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冠圣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华阳镇中心小学 广东 梅州 514400
摘要:德育教育是小学教育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助力学生综合品质培养的较好途径,对于成长关键期的小学生来说有着非凡的价值和意义,也正因如此,才需要小学教师关注和重视小学德育教育,并合理的实施相关策略及行动,方可在德育教育中收获理想成果。鉴于此,我们围绕德育教育展开探索,进一步阐述和分析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希望可以让德育教育迷茫的教师获得启发。
关键词:小学;德育教育;有效途径
在新课改背景下,以往的教育手段显然已经不能符合实际情况且达成育人要求,呈现出了较为明显的滞后性特点,所以,小学教师还需在德育教育上创新思路和创新手段,方可结合教育发展形势培育出国家和社会需求的人才,才是育人的正确思路及正确做法,相信在小学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小学生必将顺利实现全面发展并从中受益。以下为个人见解下的加强小学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以供参考。
一、家校合作,促进德育教育全面化
在以往的小学教育中,起主要作用并发挥育人职能的是学校,以往的教育告诉我们,仅仅依靠学校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在德育教育上是有较大局限性的,因为学生被教师管理的时间有限、空间有限,所以,有必要在育人新形势下为了取得良好的德育教育、让德育教育落实全面化,学校及学生家庭有必要展开合作,从而让家庭教育发挥应有的作用,方可让小学教师在德育教育上面减轻压力和负担,更可保障学生无时无刻不被良好的氛围、正确的举动所影响[1]。方可更好的让德育教育全面落地,这是具有重要现实意义的。
为了促成家校合作,首先,小学教师要重视家庭教育在德育教育中的重要性并与学生家长取得联系,有必要为此建立一个班级学生家长群,方便教师与学生家长就德育教育上进行沟通、互动,从而达成教育的一致性,方可发挥合力共同面对学生成长各项问题,便可保障学生培养较好品质及能力。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家长进行德育教育经验传授,从而让学生家长掌握较好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更要提倡学生家长为学生更好的成长创造温馨、愉悦的家庭环境及氛围,还需教师与学生家长对孩子的各项问题及时进行反馈,便于及早发现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并解决[2]。当然,教师设计更多的亲子活动也是一个渗透德育教育和提升德育教育成效的较好方法,让家庭教育融入的更彻底,方可让学生感受到浓浓的爱和关心,便可在良好的氛围及环境中更好成长,相信会让小学生受益匪浅,值得进一步实践,相信朝着德育教育终极目标迈进一大步。
二、课程中渗透德育教育,拓宽教育途径
为了让德育教育水平显著提升,也为了尽快的达成德育教育目标,还需小学各科教师有意识、负责任的在课堂中渗透德育教育,这样即可拓宽教育途径,这对提高德育教育有效性起到关键性影响。
当然,不同的学科要有不同的教育侧重点,从而更好的与课堂教学相联系,方可潜移默化完成德育教育并课堂教学价值提升,也可让学生易于接受。
如在语文课堂上,可让学生领悟中华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方可陶冶学生的心灵、开阔学生事业,对培养学生乐观积极生活态度和高雅情趣有着较多益处;又或者在数学课堂,可针对数学学科的特点来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学习态度,还可培养学生勇往直前、锲而不舍的宝贵精神;在历史课堂,则主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更可在此基础上增强学生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豪感,对学生树立远大目标有着较多帮助;在政治课堂,要让学生懂得遵守纪律、培养规则意识,可将小学生培养成遵纪守法的合格公民[3]。诸如此类的学科教学,都可潜移默化的对小学生完成德育教育,即可让学生学到学科知识基础上,更好的做人、做事,方可成为教师、令家长、令社会和国家满意的人才。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过程中,各科教师将不同的学科特点准确挖掘并做到德育教育准确定位是至关重要的,方可让课堂教学育人起到应有的成效,便可保障小学生接受不同教师的不同德育教育,便可保障学生实现全面发展。
三、教师以身作则,发挥典范作用并强化德育教育成效
小学生正处于对身边一切都好奇、且受身边环境与人的影响最深的时候,且看到的、听到的都会有意识的进行模仿,小学教师要正视学生的这种年龄属性,可尝试依托这种属性展开德育教育,不失为一个较好的实现德育教育目标手段。为此,小学教师可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典范并发挥典范作用,方可让学生受到正向影响、受到良好引导,即可让学生“有样学样”向教师看其,无形中就可实现德育教育目的。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接收教师带去的正向引导,教师要无时无刻注意自身在学生面前的表现和状态,务必要严格的管理自身,如言谈话语得体、面带温笑、爱帮助学生等等,并做到言行一致,方可让学生崇拜、崇敬,无形中即可发挥典范作用,即可引导学生向其看其并模仿。当然,教师也要鼓励学生讲信誉、守规则、爱人、奉献等,方可让德育教育效果最大化。
值得一提的是,小学教师不可轻视自身的影响和一言一行的功效,要知道,即使无声的言行,也会产生巨大的感染力、影响力,所以,教师务必要高度重视自己的言行[4]。并在尊重学生基础上了解学生、爱护学生,还要有意识的融入学生群体中,方可让学生有机会加深了解教师并获取学生的信任,这对于学生心灵健康成长有着积极作用,也可间接强化德育教育成效,是需要做到的重要内容。
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德育教育是一项重要的教育、一项不可或缺的教育,是赋予教育工作者的一项艰巨任务和使命,也只有深入落实了德育教育,学生才有望实现全面发展并成为社会和国家需要的人才。为此,小学教师要高度关注德育教育的实施和实现,从而为学生成长做出不懈努力,相信会在育人方面收获颇多,我们对此抱有信心!
参考文献
[1]胡桂昌. 校园文化建设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汉字文化,2019(04):164-165.
[2]张悦. 以音育人,携音共进——试论小学音乐课堂中实现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J]. 戏剧之家,2021(04):118-119.
[3]沈少珍. 不忘初心 立德树人——小学德育教育的探究[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4):13-14.
[4]徐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小学德育教育中的渗透研究[J]. 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19(08):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