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利
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 350200
摘要:初中阶段的学生正处于思想和行为发展的黄金时期,在这一阶段对他们的言行进行良性引导,有助于学生养成正向的学习观念,端正学习态度,提高自己的综合成绩。对此,本文将以数学课堂的设计为切入点,从先生后师这一教学模式出发,分析这一教学模式的思想核心所在,并探讨具体的操作流程,希望能够给数学教师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中学数学;先生后师;教学核心;实践流程
引言:
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数学教学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应试教育的束缚,教师过于强调对理论知识的讲解,企图让学生全面掌握概念和知识点去应对考试,通过题海战术,让学生积累更多的做题经验和技巧。久而久之,学生对标准答案和教师的依赖性也越来越大,只知道按照教师的节奏进行学习,没有真正发挥出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而教师也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略了对学生逻辑能力,思维,创新性的引导。对此,教师更应当认识到以往存在的不足和弊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一、分析先生后师教学模式的思想核心
首先是以学定教教师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认真钻研教材上的知识点分析重点和难点所在,结合以往的教学经验分析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并预先制定好应对的措施,了解学生的基本学情。而且,教师还应当分析学生实践能力的发展水平,制定出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方案,了解学生的知识储备情况与动手能力,尽可能把握好学生的认知规律,根据基本学情去确定教学的起点和终点,以生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与生命,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求知的快乐,成为学习的主人。
其次是先学后教,教师需要根据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有针对性的分配学习的任务,编写好导学案,根据学生的动手能力和重难点为学生设计书面学习关卡,然后引导学生养成自学的良好习惯,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适当的点拨和辅助,根据学生在其中遇到的误区或者是疑惑,纠正其错误的理解,让学生自己摸索问题的答案。
最后是先生后师,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本身就是一体的,所以教师应当以学生为先,把自己的角色放在后续的课堂中,如果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遇到了问题或者是疑惑,可以向同学或者是教师进行沟通,展示自我,阐述自己的意见和想法。教师可以通过督促或者是检查的形式,鼓励学生,帮助学生积累自信心,获得更多的自豪感,做到师生一体,实现因材施教。
二、分析先生后师教学模式的实践流程
(一)明确教学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在正式开始课堂教学的前几天,教师就应当明确的提出学生自主学习的计划,并设计出鲜明的课题,根据学生探究的内容编写预习报告书,明确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并分配给不同小组的组长,组长应当发挥组员的特长,预习教学内容,收集全面的资料和素材,准备各种类型的信息,填好预习报告中要求的事项,在教学之前提交给教师进行阅览,教师根据提交的情况,给出修改的意见,学生在阅览之后,继续优化自己的预习任务,完善自身的知识框架和体系。学生的先一步学习,是打开求职大门的钥匙。在这里,教师应当相信学生的能力,注重发展学生的智力,要对学生的预习情况作出及时的反馈,尽可能给予肯定性的评价,让学生感受到信任感和满足感,促进学生的主动性,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 (二)结合小组探究的形式
教师应当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组员与组员之间展开合作探究,互相借鉴有益的经验和教训,展示出自己的才华,各司其职,发挥潜力。在这里小组的分配应当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注重优等生和学困生,男生和女生的合理搭配,注意组别之间的平衡感,这样可以激发出学生的公平竞争意识。在座位的安排上可以让4人一组的同学前后桌,这样可以方便讨论与分工。在探究初期,教师需要尽可能选择动手能力较强的学生,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提高学生的集体责任感和荣誉感,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提高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精神。例如,在学习与轴对称有关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分工预习轴对称的基本概念,轴对称图形,并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特性作出辨析,而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可以先从生活出发,分析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收集相关的图片,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然后总结出轴对称的性质和判定定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应当做好信息的记录,也要完成观察工作,实现不断的协调[1]。
(三)推动交互性评价
当小组探究告一段落以后,教师要为学生保留充足的时间和余地,让学生针对自己的知识探究过程展开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或者是请求教师的评价,上台展示本组的探索过程,设计思路以及探索得出的结论,提出自身在探索中使用的方法和创新之处,并指出不足的地方,然后让小组与小组之间互相学习,借鉴有用的经验,教师根据学生的陈述作出升华。比如,在学习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学生大多都会通过画图的形式来判断直线和圆的位置,是相交,相切或者是相离。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设计方程组,或者是画坐标轴的形式来判断两者的位置关系,帮学生设计出来实验方式之后,教师可以与其他小组学生共同辨析方案的合理之处,引导其他的小组积极参与,真正意义上实现集思广益,推动思想火花的多样化碰撞。
(四)推动学习的延伸和拓展
在基本的课堂内容学习完毕之后,教师可以为学生设置一些延伸性的问题,让学生从讨论或者是思考的角度出发,根据自己的认知水平,做出一定的尝试和创新,这样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也可以让学生更进一步的理解知识点的内涵。例如在学习完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后,教师可以设计出三元一次方程组的例题,让学生根据题目的条件和数字计算出最终的结果,引导学生与二元一次方程组进行比较和辨析,锻炼学生的思维灵活性和实践能力[2]。
三、结束语
总的来说,先生后师教学模式的应用并不是一蹴而就的,涉及到数学课堂的方方面面,所以教师更应当从多个角度出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本文通过目标的设定,小组合作探究,互相评价,学习的延伸这几个角度,论述了先生后师模式的应用方法,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凸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可以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教师也应当筛选出更加具有实用性的导学案,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方向。
参考文献:
[1]董秀钦. "先生后师":构建五环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J]. 福建基础教育研究, 2015, 000(011):22-23.
[2]孙家禹.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先生后师""先试后导""先练后讲"的基本模式[J]. 俪人:教师, 2016, 000(014):1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