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李晓辉1 陈彦君2
[导读] 中国近几年来正在大规模的推广新课程改革

        李晓辉1 陈彦君2
        湖北省丹江口市牛河林区九年一贯制学校1 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湖北省丹江口市特殊教育学校2  湖北 丹江口 442700
        摘要:中国近几年来正在大规模的推广新课程改革,并且在新课标中明确提出了中小学教育中应该注重对学生德育与安全教育的培养,随着中国社会时代的影响与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中国对于人才培养的重视程度也越来越高。针对中国的教育系统来讲,不管在以前还是目前,都展现出十分关键与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教育制度的持续改善与创新,教育制度虽然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与进步,然而还存在许多的问题与缺陷,尤其是在小学教育中,还应该持续改革与完善。所以,本文就小学管理中存在的道德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开展了进一步的探究,以供后续参考。
        关键词:德育教育;小学阶段;安全问题
        引言: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时,小学管理工作中道德教学与安全管理质量将在一定程度上对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造成影响。在小学管理中进行有效的道德教育与安全管理是学生未来生活中建立正确道德和安全思想的根本保证。在进行小学教育活动时,教师应该对道德教学与安全管理引起高度重视,从小时候其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与价值观,并指导学生参加到安全管理活动中,对学生的健康成长造成十分深刻的影响。所以,在开展小学教育时,在小学管理工作中注重得到与安全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简述小学管理的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
        在小学教育中,和学生接触时间最久的就是教师与家长,德育和安全管理在小学的管理工作中,对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十分关键的影响。在开展小学德育教学的时候,教师有必要对德育工作与安全管理的实施引起高度重视,并且他们贯彻到实际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对小学生正确的思想品质进行培养,使其进一步了解为人处世的道理,教育学生对真假善恶进行分辨,不断提升自己的安全意识与保护能力,在今后的学校生活中可以快乐地进行学习与生活。为此,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对管理工作中的德育与安全管理高度重视有着极为关键的影响。
        2小学管理中的道德教育与安全管理现状
        2.1德育教育方面
        结合目前小学德育教育的角度来看,学校并未明确德育教育的目标与方向,学校与教师也并未重视小学生的思政教育,学校依旧处在传统的教学观念中,对学生质量发展与理论知识的学习过于重视。目前,大多数小学的德育教育只是形式化,并未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得到良好使用。另外,小学管理不善,德育内容缺少时效性,并且学校的德育教学和社会的道德产生了十分鲜明的比较。这种太过传统的教学方式只是让德育教育维持在文件的形式上,而学生的生长并未获得明显的影响。
        2.2安全管理方面
        也就是说,小学安全管理工作和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具有紧密地联系,然而,现如今的学校并未真正落实安全管理工作,并没有在学校中发挥出关键性的作用。小学管理者并未深入了解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并别说完善管理机制。安全管理者只是在出现问题的时候供应补救的策略,并未落实良好的防护工作。例如:学校的安保人员、门卫、巡逻者等各个安全管理者,并未真正展现出他们的作用。就算小学经常会为教师和学生开展火灾练习,然而大部分小学生都是把这些演练当成是游戏来对到,学生没有对真正的中心思想进行传达,因此无法收获良好的效果,更不能推动学校在安全管理当作的水平。
        3优化小学管理中德育与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
        思想道德教育是贯穿于每个人一生的教育。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无法忽略这个重要问题。小学阶段是对小学生个性进行塑造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教师只有真正把握学生的心理,顺应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要求,才能真正做到“育人”。


        3.1建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教育观念
        根据传统的小学管理模式我们能够指导,其控制力很强,因此它所培养出来的学生通常都缺乏相应的管理能力与自主性,这将对学生健康的整体发展产生十分严重的影响。就比如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目前已经无法对现阶段的教学活动需要进行满足,并且无法目前社会的人才需求进行满足,面对这种状况,确定以学生为本的德育实行就显得十分关键。而小学教师在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首先应该确定好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与此同时,还应该最大化对学生的接受力与具体学习状况进行考虑,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开展具有针对性与目的性的德育教学。伴随新课改教学的持续深化,对小学管理的教育工作者也提出了对应的要求,并对教师的责任与义务进行了充分的确定。然而因为长时间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在开展实际教育的时候,知识为学生传输知识的教育者,并未最大化地展现自己的指导作用,而且在教学活动中占据着教学的主体位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作用。
        想要充分实现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则在进行小学德育教育工作以前,应该对学生的年龄特点与发展特色进行最大化的认识与把握,同时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不断提出具有针对性地管理、组织、教育方法,推动德育教学的发展,不断对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进行提升,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例如:在小学一年级的德育教学中,教师在讲解《吃水不忘挖井人》这一课文时,可以对多媒体设备进行充分使用,推动教学活动的时候,这样不但可以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行激发,并且能够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还能让学生深刻感受“人要知恩图报、懂得饮水思源”的人生道理。
        3.2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
        在开展小学管理的过程中,为了能够良好提升安全管理工作的品质与效率,学生有必要根据自身的具体状况,对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与了解,不断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机制,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良好实现和家长的配合工作,从而保证学生的健康与安全,不断增强学校安全管理的规范性与有效性。为此,我们可以从下几部分来进行加强。(1)加强对师生明辨是非能力的提升与培养,在发生安全问题的时候,可以采用有效的策略进行相应的处理,同时让学生可以正确了解不遵循安全管理机制所造成的影响,在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让学生自觉遵守安全规则;(2)教师是学生的关键引导者,所以小学还应该重视对教师的系统培养,在开展日常教育活动时,更多的召开和安全管理教育相关的专业学习活动,不断提升教师安全管理教育的品质与效率。此外,在学校定期组织安全教育活动时,需要在一定的时间中组织一部分安全教育和管理活动,增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例如:可通过适当的消防防火救灾、避免被欺骗和一系列的教育管理活动,让学生可以在危险中学会使用周围的人或事来保护自己,用于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安全教育不断促进教师与学生的安全发展;(3)除了建立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外,还应该强调相关的安全管理人员必须尽到自己的职责和义务,并最大化展现自己的价值作用。能够在发生危险情况的时候,理性和迅速地进行处理。
        结论:总之,我们能够看出,在开展小学管理工作时,不断强化德育教学与安全管理的重要意义。然而,根据实际情况来讲,在小学安全管理与德育教育中还具有各种问题,面对这些问题,学校和教师有必要采用有效的策略来对其进行处理,不断提升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赵光华.关于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教育界,2020(50):67-68.
        [2]陶守一.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探析[J].全国优秀作文选(教师教育),2020(03):10+24.
        [3]吴建中.浅析小学班级管理中的品德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9(19):66.
        [4]谭贮德.论农村小学学校管理中的德育教育与安全管理[J].散文百家,2019(09):181.
        [5]陈灼桥.关于小学管理中的德育教育和安全管理问题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6):13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