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园园
温州护士学校 325000
摘要:信息技术的应用极大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在这其中,教育领域也自然不会例外。对此,本文也将以中职院校的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为切入点,分析信息化手段在课堂实践中的应用方法,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参考和帮助,激发出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推动职业人才队伍的壮大,凸显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育优势和特色,仅作抛砖引玉之用。
关键词:信息化手段;中职院校;药物制剂技术;课堂应用方法
引言:
中职药品生产技术专业始终是输送医学复合型人才的重要基础,培养的是能满足医药企业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第一线需要的人才,所以具有十分明显的实践性和综合性特征。在这其中,药物制剂技术是药品生产技术专业课程的核心所在,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发展提出了尤为严格的要求,涉及到药物学理论,药物制剂生产制备技术和质量控制技术,具有十分明显的应用特征。就课程的设置来看,主要涉及到生产工艺,制备技术,质量控制方法,药物分析,制药设备机械等多门学科,知识跨度较大,而且覆盖面很广。这也就意味着,教师需要在新时期结合信息化的手段来提高课堂的质量和效率。
一、设计科学合理的多媒体课件
多媒体课件是信息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技术的发展下,多媒体课件素材也囊括了更加全面的信息,不再以传统的文字形式为主,而是杂糅了图片,动画,视频等多个方面的素材,不仅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资源,而且还可以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出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好奇心,调动起学生的学习意识。例如,在学习药物剂型和生产设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展示出颗粒剂,注射剂,软膏剂等不同类型的图片,辅之以生产设备的图片,并把设备工作的基本原理制作成简单的动画,共同整合到同一个课件中,更加直观的展示出抽象性的知识,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压力。或者,在学习小容量注射剂和输液剂生产工艺的时候,教师也可以深入药剂的生产企业,采集图片,录制视频,让课堂呈现出可视化的特点,把原本抽象性的知识与具象性的形态展现到学生面前。在这里,教师制作的实验视频和操作规程视频,也与中职学生的学习习惯不谋而合,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素质,引导学生展开多样化的技能锻炼[1]。
二、发挥出智能手机的辅助功能
智能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普及,让学生的学习资源变得更加丰富,而且也拓展了学生的学习渠道,无论是微信,雨课堂,蓝墨云班课,都可以让学生观察到不同类型的课件和视频,打破了传统纸质教材的束缚和限制。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微信公众号中的微助教,以药物制剂技术为切入点,开设平台线上课程,在邀请学生加入课堂以后,就利用微助教的资源推送功能,分享多媒体课件或者是题目,引导学生展开课前自主预习。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微信群发布实验操作视频,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熟悉实验的相关操作。
在这里,教师要根据学生在微助教中的答题情况,对自己的教学计划作出有效的调整,帮助学生突破重难点知识,提高教学的效率,凸显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话语权。
而且,教师也可以利用智能手机来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在过去,教师通常会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展示出实验操作的过程,但由于学生人数较多,所以也不能保证每个同学都能够看清。由此,手机投屏技术就应当得到教师的关注,教师可以把手机和多媒体电脑的网络接连到一起,然后利用苹果手机的屏幕镜像功能,打开手机上的照相机,把手机摄像头拍摄的内容放射到多媒体屏幕上。例如,在学习压片机安装调试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先用手机投屏技术示范操作,让学生观察出操作的要点和难点,然后再用手机投屏观察学生的操作过程,让他们自己分析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避免出现类似的错误。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利用手机的摄像功能,把学生的典型操作问题录制下来,与教师的示范操作视频相对比,上传至微信群,引导学生自查自纠。同时,手机的拍摄功能也可以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展现出学生自我实验的成果,并永久的保存下来,学生也可以据此进行分享,互相借鉴有用的经验和教训,感受到药物制剂的乐趣,激发出内心的热情和好感。再者,智能手机也可以为课堂活动的开展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撑,教师可以利用微助教的签到功能,让学生在几分钟之内完成报到,在邀请学生展开示范操作的时候,教师也可以借助抢答或者是点的功能,活跃课堂的氛围和环境,让学生可以自由发表见解和看法,主动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的课堂参与度。三、结合虚拟仿真技术
笔者在上文中已经强调过,药物制剂技术本身就具有明显的应用性特征,所以实践操作环节所占的比重是较为突出的,但由于药物剂型多种多样,不同剂型的生产工艺也并不相同,对设备和技能的要求都不一样,而且要花费较高的成本。许多学校的实训场地和生产设备条件,都不能满足学生实训的基本需要。对此,教师就可以利用虚拟仿真技术来模拟现场操作的情景。例如,在学习药物压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借助药物压片仿真实训软件,让学生带入到生产操作人员的角色中去,进入到3d模拟的情境内,感受企业现场的生产场景,在机器的指引下,完成压片岗位的任务,并到生产洁净区进行检查。同时,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感受,压片质量检查,中间品转移,压片生产清洁等多个流程,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感受到压片机的操作流程,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片剂生产中的质量控制方法,掌握了更多的规范性知识,提高了自身的专业技能和职业修养。并且,虚拟仿真技术也可以让学生展开重复练习,节约办学成本。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持续性推动信息化手段与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结合是合理且必要的举动,这是增强学生学习效果的应有之策,也是提高学生职业素养的有效措施。本文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设计,智能手机的辅助应用,虚拟仿真技术的实践这三个角度,论述了信息化手段的应用方法,充分结合了中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的相关内容,具有理论上的合理性与实践上的可行性,能够作为教师的参考依据。在未来,中职院校也要坚持课程与时俱进的原则。
参考文献:
[1] 罗春萍. 信息化手段在高职药物制剂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资讯, 2019, 17(08):153-154.
[2] 王威, 龙伟, 徐雅岚,等. "互联网+"时代,高职《药物制剂技术》信息化教学的有效应用[J]. 广东化工, 2020, v.47;No.416(06):264-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