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5/26   来源:《中国教工》2021年第4期   作者:王娟
[导读] 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的应用就可以满足新课改教学的需求

        王娟
        江苏省盐城市大丰区新丰小学 江苏 盐城 224100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方式的应用就可以满足新课改教学的需求。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要分析了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现状,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最后从五个方面对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此来供相关人士交流参考。
        关键词:奥尔夫教学法;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
        引言:
        奥尔夫教学法是音乐教学当中最常用的教学方法之一,并且在音乐教学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可以使得枯燥的音乐课堂变得更加的有趣,还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此可见,奥尔夫教学方式一种寓教于乐教学方法,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让学生喜欢音乐。
        一、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现状
        当前我国小学音乐教学当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教学方法不恰当、学生学习效率比较低等问题,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小学音乐教学的有效性。部分小学在音乐教学已经运用奥尔夫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主要运用在律动教学当中,教学效果比较明显。学生学习效率低也是小学音乐教学当中的主要问题。在一些偏僻的小学当中对于音乐教学并不是很重视,在音乐课堂上教师只是开展了识谱课程。第三点,学生的知识面比较狭窄,当前大多数小学音乐教学都是在教室授课,这种方式导致学生所学到的知识很难运用到实际应用当中。第四点,是乐器应用不足。当前很多小学因为教育资金不足并没有购买大量的音乐器材,在教学当中教师只能通过多媒体和其他设备为学生进行伴奏,无法把教学和乐器相结合。
        二、奥尔夫教学法的内涵和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意义
        奥尔夫教学方式是音乐教学当中常见的教学方式之一,这种方式开展的主要目标是可以让学生可以发挥出自己天性,这样的教学环境下学生可以和音乐想结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并且,奥尔夫教学方式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教师可以合理的运用这种方式帮助学生更快的学习到乐理知识,让学生可以对音乐学科产生兴趣。并且奥尔夫教学方式还可以帮助教师改变现在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这对于小学音乐教学效率有着一定的意义。首先,奥尔夫教学方式可以帮助教师优化教学流程。奥尔夫教学方式主要以学生为核心,是一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学生逐渐的去了解音乐这门学科,建立相应的学习体系,让学生可以拥有更加完美的体验感。其次,奥尔夫教育方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奥尔夫教学方式当中更重视学生对乐器的应用能力,可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当中了解更多的乐器,提高学习兴趣。最后,还可以帮助学生扩展知识面。奥尔夫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三、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实践
  奥尔夫教学方法已经被运用到了很多小学音乐教学当中,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还可以加强学生对乐器的应用能力。但是需要主要音乐并不是单一的理论知识教学,在教学当中还需要应用其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加强实践。除此之外,奥尔夫教学方法对于课堂教学气氛的要求比较高。比如说苏教版一年级《各族小朋友在一起》,这节课教师就可以提前准备一些少数民族的服装、头饰等,让学生来扮演各个少数名族的小朋友大家一起手拉手唱歌。

在演唱过长当中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加入一些少数民族舞蹈以及其他的肢体语言,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二)注重节奏训练
        节奏是音乐学科学习的主要内容之一。完美的节奏可以让人们感受到作者表达的情感,儿奥尔夫教学方式当中就强调了节奏的重要性。因此,在教学当中教师可以运用奥尔夫教学方法加强学生的节奏训练。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当中教师可以采用游戏教学当时对学生进行训练。比如说在低年级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可以以二拍子为主,让学生以接龙的方式逐个站起来进行训练,起先训练尽量以二个字,逐渐在对三字和四字词汇进行训练。
        (三)应用各类乐器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主要是演唱歌曲和认识曲谱为主,这样的教育模式并不能满足当下小学生的音乐学习需求,在演唱过程当中如果加入一些乐器,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影响和喜爱之情,并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乐器应用能力。奥尔夫教学方法当中也多次强调过乐器的应用。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根据不同的年级选择不同的乐器,对于一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学习乐器主要是以打击乐为主。比如说苏教版一年级《响板和碰铃》和《我爱家乡我爱祖国》这两个课时相结合,教师首先需要为学生接受我们的祖国,然后为学生演唱一些这首歌曲,并用多媒体反复播放这首作品,让学生可以逐步的了解这首歌的歌词和节奏,然后让学生认识响板和彭铃,让学生运用这两种乐器来为这首歌曲伴奏。
        (四)扩大知识范围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并不是十分重视音乐知识的传授,并且采用的教学方式也比较单一,限制了学生在音乐领域当中的发展。因此在音乐教学当中教师可以在传授基础音乐知识之外,在去扩展一些其他相关的音乐知识,比如说音乐家的成长历史,乐器的融合等,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的理解,还可以扩展学生的音乐知识面。
        (五)改变教师课堂地位
        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课堂上,依然是以教师为主导者,学生只能配合教师教学并不能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影响了学生的参与性。并且很多课堂都是以教师领唱学生跟唱为主,与奥尔夫教学方式背道而驰。因此,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教学观念和主动地位,引导学生可以逐渐的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比如说二年级苏教版《牧童》,在演唱这首歌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先来想象一下自己在青青的草原上望着前面的青草和羊群。还可以问学生喜不喜欢大草原,想不想感受一下放牛的生活。并且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牧童这首歌的MV让学生近距离的感受这首歌曲,在课堂上教师还需要注意自己与学生之间的心理差距。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音乐教学还存在很多不足之处,比如说学生的节奏感比较差、对乐器的应用能力不足,这些问题都可以利用奥尔夫教学方式来改善。在教学当中教师需要改变自己的课堂地位,注重节奏训练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参考文献:
 [1] 张燕. 奥尔夫教学法中的联觉能力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西部素质教育, 2019, 005(013):71-71.
[2] 龚丽. 浅析"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低年级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黄河之声, 2020(4):114-114.
[3] 王焱. 奥尔夫教学法在小学合唱音乐教育中的应用[C]// 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
[4] 陈丹. 奥尔夫教学法对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及应用研究[J]. 小品文选刊:下, 2020(3):0224-022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