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法的策略
张丁澍
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畖底镇中心学校 043800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也发生着变化。教师的课堂展示多种多样,同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随着老师的改变而变化。比如,学生中出现的,学生自主学习模式、学生分小组以以沟通与交流为主的模式、学生有兴趣自己去探究课外的知识等等,其中学生分小组以以沟通与交流为主的模式被运用的最广泛,也是现阶段最受大家喜欢的一种模式,也是最有效果的一种方式。但是从整体的教学程度来看,一些老师仍旧采用的是以往的陈旧模式,不懂创新,不跟形式,依旧在课堂上“唯我独尊”,这样会磨灭学生的主动性,对课堂的知识的吸收也产生了不好的影响。长此以往,会打击到学生的积极性,整个课堂的效率也会大大的下降。所以,针对小学生音乐教学中,采用新型分小组的模式来提高课堂效率,对此做出一系列的措施。
关键词:小学生阶段;音乐课;分小组模式;改变策略;
前言: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部门也在进行着改革,小学音乐学科的教学在以往的传统模式上有着变化和创新,这对提高课堂上的效率以及能够吸引学生的喜爱有着深深的影响。小组互动的学习模式是现阶段最主要的教学模式,它能够让学生在与其他学生的沟通中,感受到音乐这门学科的美感,所以,将小组模式应用到小学音乐课当中,是很有意义的。
一、让学生养成小组合作的习惯
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是有利有弊的,新出的模式出现问题是很正常的。老师要通过不断的研究与琢磨,在实践中多次反复的练习,找到更有利的方式,让分小组的模式在小学音乐课堂上起到有利的作用。以前有一位老先生说过一句话:“什么是教育?简单了说,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每个人不是生下来就什么都会的,是通过后天的培养才能逐渐的掌握一门既能。同样,合作也是,学生在刚接触到这个的时候,也不会,这就需要老师一步一步的引导学生,让他们先有这种合作的意识,进而再培养这种模式。讲究合作,首先要学会独立思考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与看法,这样才能让小组展现出最大可能的作用,所以,学生的很好的合作意识和合作能力是非常之重要的[1]。在小学生一二年级开展这样的活动时,老师一定要多加观察,并且引导学生朝正确的方向前进,在这样合作的过程中,老师也会和学生有一个很好的师生关系。对于一些比较难的课,老师可以让学生做课前预习,以及自主先学习,让每个学生在小组中发挥最大的潜能,并且在这样的模式下提高自己的自信心。
教导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中,不仅要教导如何阐述自己的观点,还要让学生养成认真倾听别人的观点,对不一致的观点,不要出口伤人,小组内要保持团结合作的态度,组内讨论时要轻声发言,以防影响到别的小组进程。在这样多次反复练习中,学生一定能学会合作的技巧,并养成合作的习惯。
二、音乐教学中,合理的分小组
分小组的重点在与老师要把握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差异性,有学习能力强的同学,有学习能力弱的学生,有性格内向的学生,还有性格偏外向的学生,老师要把这些学生平均分配到每个小组里去,这样组成的小组人员比较丰富。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擅长的地方,有的沟通交流能力很强,有的学生表达能力强,老师要找出他们身上的发光点,以此来引导他们完整的表达自己。在小组合作中,合唱是最好的机会,大家都知道,合唱不是一个人两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他需要一个整体,一个团队,需要每一个成员的积极配合,靠大家的力量来完成的。老师就可以依据合唱的这个特点,让学生们展开互动,并要不断地告诉学生,合唱是团队里每一个成员的事情,需要每个人都奉献出自己的力量,期间但凡一个人出现了问题,那么整个小组都会受到影响,整场下来,合唱的水平会大打折扣。因此,合唱这种方式,不仅能让学生学习到音乐的技巧,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小组内合作的意识,以及团队的荣誉感,提高了学生的整体水平,让学生知道[2],懂得合作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三、各种各样的音乐形式用来促进合作精神
小学生的音乐课堂上,形式多种多样,不光是唱歌的部分,还有最基本的舞蹈,和基础的乐理知识,这些是为了陶冶学生的音乐情操打好的基础,让小学生对音乐这门学科有一个更深的了解,老师除了要教给学生教材上的知识以外,还要通过课堂上讲课的方式让学生明白音乐里所富有的情感和主要思想,这样可以让学生更加了解这个音乐,也能让学生提起对音乐的兴趣。传递给小学生音乐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时,可以利用分小组的模式来展开讨论,比如,在讲到《义勇军进行曲》这个曲子时,老师可以在上课的期间,让不同组织的学生分别查找该曲子的创作理念以及背景,让学生更加了解咱们国歌的魅力,从而让学生有一个有效的全面发展。合作小组的形式本来就是有很强的互相交流性质,也比较灵活,学生在上课期间也不会觉得呆板没意思,老师应该抓住这门学科的这一特性,让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小学生阶段的思想正是建立人生观、价值观的时候,这个时候可千万不能掉以轻心,应严格以身作侧,为学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3],同时也要引领学生走向正确的道路,帮助小学生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为他们往后的学习以及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四、培养学生的自主力
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目的,不光是为了陶冶情操,也是要让学生在上完这堂课之后,能够学会这首曲子,并独立的演奏出来,这会增加小学生的自豪感,在小学音乐教学里,小组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模式,它能够提起学生的注意力。比如,在学到《堆雪人》时,这首歌节奏感很强,老师可以让学生分组学歌词,还要加一些引导,比如,这首曲子里的孩子们在干什么呢?让学生自己找到关键点,并根据小组互助,完整的表达出这首曲子。
总结语:
以上,就是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成立小组的学习模式,有趣新颖的方式让学生产生兴趣,提高了课堂的有效性。在整个小组分配的过程中,老师要了解并给到每一个学生公平、尊重,看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老师通过分组的模式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到音乐背后的意义以及中心思想,老师应该把握住这种新型模式的利用,来让小学生提高他们的音乐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李莎莎 . 试论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性 [J]. 科学大众(科学教育),
2019(8):81.
[2] 盛群 . 探究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 的 运 用 [J]. 黄 河 之 声,2019(9):
106.
[3] 张瑾 . 解析小组合作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J]. 北方音乐,2018,(15):
141+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