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郝艳焱
[导读] 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初中美术课程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
        郝艳焱
        (六安市城南镇城南学校 安徽省六安市 237000)
        摘要:在全面的素质教育中,初中美术课程是其中一门重要的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美术的过程中,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努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在美术教学中不断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视野。在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要求下,初中阶段是学生心理和生理发育中最重要的阶段,美术教育、教学过程中应当开展积极的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只有这样才能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从而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简单的造型技能,逐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形象记忆能力、想象力和创造能力。以下这篇文章将对初中美术老师如何开展师生合作学习进行有效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达到提升美术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美术;教学方式;师生合作学习
        引言
        随着近几年来素质教育和新课标的教育理念不断发展,越来越多提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导地位,美术教师也在不断的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主动探索进行师生合作的教学,努力让学生在学习各种美术知识之外,对于审美发展和个性发展更有帮助,并且能够提升自主探索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
        
        1、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
        大部分的中小学学校都注重美术学科的教育。但随着学生年龄的不断增长和学科的增多,越来越多的学校和老师,甚至家长和学生都面临着更大的升学压力。这就导致在上了初中之后,美术学科在教师心中的地位开始直线下降,甚至美术课,直接就变成了其他学科的课程,这也使学生对于美术学科的兴趣开始大幅下降。美术学科融合了创造能力、情感能力及动手实践能力,它的价值现阶段暂时无法用简单的分数衡量的,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的老师,家长和学生都无法用正确的态度来对待美术学科,哪怕学生上了美术课,也认为学习美术没有什么作用,对待美术作业更是敷衍,更谈不上学习过程中探索、教学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合作学习。
        初中美术教育教学中,虽然也会安排美术教案作为课程指导,但是在具体的授课过程中,还是缺乏严密的计划性和可操作性。美术课程普遍上都比较随意,老师往往也并没有重视在美术教学中的把审美教给学生。在课堂上只是简单比对教材进行一些普通的讲解,比如一些绘画知识和技巧等,学生也只是简简单单的了解了,并最后进行自主实践。在整个美术课堂活动过程中并没有考虑到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也没有进行因材施教,所以这就会导致许多学生的创造性被剥夺,也失去了自主思考的权利,从而使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缺失。教师死板的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内容的灌输,没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没有与学生建立平等合作关系,以至于课堂教学成效受到影响。
        2在初中美术课程中开展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美术教育在初中阶段属于基础性课程,它可以拓展学生有限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认知,更能培养学生的审美。不管学生自身的见识有多么的高,也并不能完全感受到社会中的所有内容。因此在初中美术课程过程中,教师应该主动开展合作的学习方式,运用集体的智慧,让学生能够有效地融入到社会当中,并且不断地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让学生在初中美术课程中感受到周游世界,穿越古今的快乐。这样还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从而拓展学生的视野。初中的美术课程和其他学科还是有所不同的,对于美术作品的学习并不应该仅仅是抽象的理论,更应该是让学生可以通过漂亮的美术作品,进而欣赏美术作品,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好的美术作品可以对学生形成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初中美术课当中可以开展让学生就一幅优秀的作品来陶冶自身的情操,提升自己的精神境界。在美术课堂上进行师生合作学习,促使学生不断交流以及不断的互动,让学生尽可能的都发挥自己的自身价值,提高自己的学习成就感。


        3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
        3.1进行小组教学保证合作与竞争
一般情况下,科学分组就是把学生分成许多个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学生进行日常的学习以及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等,既要发挥学生之间的作用,又扬长避短,使每一位学生的长处都能够参与到共同学习当中,使每一个小组都可以互助互帮,团结合作。在初中阶段,美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要想有效提高教学水平与质量,就要将目光放在小组划分的上面,旨在保证学生之间既有合作又有竞争,教师也可以成为流动性的小组组员,在各个学习小组中流动,成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伙伴,并观察小组合作中学生的表现。所以这样的学习方式可以让组内形成有效的合作,提高学生的学习质量,并且小组与小组之间还有着竞争,除了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之外,还可以提高教学效果。
例如:教师在上雕塑课程中,学生就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确定创作主题,然后进行小组讨论多人协商合作创意进行雕塑的图案设计及小组分工,细分哪些人扎骨架、上泥、哪些人塑形雕刻。小组合作人人参与、人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终很好的完成合作任务。
        3.2师生合作在美术欣赏中如何运用
        在美术课堂上,对于一件艺术作品的交流是课堂上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但也是其中最难开展的环节,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看法表达出来,还要让学生进行相互交流,最后再加上教师的互补交流,这样就可以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活跃了氛围,激发了兴趣,帮学生找到成就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如利用赏析我国优秀的艺术作品,让学生提高对祖国悠久文化和历史的兴趣。在课堂上就可以由老师来带领学生进行不断的探讨、了解、搜集资料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陶冶学生的情操,发挥美术教学的作用,进而促进学生发展。一个优秀的艺术作品,是用美的原则来体现的,因此在初中美术课堂过程中,就要对学生进行美的教育。学生在课堂上合作学习,优化自身对美术的创作,来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学生也可以通过这种师生互相合作学习的方法,来听取他人的意见。扬长避短,丰富自己的视野,增长知识,还可以提高学生欣赏美的能力以及艺术素养。在初中美术课堂过程中,教师合理的运用学习方式。可以培养学生从多角度欣赏观察美术作品的美,从而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审美意识,提升教学的效果。
        有些学生由于自身美术基础比较差,就会导致他对美术作品的欣赏缺乏方向感,这样就会打击学生学习美术的积极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中通过师生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扬长避短,减少自身的压力和负担,进而能够主动的表达出对艺术作品的观点和意见,让学生在其中不断发展。教师还可以与学生共同组建抖音公众号,由教师和学生共同拍摄美术作品并且制作视频进行发布,共同欣赏美术作品并在下方留言阐述自己的看法。
        3.3在美术创作中体现的师生合作学习
        艺术其中就包括美术本身,所以美术课程和其他课程之间有着很大的差异性。在美术课堂上,教师要注重研究个体的个性和特点,艺术本身的成就,就是不可复制的,所以美术的价值不应该强调复制,更应该强调其艺术性。所以在课堂上教师开展合作教学,可以让学生解放思想,激发学生的创作能力。教师在课堂上要注重学生的主体作用,并引导鼓励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个性表达,只有这样才能够发展学生的个性,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基础。
        结语
        由此可见,当老师在教学初中美术的过程中,一定要师生合作学习,只有这样才能够拉近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的淋漓尽致,让学生更自主才能更自信,从而可以让学生拥有各种能力,最终提高初中美术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 宋远鹏.探讨合作学习在初中美术教学中的应用[J]. 课程教育研究. 2019(20)
        [2] 杨培红.关于提高初中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几点策略[J]. 考试周刊. 2019(22)
        [3] 陈凤萍.初中美术教学中开展师生合作学习的策略[J]. 教育现代化. 2018(28)
        
        姓名: 郝艳焱  出生年月: 1971年10月  性别:女  籍贯:安徽省六安市  民族: 汉    最高学历: 大学本科  职称:一级教师  研究方向:美术教育  邮编: 237000            单位: 六安市城南镇城南学校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