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玲丽
湖北省宜昌市外国语高中 湖北 宜昌 443000
摘要:高中时期的美术课堂最基本的任务就是让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对美术的鉴赏能力,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课堂的美术老师应该更改自己的教学理念,引用新型的教学模式和更好的教学理念,依据美术这门学科的核心要求,让学生用观察,分析,和探讨的方式来对待一些美术作品,以此来加强学生的欣赏美术的能力,这样也能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成就感。
关键词:高中阶段;美术课;鉴赏能力;
前言: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教育部门也在发生着变化,目前阶段,对高中生的综合能力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在以核心素养的背景下,高中美术的老师就要去除以往陈旧的教学模式,积极的采用现代的新型模式,增加新的理念,以达到高中美术课的教学有更高的有效性,从多个方面来提升学生的关于美术的鉴赏能力。提高这一能力的前提就是需要让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有一定的对美术的思维模式,这就需要学生平日里的多加实践与积累,以此来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1]。
一、建立教学情景模式,让学生产生兴趣
曾经有一位智者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教育是点燃火焰,不是一味的灌溉。”在开始美术课堂之前,老师可以建立一个有意思的情景模式或者是讲一个小故事来引领学生进入到新课里,这样就可以调动学生的情感,以让他们对接下来的课程产生兴趣,以此来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并让他们联合自己的思维,在跟随老师的讲解中,提高了课堂的效率。有一些很有效的情景模式比如说,放一段音乐、讲一个小故事、利用多媒体视频的播放、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老师抛出一个建设性的问题等等,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老师应该做到灵活,备课内容要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并且有一定的意义,更需要注意的是,情景模式的导入不能只在开始课的那一小会,应该在整节课的过程中进行一个有力的贯穿,这样可以增加学生的持久性,加强课堂的质量,还能加深学生的共情能力。
二、找出问题所在,加强形式分析
问题导向这一教学方式主要体现的就是老师的引导,老师在课堂上的一些设计能够让学生产生兴趣和好奇心,以此来达到帮助学生完成教学的要求。比如,在一堂课中,鉴赏一幅作品,老师可以先抛出问题来,一开始先问一些表面的问题,比如,这张画表达了一个什么内容?看完这幅图给你什么感觉?这会让学生获得一个整体的感知,紧接着老师再提问:这张图的那个地方打动了你?这张图用了哪些美术展现手法?等等,通过老师一系列的提问,来达成学习目标。在这种导向性模式的新教学中,应该构成一个良好的循环,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还能实现人身价值。这一方式的出现,即让学生展现了课堂上的主体地位,也让老师发挥出了领导作用,真的是一举两得[2]。
三、透过现象看到作品的本质
对于一张作品的解读,如果只做表面上的功夫,那就失去了这幅作品的意义了。学生们要通过这幅作品看到背后的意义所在,并且保持批判性的思维去看待每一幅作品。
在上美术这门学科的鉴赏教学中,老师要引领学生对一副作品展开思维,用语言去分析,并且看到这幅作品背后的文化。通过这一解读方式,学生就可以建立起开阔思维的模式,并且时时保持批判性的思维模式,这对解读作品是好的一面。
四、以小组形式展开对美术鉴赏的讨论
当今社会是一个充满了竞争的社会,同时也是一个双赢的社会。高中阶段的美术鉴赏课上也可以采用分小组的模式,老师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做一个领导者和组织者,自然而然,学生就是课堂上的主体,这样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可以将话筒传给学生们,让学生们对这堂课的内容多进行发言,多表达自己的看法,即便是说的不好,老师也要加以修改并且给与肯定,这样不仅树立了他的自信心,还能鼓励其他学生勇敢发言。比如在讲到梵高的作品时,老师应该尊重每一个发言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认知,他们看待作品的角度与发现点不一样,这只是存在差异,没有对错之分,通过课堂上的小组交流,学生们看待问题的思维会逐渐打开,看问题的角度也会更加全面。小组讨论完毕后,老师可以请小组代表来发言,其他的小组可以做补充,或者有不一样的意见可以提出来,做一个辩论,这样可以增进小组之间的沟通,老师最后再对发言进行总结。这种模式可以让学生更全面的掌握美术鉴赏知识,还能提高合作以及语言表达水平[3]。
五、老师的反馈以及学生的反思
美术鉴赏课上的主要环节就是对作品做出评价,老师应该带领学生改变评价的模式,不能像以前那样,枯燥、单一的评价,没有建设性,新的时代,老师要引领学生进行全方面的发展,以素养为核心的背景下,做出有效的评价模式。所以,在课堂上讲课的过程中,学生不光要对自己进行评价,还要对同学做出评价,让学生及时的发现自身的不足之处以及身上的优点,提升学生反思的能力。老师的评价里要带有一定的建设性与启发性,不能只对学生说出赞美的话或者批评的话,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好在什么地方,不好在什么地方,以此来纠正学生的方向。老师要尊重学生的感受,尤其是在这样开放的美术鉴赏课上,对于一些学生发表的不一样的观点要给与肯定与鼓励,对不同的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这就是新型的教学模式。学校里的档案室存放着学生的完整的资料,加上平时上课时老师对学生的多方面的评价,学校应该多元化的从各个角度去了解学生,以此以一个很客观的方式来对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做一个评价。客观的评价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同时对老师和学生之间的感情拉进也有很大的帮助。
总结语:
在以核心素养为背景的前提下,高中美术鉴赏的有效课堂改进阶段中,本科的美术老师要确定好当前阶段的基本素养,在上课的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方面的知识,以此来影响学生对美术鉴赏的认识。首先建立一个好的情景模式,点燃学生的热情,让学生对此课堂产生兴趣;其次通过观察作品,找出问题所在,具有批判性的眼光是很有必要的;再而,引导学生通过作品的表面找到作品的本质,让一副作品变得更加有意义;继而再采取分小组的模式,同学之间展开讨论,以此来加深对作品的认知程度。以上所述,均是在以核心素养的基础下,如何提高高中美术鉴赏的教学提出的几点意见,希望高中生在这些策略中能够真正提高美术的鉴赏能力。
参考文献:
[1]林伟.贯穿文化主线 促进文化理解:以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8,19(11):72-74.
[2]谢念群.如何在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中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60-61.
[3]王强强.基于学科核心素养的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探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