针。为提升分民素质,必须加强乡村教育。作为乡村数学教师,必须牢记教育使命,致力于改变乡村教育相对落后的现状,让学生能够学到更多、更好的知识。为了能够提升乡村小学数学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方法有效性至关重要。乡村教育资源相较于城镇要落后一些,而数学学科的逻辑性又极强。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遇到许多的困难,这都需要教师通过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对学生付出真情实意,去帮助学生真正的理解数学理论知识并加以融会贯通。

        关键词:乡村数学;小学教育;有效性;优化策略。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不断深化,对于提升全民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小学阶段的教育,对于学生未来的学习能力的塑造更是具有非凡的重要意义。在乡村教学中,由于受到客观限制,农村的学生无法享受优质的教育资源。那么,通过教师优化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方式,探索采用更适合农村教学的有效手段,是促进乡村教育的有效策略。小学数学教学,应该注重学生数学思维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对于学科的探究欲望,并且不断的在学生的学习中培养学习成就感,才够全面提升乡村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1、用心教学,扎根乡村教育
        教师,不同于其他岗位,不仅要“教书”还要“育人”。乡村教学环境艰苦,而孩子们却渴望学习知识。作为乡村学校的教师,首先要有一颗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淳朴之心,扎根于乡村教育。在教学中,真正关心、关注每一位学生,引领带动学生参与数学学习。为学生创造活跃、温暖的课堂氛围。让学生体会爱的同时,让学生掌握更多的学科知识。让孩子通过爱上老师,而进一步的爱上数学的学习。能够让学生在课堂上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从而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农村经济条件相对滞后,很多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关爱、家庭教育的缺失,容易导至学生心思敏感,缺乏自信。在数学的学习中,如果遇到困难很容易产生逃避、厌学的心理问题。作为乡村小学教师,必须具备关爱学生的思想品德,多与学生交流,时刻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与成长,这是教育的根本。要让学生信任、依赖,做学生的良师益友。要让学生保持健康快乐的童真,在无忧无虑的状态下,快乐成长、快乐学习。只有不断增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情感纽带,才能够让学生拥有坚定的学习信念。在遇到学习困难的时候才不会退缩、弃学,进而增强乡村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2、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数学的学习具有极强的理论基础与逻缉要求,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的能力。做为数学学习的引领者与组织都,小学数学教师必须具备较强的教学能力。教师的教水能力,将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果。尤其是在乡村任教的数学教师,受到资源限制等原因,对于教学的创新能力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作为乡村数学教师应该探究如何有效的利用现有资源,优化教学。应该从实际教学、生学出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将数学理论的学习,融合到实际的生活中去,让学生切实体会到数学学习的价值,以及实际的应用性;要寻找身边的教学辅助工具,比如一张A4纸、一袋水彩笔。通过绘画、手工等方式,结合数学的知识点学习,即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也提升了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其次,在教学方案的设计上,要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教学层次要清晰分明,要具有递进性。要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态度,要为学生建立完整、系统的数学知识体系。因此,小学阶段的乡村教师要不断的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全面丰富教学内含。通过借鉴城镇教学的先进方法,促进乡村教学的有效性。
3、创设互动教学模式,使学生爱上数学课堂
        兴趣教学一直是一种极其有效的教学模式,通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达到高效教学的目的。课堂学习,学生是主体。任务课堂教学活动中,都应该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设互动课堂就是为了更好的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动力,让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教学的目标。 教师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的互动行为,尽量参与到学习讨论中。教师要学会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轻松学习、牢固掌握。激励学生形成学习竞争意识,可以在课堂中设立分组教学,形成良性的竞争学习,以此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探究欲。真正的将知识、课堂、兴趣有机结合,形成融洽教学氛围,提升教学效果。小学生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精力旺旺盛。依据此特点,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摒弃说教为主的教学方式,多提问,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一味的让学生在被动状态下学习,容易产生疲劳、困倦,产生课堂溜号、注意力不集中等学习问题。进而,丧失对于数学学习的兴趣。长此以往,势必会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通过增强互动,不仅可以让学生的学习精力高度集中,更可以在问答中让学生牢记知识点,获得学习成就感。鼓励学生开动脑筋,通过不同的解题方法,促进学生思维敏感度,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在不断的加强训练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强信心、促进学生独立个性的养成。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行使自己的学习自主权,使学生真正爱上数学的学习,并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提升教学有效性。
4、优化教育资源分布,先进教学设备、人才应向乡村学校投放
        教育资源,是提升课堂教学的保障。在我国经济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应该着眼于乡村教育的硬件改革。乡村学校更应该着眼于优质教育资源的引进,加强教育“软件”的强化。校方应该组织教师定期交流学习,开阔教育眼界,学习先进的教学经验。相关监管部门,也应该重视教育资源的分配问题,致力于改善乡村教学条件,全面提升乡村学校的教学水平。

        结语:乡村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点,若想达到全民素质的提升,乡村教育必须得到充分的重视与支持。总之,作为乡村小学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实际教学条件,努力丰富自身教学能力,不断优化教学模式。在实际工作中探索行之有效、因地制宜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资源,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为学生未来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基础,全面提高小学乡村数学教学工作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庆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基础教育研究.20]2.09.
[2]杨晓涵.提高乡村教育的科学方法[ ]科学文汇,2013.07
[3] 徐小静. 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思考[J]. 读天下,2016(2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