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郑彩云
[导读] 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
        郑彩云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周江镇第一小学  514457
        摘要:由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们的心智发育并不成熟,而且对事物也充满了渴望,所以,这个阶段对小学生的可塑性十分强。而小学阶段的班主任老师不但要教他们知识,还是学生们思想上的引路人,因此,只有做好班主任管理工作,才能保障高年级小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
        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中心人物。怎样管理好小学阶段的班级,这直接关系到小学班主任的能力。所以,班主任老师只有掌握了班级的管理方法,才可以不断改进班级管理秩序,才可以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

一、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的意义
        小学时期,班主任老师的岗位职责是由教育部门来规定的,主要含有: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开展集体活动,做好德育工作,注重学生的发展和管理。由于我国实行了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我国大部分小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子女的溺爱程度更高,增加了小学班主任管理学生的难度。但学生的身心健康却是和小学班主任老师密切相关的。如若班主任老师不能对班级进行有效的管理,没能及时掌握到管理班级的技巧,那么小学生的学习生活就会很混乱,并且一些不良的课堂纪律将很普遍。这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成果。在小学阶段,通常都是由任课老师来担任班主任的,很多老师一方面需要顾虑教学任务,另一方面又要重视小学班级的管理。因此,工作量也会加大。倘若在班级管理方面没有形成好的管理模式,就会在以后的工作中出现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二、小学高年级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策略
(一)班主任要改变管理观念
        对班级的管理观念不仅只指方式和方法,同时也包含着情感的管理,班主任要转变传统的班级管理方法,不要以家长式的姿态去管理高年级的学生们,因此,班主任老师不但要做学生们的管理者,还要和学生们做朋友,将班级的管理融入在情感当中,再面对学生们时,班主任老师要流露出温暖、肯定、欣赏的情感让学生们去感受,使学生们可以信任班主任老师,同时更加亲近、依赖班主任。班主任老师可以促进学生们提升成绩,也是学生们成长的见证者。因此要公平和真心的去面对每位学生,不但要接受学生们的缺点,更要包容学生们的错误,并不断发现学生们的闪光之处,及时对学生们给予鼓励。只有这样和学生们建立起感情,才能使管理班级的工作开展的更加顺利,让学生们能在和谐、宽松、愉悦的气氛当中去完成学习,同时还可以调动起学生们自身的积极性,不断提升学生们各方面的能力,尤其是高年级学生们这个十分活跃的阶段,这对学生们的未来发展也是非常有益的。
(二)尊重每位学生,增强班级凝聚力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集体生活中要想做到和平共处,那最重要的就是需要学生之间做到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只有实现相互尊重,才能使彼此之间的关系更加和平。在管理小学班级的过程中,班主任老师要尊重学生,不要认为自己是班主任了,就可以学生面前表现出高高在上的态度。

虽说班主任老师有管理学生的权限,但这个权限也是搭建在老师和学生平等的基础之上,每当学生们在犯错误时,班主任老师是不能因为学生们犯错就对学生们耀武扬威的。所以说,班主任老师需要尊重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让学生同样信任班主任老师,才能把自己的内心情感与班主任老师表达,长此以往,可以让班主任能更进一步了解自己学生的内心,才可以有效地把班级进行集体化管理。另外,班主任老师还需要不断培养学生们的集体凝聚力。每个班级都是一个集体,也是学生们进行互相提高和共同成长的群体组织。所以说,为了达到和平共处的班级环境,班主任老师应在学生们之间搭建起沟通的桥梁。更应在教育实践中,推荐实施多样化的且积极性强的班级活动,增强班级的凝聚力,进一步增强全班学生的集体荣誉感,促进班级健康发展。
(三)加强班级干部的角色塑造
        在小学阶段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当中,通常会选择学习成绩较为优秀的学生来当班级干部,成为班主任老师班级管理的得力助手,支持班主任老师的工作。为了将班级管理的更加井然有序,这就需要班主任老师和班级干部齐心写作,共同打理班级。但是,如果要让班级干部能很好地加入到班级管理的工作中来,班干部必须在平时学习生活中树立良好的榜样。只有让学生对班干部的工作做出肯定,才能使班级管理更加科学、民主。
(四)提升班主任的修养
        班主任老师是小学生的启蒙辅导老师,所以,老师的言行举止都会对小学生产生影响。因此班主任务必要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水平,以身作则,在学生面试树立好榜样,才会使学生们也树立对的人生观。一方面是班主任老师要经常学习,还要用知识武装头脑的同时发展自己的文化水平,提高自己的信息水平,向学生传递一些对学生正确的人生观起着重要作用的信息;另一方面是要加强师德教育。只有老师有良好的品格,学生才能向老师学习高尚的情感,才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五)以身作则,与学校及家长沟通
        班主任的言行举止都能影响到每一位学生的学习生活。所以,老师每时每刻都以自己的言行举止、态度来为学生们树立正确的榜样,来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质。小学阶段的教育包括三个方面:学校、社会以及家庭,在这三个方面中,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在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联系是非常重要的,这一重任的关键还要取决于班主任。同时,一些家长往往间接地把学生教育责任托付到班主任身上。这无形中,班主任老师在家庭教育中和学校教育之间起到沟通桥梁的主要作用。比如,在学生们成绩下降的时候,家长需要找到班主任老师;当学生放学后不回家,不知道去哪里时,家长也要找班主任;当班里的孩子们发生状况时,校领导还是必须要找班主任老师;而班主任老师也需要通过学生的家长去了解学生的家庭情况。此外,很多小学生的父母,由于对孩子教育的经验不足,经常不能把正确的教育方式用在孩子身上,对此,班主任老师要及时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相互交流彼此间的教育观点,不仅可以使学生接受全方位的教育,而且还可以通过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及时纠正家长们教育错误的地方。从而进行针对性的教育和管理。

三、结论
        总之,班主任老师只有掌握了班级的管理方法,才可以为学生创造有效的学习环境,进而促进小学生的健康成长。另外,也要不断总结自己的日常工作,及时和学生们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加强师生互动与沟通,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以此保障高年级小学生们能够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宋宁. 浅析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优化策略[J]. 中外交流, 2019, 026(027):1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