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高颉
[导读] 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改善了高校原有的数据环境,
        高颉
        颐丰花园社区居委会    山东省淄博市    255000
        摘要:信息化技术的出现,改善了高校原有的数据环境,提高了教育管理信息化的效率和质量,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打下了良好基础。在大数据技术的背景下,要将自身的管理模式发展为信息化管理体系,才能实现管理信息化的创新与优化。
        关键词: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高校;策略
引言
        新时代我国的高等教育取得了长足发展,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高校教务管理作为高校教学工作有序进行的重要保障,是高校管理工作的核心。信息技术的高效发展也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体制的创新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思路,高校只有在新的时代浪潮中积极寻求新的发展与突破,才能不断适应新的社会发展需要,真正实现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创新实践发展。
1大数据的理论概述
        大数据(BigDate)是高科技信息化时代的产物,是指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整合及分析后形成的信息资产。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发展,大数据已逐渐形成体量庞大、流转快速、类型多样、真实性高、价值密度低的新兴技术。大数据技术的价值,不仅仅在于掌握海量的数据信息资源,而在于如何专业化地处理这些意义丰富的海量数据,从而真正实现对数据资源的多维度、精细化的统计与分析。目前,大数据技术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都极其广泛,比如利用手机定位数据建立城市规划、根据需求及库存数据实现实时定价、分析消费者产生的有意义数据为企业实现精准营销等等。同样,在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大数据也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实现了与研究生教育管理领域的精彩碰撞,它以最快的速度整合、分析教育数据资源,为高效率、高质量的教育管理提供了新的技术平台,同时也为高校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能力提供了重要且真实的数据支撑。目前,大数据在教育管理中的具体运用主要表现在:监测和追踪学生个体表现、依据选定的特征将学生进行分类、预测学生潜力潜能、识别教育过程中的异常值、开发和完善高质量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评价等。
2大数据时代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
        信息化就是将各业务流程产生的数据等资料,通过现有信息系统的资料收集、加工生成新的信息资源,用来提供给各级相关人员了解以做出有利组合优化的决策。当前,各高校的应用系统主要集中在教学管理等方面,这些系统的最大特点是解放手工录入,利用网络管理替代人工操作。而其弊端则是信息化管理提高了管理的效率但不能对系统运行过程中的数据进行深度挖掘、智能分析。数字化,是将大量应用系统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对校内各业务逻辑进行数学建模、优化,从而起到反向指导校内教学日常运行的作用。而数字化管理是在现有数据的基础之上对其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如汇总、分析等,从而将数据以数字的方式供决策者使用。如各高校的图书馆系统,现已实现了电子门禁,电子读卡借阅等,这是信息化的体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对所有借阅数据进行整理,基于大数据的分析可以查看到各类图书的借阅频率及学生集中来往图书馆的人数等,再根据此类数据调整图书馆下一年买书的类别比重、图书馆各馆室开放时间等,这些就是数字化管理的优势。
3研究生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中的困境
        3.1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意识
        不过近年来,高校对教育管理信息化仍然不够重视,导致高校在日常管理工作中缺乏合理的依据。大数据在研究生信息管理中的应用,需要管理人员和教师提高个人对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的理解与认可。然而,目前一部分高校工作人员尚未形成将大数据充分运用于教学管理的意识,大数据在某些方面还没有得到完全的认可,使得其在高校研究生信息化建设和管理中的发展受到严重的阻碍。因此,提高相关人员对大数据技术的应用意识迫在眉睫。


        3.2信息安全存在问题
        目前,很多高校都缺乏教育管理信息化系统软件设计与研发的专业人员,只能依赖校外引进的相关系统,这就造成了高校经常出现教育管理信息系统崩溃的现象。大多数高校都建立了信息管理系统,对学生进行分析,但分析仍以收集到的数据为基础。目前,我国还没有制定一套完善、规范的数据管理体系,信息泄露问题在高校中日趋严重。大数据时代下,对学生数据的采集和分析都有可能会导致数据信息泄露事件发生,高校应重新审视信息安全问题,强化数据安全支撑,保障自身以及学生的数据安全,因此建立大数据安全保障体系至关重要。
        3.3信息技术和教学融合不到位
        虽然信息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但是高校教学改革的进程严重滞后。尽管个别学科已经进行现代化教学改革,但是高校教学信息化建设距离预期目标还有较大的差距。在当前高校信息化和教学改革的融合发展中存在不同步的问题,这些都需要引起管理部门的重视。
4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及优化策略
        4.1明确高校教育管理体制创新发展的具体目标
        高校教育管理体制的信息化发展是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完成高校教育现代化转型、实现数字校园的重要环节,因此,高校管理者要充分认识到信息化管理之路的重要性,转变传统管理理念,对管理机构和管理程序进行优化重组,有效提高高校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为此,相关管理工作者要通过先进的信息化手段,整合高校教育管理信息资源,以创建适合本校发展情况的教学信息管理网站为基础,以开发相关教学信息管理平台为内核,以提高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水平为目标,初步建立适合本校发展特色的教育教学信息化管理平台,提高高校信息的利用效率,同时要以拓展高校教育管理应用功能为引导来完善高校教育管理机制体制,保证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和系统化,从而为师生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
        4.2必须依靠管理人才的专业技能,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可以通过邀请技术人员到校进行指导或开展信息技能培训的方式,提升信息管理人员的职业技术能力。也可以通过竞赛的形式,促进信息管理人员学习和补充专业技能,提高职业素养,强化操作意识,培养并融入大数据思维。在大数据背景下,学校还应该引导教师积极参与到教学改革、实践中,对教学平台中信息数据的收集,以便及时改进自身的教学管理工作。根据本校的资金能力,购置适于本校信息化建设方面的设备,确保引进先进成熟的分析系统,提高数据分析和数据资源的管理能力,支撑起信息化建设科学的硬性指标。
        4.3创新信息管理思路,促进教育管理信息化建设
        管理者应对高校的教育教学数据资源高度重视,每一所高校都有自己的历史,对历史上原始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对实时产生的新数据做分析存储,新旧数据的整合必然应用到大数据技术,更需要管理者树立大数据的观念和思路,管理者要对新数据有分析性、相关性和思维性的意识。
结束语
        综上所述,大数据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之中,同时大数据对于高校研究生教育管理是机遇也更是挑战。高校相关行政管理人员需要紧握时代发展命脉,坚持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树立利用大数据的意识,不断推动管理理念的更新和大数据技术的发展,提高教育管理的针对性与时效性,实现教育工作者之间信息交流以及资源共享的目标,为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提供前提保障。
参考文献
[1]陈海军.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研究[J].创新创业理论研究与实践,2019,2(09):180-181.
[2]赵德荀.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10):31+33.
[3]唐丽萍.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8,2(05):121-122.
[4]李娜,刘金实.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初探[J].教育现代化,2018,5(05):295-296+305.
[5]张育琳.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焦作大学学报,2017,31(04):111-113.
[6]程晓光.大数据时代下高校教育管理信息化创新发展路径[J].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2017(Z1):53-5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